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一个世纪前,恩格斯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著名文章,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命题。后来,人们普遍承认,“劳动说”解决了古猿向人转变的机制问题。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了,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我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最近几年,国内学术界不断有人提出:现代科学否定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人”的命题没有说明古猿向人的转变。事实果真如此吗?否。事实是“劳动创造人”的学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科学洗礼,它得到了深化,却并没有被证伪。我们的确…  相似文献   

2.
人类起源有多种原因,无论是“劳动创造人”还是“突变创造了人”,都是片面的.人类起源一方面表现为作为人这个物种的特殊的形态生理机制的产生;另一方面在群体水平,表现为人类社会的诞生。人类在其产生之初,主要受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俞吾金同志的《马克思时空现新论》(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以下简称“俞文”),对恩格斯和列宁的时空理论的评价问题,对时空的起源问题,时空的关系问题,以及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都提出了若干发人深思的见解,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关于时空的起源问题,是“俞文”的核心问题,也是要害问题。“俞文”引用古尔德的话说:“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一既是人类时间意积的起源,又是对时间进行客观地测量的起源”。如果这句话真是马克思的原意,那么这句话正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论点:即人类的时间意识和…  相似文献   

4.
关于市场经济与唯物史观的若干问题王锐生市场经济不仅给社会主义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而且也必然导致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等其它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动。以社会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唯物史观需要从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概括这些变化,对它们作哲学的反思。这是哲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限于篇幅,本文的反思只涉及若干问题。一、市场与马克思的社会哲学理想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即唯物史观)所要论证的,是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形态学说,是对这一理想的本体论论证。以人的异化、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关于人的学说,则是对同一理想的价值论论证。市场经济的提出能与这一理想相容吗?在马克思的传统论证中,人类解放的对立面是人的异化(劳动异化),其根源恰恰在于商品货币关系对人的奴役。恩格斯认为,人类要彻底脱离动物界必须经历两次大解放。第一次,是劳动把人从其他动物界提升起来。这是物两种关系上的人的解放。第二次,是在社会关系上把人从其他动物中提升起起来。这个解放远没有完成。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社会关系(旧式分工。商品货币等)仍在支配和奴役着人自己。在马、恩看来,市场的自由竞争是一种“动物的生存条件”。在“一定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中,世诚和李唯一等,否认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思想,并且把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思想和毛主席的“矛盾同一性”的思想完全对立起来,这是不正确的;王若水和撒仁兴等,肯定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思想,这是正确的,但是把恩格斯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含义和毛主席的“矛盾同一性”的两种含义完全等同起来,这又是不确切的。双方都有片面性。关于世诚和李唯一等不正确的地方,许多同志都指出过了,我不再多说。这里只想谈一谈恩格斯是从什么意义上使用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类意识的起源是自然发展史中的一次伟大事件。它是一个具有重大哲学意义的课题。 人类意识是由猿猴意识进化而来的。从猿猴意识到人类意识,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产生这个飞跃的动力是什么,这是意识起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又颇多争论的问题。正确闸明这个问题,对于克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对于深入揭开意识起源这个“宇宙之谜”,无疑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源王家典社会科学 战线1986年第l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突破”邓伟志人 民日报1986.3.14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异化问题上的根本对立 夏永翔郑晓江学术论坛1986年第1 期恩格斯关于美的起源和本质的思想向翔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年第1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思想源头何在"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争论主要围绕"马克思分工思想源头在于斯密抑或弗格森"的问题来展开。在这个问题上,"斯密源头说"与"弗格森源头说"各执一端,此两种说法均影响深远。回顾斯密、弗格森和马克思对劳动分工的起源、性质、结果的理解,将使我们从"非此即彼"的理解走向一种"综合性创造"的思想史理解,这也是今天勘定马克思思想起源复杂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哲学研究》上展开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争论双方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摘引了不少材料,提出不同解释。为了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准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查对一些有关的引文,并对“同一性”一词的译释问题提出一些个人意见,供给参加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一、关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说的那一段话:“但是思维对  相似文献   

