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孔府档案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一批私家档案,它起始于明代中期(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4年).终止于1948年曲阜解放。其中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原始资料,不少为国家档案馆所无。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真实记载了孔府四百多年的各方面的活动,为研究孔府及明、清、民国社会史提供了丰富生动、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戏曲音乐元素贯穿于戏曲的始终。本文从戏曲元素中的旋律、舞台艺术、审美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音乐中戏曲元素的应用,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作品分析了当代音乐中戏曲音乐元素应用实例,以期为当代音乐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浅谈原始思维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原始人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呢?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有些什么特点呢?原始人的思维是如何向文明人的思维过渡的呢?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和把握人类思维发展规律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是哲学史研究中亟需探讨但至今仍未很好地加以研究的问题。为了促进和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刊于去年开辟了“原始思维研究”专栏,陆续收到这方面的稿件。现在发表李根蟠、卢勋同志的《浅谈原始思维的若干特点》和乌兰察夫同志的《蒙古族早期宗教和无神论思想萌芽》,以期引起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资料是研究的依据和基础。由于时代的久远、文献的不足,对考古资料也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为研究原始思维工作带来困难。我们可以从我国解放前仍保留着原始痕迹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民情、宗教迷信等等去加以探索。解放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其原始的痕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因此,对于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的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高兴地看到,有一些地区的一些同志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来关心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文化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在国学之中,热门的热门是儒学。孔府家酒。孔府地毯。孔府糕点。孔府圣烛。孔府菜谱。三孔啤酒。驱车游曲阜,但闻萧韶袅袅,金声玉振。举目四顾,可见《论语》碑苑,鲁国斗鸡,古代婚俗……好不热闹。如果运气好,眼前还可重现两千多年前“八情舞于庭”的盛况。“儒学热”又在去年金秋达到了高潮。先后在北京和岳阳举行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不仅对已故两千五百年的“至圣先师”表示了真诚的忆念,而且瞻望了本世纪末乃至二十一世纪儒学的灿烂前景:原有的社会信仰体系动摇了吗?可以用儒家学说…  相似文献   

5.
孔府档案《左传精舍志》的主体资料基本可信,具有一定研究价值,但“姓谱”部分多属伪托。左丘明与楚左史倚相没有血统关系,其后裔当有左、邱二姓,作为嫡系的肥城都君邱氏比较可信,其余各地旁支尚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传统戏曲是一种以唱、念、做、打为主的综合性的文艺表演样式,是一种舞台文学,相较于诗歌、散文、小说等案头文学而言,有它的特殊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把戏曲作品当做案头文学来看,还应该充分注意其作为舞台文学的特质。在如今这个教学思想、方法多元化的大环境下,可以结合观看戏曲电视剧来把戏曲文学的教学搞得更有声有色一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戏曲的魅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儒家人性言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门市的郭店发现一批战国中期偏晚时代的竹简,其中包括《老子》与一些属于儒家的著作。这些竹简最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定名为《郭店楚墓竹简》。①这批儒、道典籍的发现与出版为我们研究先秦思想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其中有一些关于人性的言论颇具特色,不但为我们揭示了当时儒家人性论的一些内容,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背景。本文将讨论这些特点及其与孟子论点的异同。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疏解有关章节的文字,第二部分做综合的分析。一、《郭店》有关章节文义的初步解释郭店儒书中,…  相似文献   

8.
河南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河南戏曲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民间元素也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首先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掌握河南戏曲音乐的旋律特点,学习音乐创作中主题与旋律如何能够完美融合,把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与演出中,使河南戏曲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制度化儒学解体,文庙“庙产兴学”运动蔚然成风。在此背景下,于曲阜及其周边地区传教多年的美以美会等耶教组织开始谋求在曲阜城内置办教产,用于办学传教。一些孔府佃户及曲城居民出于信仰或生计之考虑,将房产卖与耶教,引发了一系列纠葛。为了促成纠葛之解决,孔府、曲阜县政府、山东省政府、外交部、美以美会及美国使署等组织机构纷纷参与其中,纠葛不断,由此勾勒出一幅纷繁复杂的法律、文化以及政治图景。  相似文献   

