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理性与善》一书是用来“在近代哲学的攻击面前为理性辯护”的一个三部曲的第二部。《理性与分析》是这部丛书的第一部,它保卫理性在认識論中应有的权利;《理性与信仰》,尚未出版,将在神学的領域內履行同样的任务。这部丛书是以卡魯斯(Carus)讲演(1959),吉弗德(Gifford)讲演(1952-1953),并且在較小的程度上以諾伯  相似文献   

3.
《理性与分析》一书是三本丛书中的第一本,另外两本是《理性与善》,《理性与信仰》。布兰夏德教授把《理性与分析》一书称之为“一本保卫理性的书”。凡是知道布兰夏德教授早先的一本书《思想的本性》的人,看到《理性与分析》写得很精彩、論证很充分、篇幅很长,都会认为是意料中的  相似文献   

4.
评《历史、理性与自由》邓安庆众所周知,我国学术界围绕着历史决定论和非历史决定论展开了长期热烈的讨论。究其原因,它不仅仅是出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巨大热忱,而且有着现代西方哲学、特别是波普尔社会历史哲学的巨大影响。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与《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尽管在伦理学领域也有学者涉足农村道德建设和农民道德问题的研究,但是总体上看,伦理学对乡村的关注仍然是十分欠缺的,从经济伦理视角深入研究乡村伦理的学者和成果更可以说是几近阙如.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更多是一些理论层面的分析论证,而偏重实践性的成果则相对集中在企业伦理研究领域.从这一意义上说,王露璐博士的新著<乡土伦理--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探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填补了当前国内经济伦理研究中的这一空白,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公共领域的扩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对于公共权力的支配、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公共规范的建立与遵守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在观点、理念上的相互差异,为公共生活提供应然性基础就变得尤为困难.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对于经济效率、经济理性的片面强调和追求,又使公共观念面临着被平整化的巨大压力.商业平整化的结果之一,便是道德似乎正渐渐远离人们日常生活的视阈.但是这种远离仅仅是一种现象,并不能改变社会对于伦理、道德的内在期盼与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传统社会逐渐退缩,以个体为单位的公共领域日渐膨胀.探寻公共领域的合理性基础,为公共生活提供道德价值的引导,成为当代社会的急迫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力图把康德的公民伦理思想置于其历史理性的理论框架之中来思考其限度及趋向。在康德历史理性的言说中,公民在康德那里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它是自我作为有限存在者“并非无拘”。康德对于用“有限理性存在者”来对其公民伦理思想进行限定,一方面基于康德公民伦理思想是道德形而上学的实践理性理论,另一方面出于他对卢梭的法权哲学原则的呼应。从价值趋向、交往结构、制度规范、内在德性、权利属性、外在环境等方面对康德的公民伦理思想展开分析,可以察知康德公民伦理思想的趋向也体现为世界公民状态。  相似文献   

8.
1.关于哲学的“性质、方法和概念”,在最近一百五十年的哲学史上有过许多争论。元哲学讨论占去了哲学思考和反哲学思考的一大部分时间。这有时就被解释为“哲学的终结”(海德格尔语)或一种“神经病”(赖尔语)。除了这些评价之外,这些讨论对于阐明作为活动的哲学的性质,是富有成果的和必要的。这种元哲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说明什么是哲学问题这样一个问题。哲学家们的众所周知的不一致,也扩及到这个问题上来。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理论立  相似文献   

9.
伦理精神是一种客观精神,它体现为社会结构规范和个人自主道德追求之间的二元性,是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积淀。应当说,这是一个涉及到文化演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伦理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复杂的研究题域。中西方伦理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对伦理精神的历史建构样式进行梳理,穿过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层层迷雾,把握伦理精神的实质,从一种更高远的精神意趣和思想境界上透视人类道德实践和伦理思想理论在传统型态或当代型态的某个特殊表现上面临的那些基本问题。国内原有的西方伦理思想史著作通常注意到了对各个时期、各个…  相似文献   

10.
论《太平经》的伦理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经》作为最早的道教经典之一,其宗教美学思想带有明显的伦理化趋向。它赞“道”之美为“神”,体现了早期道教超越现实的美学要求;它将类美感的“喜乐”,当做通向“道德”的起点和门户;它将心灵的“清静”状态,作为符合“天地之至情”的趣味。这说明,它的美学思想既面对现实,又超越现实,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应有其特定地位。  相似文献   

11.
“挑错”是田老师谦虚的说法,也是通俗的说法,我妄测其本义在鼓励倡导学术讨论的风气,“挑错”就是批评、评价、批判的意思(这里还必须特别申明“批判”不是过去的曲解了的贬义,这三个词是近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论永久和平》的主要思想,研讨了康德的法权哲,学,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为各国建立法制社会,从而形成永久和平的国际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2004年1月14日<健康报>报道,科技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十二条<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这是继1998年卫生部颁布<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后,国家有关主管科研部门颁布的一个专项伦理指导原则.该文件首先指出了遵守国际国内的伦理准则与科学研究的顺利发展的一致性,明确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禁止人胚胎的研究超过14天,禁止将研究用胚胎植入人和其他动物生殖系统,禁止人的生殖细胞与其他物种生殖细胞的结合,禁止买卖人类配子、受精卵、胚胎和胎儿组织,强调贯彻知情同意和知情选择原则,保护隐私以及要求成立伦理委员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14.
张彦 《道德与文明》2010,(6):159-159
于公益伦理的探讨是当今伦理学一个新兴前沿的领域.湖南理工学院彭柏林教授等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公益伦理>对当代中国公益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而有深度的研究,是当前国内学术界首部研究公益伦理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的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之当为的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的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的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人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的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的全面的养生。《周易》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王小帅导演执导的电影《地久天长》以20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两个友谊深厚的家庭三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影片中探讨了多重主题,包括友情和亲情、时间和生死以及中国人性格与命运的主题。通过这些主题,《地久天长》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发展的壮丽画卷。  相似文献   

17.
据说中国现在的总人口中,青年所占的比例为2981%,少年儿童所占比例为27.7%,总数达6.5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因此,新中国的三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青年工作,作过许多重要的指示,对青年一代寄托着殷切的期望。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禹青,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邮 编:210013  相似文献   

19.
评《美国宗教嬗变论》童皖近年来,在美国学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种可喜的现象:学者们开始打破以往于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领域,而对美国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鲜有问津的局面,着力开辟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在《美国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颇有新意的论文,出版了数部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如何立足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政治治理经验,在中华民族政治伦理传统与现代西方政治伦理文化的有机互动中,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政治伦理范式,实现中国政治伦理的结构性转型,需要学者深入古今中外政治伦理思想的纵深之处,剥茧抽丝,作出深刻的学理探究和鲜活的现实解读.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靳凤林教授新作《制度伦理与官员道德——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结构性转型研究》一书,在解析和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彰显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