10.
怎样理解恩格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一些论述李士菊1关于宗教及其历史发展问题的研究,马克思没有留下专门的著作,这一任务是由恩格斯承担的。恩格斯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几乎抱有毕生的兴趣,并以其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专著以及历史和哲学著作中对宗教问题的比较系统地阐述,给这个知识领域作出了最丰富的贡献,其中,宗教与共产主义关系的思想是恩格斯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当代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很值得注意。这就是一些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等同论”。他们把共产主义和宗教说成是一个东西。他们武断地说,共产主义就是宗教。如法国的“荒谬哲学”家阿尔贝·加级、美国的R·塔克等人就在对共产主义与基督教的“比较研究”的外衣下,声称找到了二者的“共同点”,认为,基督教与共产主义作为两种学说共有一种世界观,因为二者都是统一而包罗万象的;基督教和共产主义中都有一种“历史哲学”,因为基督教提出了人的堕落和赎罪,共产主义则指出了无产阶级的苦难和解放,共产主义未来的图景与基督教世界末日的图景是完全相同的,因为二者都用信仰“吸引被压迫者”并指导他们去战斗,云云。这种抛开二者在内容、性质、世界观和所代表的阶级的比较,仅仅诉诸于外在特征的简单的穿凿附会的抽象类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上级有关部门向我们厂提出了一个改变生产流水作业线的计划。这涉及到我们厂的厂房、设备和劳动组织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厂里一次干部会议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同志们发表了各种不同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实现这个计划既有必要也有可能,主张坚决执行;第二种意见认为这个计划有贪大求洋的思想,不符合我们厂的实际情况,主张坚决抵制;第三种意见认为既然是上级布置下来的,不管对不对,照办就是了。于是提第二种意见的说提第三种意见的是“奴隶主义”,提第三种意见的说提第二种意见的“组织观念不强”,讨论逐渐转移到他们的互相指责上去了。  相似文献   

12.
艺术起源劳动说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确是个旧有的命题,但旧话重提并不意味重新宣布某个不可更动的真理,相反,我们只是不满于它的已有表述,渴望重新揭示其内在的积极契机。对于我国的研究者来说,艺术起源的劳动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或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问题,因为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美。”恩格斯更具体地谈到从猿到人的过程中。“手变得自由了”这一重要事件。他说:“只是由于劳动,由于和日新月异的动作相适应,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的骨骼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  相似文献   

13.
一只要我们对“辩证的过程”这个词的意义理解不一致,就有可能引起争论。在理查德·戈恩引用的恩格斯的两段话中,辩证法的规律实际上,而且也许并非有意地,是这样被定义的,即把自然界的过程看作为原始实在的对象,而辩证法规律则是这一对象的、即自然界过程的反映。戈恩强调这一事实是完全正确的,即辩证法是关于世界、关于原始实在的一种思想上的概念,一种映象,而不是在社会交往中能在人的头脑中产生那种映象的原始实在自身。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索。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但是人们却很少论及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似乎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毫无建树可言。但事实却是:马克思是在与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俄文版序言中公开发表自己对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类家庭起源,目前我国流行的观点,认为私有财产和氏族社会解体是产生家庭的前提.这一论点值得商榷.持上述流行观点者,往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据.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并未否定在出现私有财产之前的人类初期就有了家庭.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脱离动物状态的原始人类,或者根本没有家庭,或者至多只有动物中所没有的那种家庭.”(《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9页)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人与价值     
在人类起源的最初阶段,人只是作为一个生物种而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那时的人所具有的少得可怜的几个特征,使之有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在这个阶段,人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个动物,它受大自然力量的限制,证明是几乎没有受到“现代人”的社会关系的影响。那时,人只不过是人这个生物种的标本。从这点看,人应该指的就是个人。所以,“个人”乃是社会生物学的名词和术语。在人类起源的进程中,由于劳动过程以及种种复杂的、社会的互相作用而产生了新的、越来越复杂的,独特的心理特征。一个越来越分明的人的精神逐渐形成了,从而开始了能够认识人自身结构的发展阶段。确切地说,正是从我们能够谈及人比较稳定的精神特征时,我们才能给人这个结构体以“个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类历史乃至自然界历史进入一个人完全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新时期。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中所作的一个重要论断。这个论断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来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恩格斯的这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几种关于人之由来的说法出发,从科学角度回答“人不是神造的”这一问题。考察了近百年来人类化石发现过程,以及现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对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科学分析,并以现代生物学对人体器官进化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出“人是进化的产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人是由什么变来的问题,由于进化论的发展已经得到了正确的解答;但是,古猿究竟怎样变成人,显然不是单纯生物进化论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以纯粹的生物学来解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无法阐明人类是怎样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产生人类社会的。自从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问世以后,人们从恩格斯文章引伸出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几种关于人之由来的说法出发,从科学角度回答“人不是神造的”这一问题。考察了近百年来人类化石发现过程,以及现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对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科学分析,并以现代生物学对人体器官进化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出“人是进化的产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