10.
电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出现,在我们地区应该是在80年代初期,当时只是作为色彩乐器来使用,用于演奏一些自然发音乐器所不能表现的音色。到了80年代中后期,有一些乐队用它的璇乐音色作为铺轨使用。从90年代开始,各个艺术团体精减人员,乐队的编制也随之缩小。乐队人员的减少、伴奏的音亮和力度就相应减弱。电子琴具有多音色、多声部、音量可大可小的特点,正好用于补充乐队的中声部和低声部的不足。因此,有一些戏曲乐队就把电子琴作为一种常规乐器使用。但是,由于电子琴的生产厂家不同、型号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多种多样,不同体裁的音乐除了拥有自身的个性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性。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自己的特性外,还与其它体裁的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戏曲音乐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与佛教音乐、戏曲音乐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多种民族音乐体裁间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各体裁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数不胜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地方戏曲川剧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去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试论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晓新 《心理科学》2002,25(5):552-554,575
本文在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及结合自己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特点,介绍了适合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常用的质的研究与单一被试实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上的单独概念,在语言学上叫“专有名词”,如“北京、鲁迅”等。从语言学这个术语的本身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名词性”的,因而具有名词的一些特点;二是它表示特定时间空间中某一个个别的事物,因而又有可能与一般名词不同,比如一般名词可以受表多数的数量词的限制修饰,而由于这类名词“专有”的特点,它一般又不受数量词的限制修饰.关于这些特点,A·A·龙果夫在他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里早已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不少到过山东曲阜孔府的游人,可能会记得孔府大门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但不知有谁留意过那“富”字顶上没有那一点;“章”字下部“十”一竖直通到上部”立”字.这既不是岁月风尘的磨蚀,也不是刀笔匠的疏忽,而是孔府家属的特意安排.这副对子是清代大学士纪昀的撰拟、并由著名书法家誊写的.孔家关照工匠如此镌刻,寓意是盼望孔家永远“富贵无顶,文章通天”.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艺术,不是单个个体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来组织演出。一个戏曲演出组织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出质量,他们的艺术诉求也决定了对受众的情感和思想影响的程度。近年来,村社戏曲演出组织有进一步繁荣的趋势,成为新时期乡村戏曲演出的主力。戏曲演出组织把民间戏曲作为娱乐乡民、载道厚德的有效工具,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道藏》中的《梅仙观记》一书作了考察,认为该书编定于南宋末年,其编者不是杨智远,书中《梅仙事实》一文作于南宋,纠正了原书中的传写脱误及后世一些书目对这些错误的承袭。认为《梅仙观记》是研究梅福史实与仙迹、宋代梅福崇拜的情况及道教宫观赐额制度的重要资料。并分析了宋代梅福崇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在敦煌学研究体系的敦煌藏经洞遗书和石窟艺术的文物中,保存着一些有关五台山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及其佛教圣迹、民俗风情等方面的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对研究五台山乃至山西省的历史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宗教古迹、交通路线等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古时期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中西文化、经济交流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自藏经洞发现至今的90年中,中外学者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内容涉及了有关五台山资料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随着敦煌学研究的全面发展,对五台山资料的研究范闱也逐渐扩大,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至今没有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根据国内外刊布的敦煌遗书目录及缩微胶片的查阅,  相似文献   

19.
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评剧,我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它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京剧与评剧各具特色,成为戏曲领域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0.
秦腔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因"老化"、资金短缺、传播形式单一等问题,秦腔面临着一些困境。伴随文化创意时代的到来,秦腔的创意化保护与开发迎来新的机遇。分析秦腔的窘境、文化创意产业和戏曲结合的可行性,可以进一步探讨秦腔应该如何更好地与文化创意结合,从而实现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