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民办高校8111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的大一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抑郁、偏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女生在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总体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公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公安大学2082名新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公安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9%,主要表现为抑郁、强迫、和人际关系紧张;公安大学新生在多个因子上与全国青年常模相比差异显著;在部分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非公安专业学生显著高于公安专业学生,非独生子女分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农村生源显著高于城市生源。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某高校2005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E因子上有54.6%的新生的得分高于 0.67SD,属于外向型人格;在N因子上有54.4%新生的得分低于-1.15SD, 属于情绪反应缓慢型;在P因子上,只有3.5%的新生的得分高于 0.67SD,这表明绝大多数新生在精神质因子上表现良好;在L因子上,有69.4%的新生的得分介于±0.67SD之间,属于稳定型。(2)对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E、N、P、L四个因子上,除了N因子外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标准分外,其余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标准分。(3)采用t检验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E因子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N、L因子上男生的得分要显著低于女生;在P因子上,男子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采用问卷法{中国罪犯个性分测验量表(COPA—PI)、自评抑郁量表(SDS)},对在押的200名男性犯人的人格和抑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人格和抑郁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2)混合型罪犯在人格因子“同情”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暴力型罪犯,在“暴力倾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财产型罪犯,在“变态心理”和抑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财产型和暴力型罪犯。3)有前科罪犯的抑郁分数显著高于无前科罪犯。4)“焦虑”、“聪敏”、“波动”、“同情”四个人格因子对罪犯的抑郁情绪有显著预测力。为罪犯矫治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格特征的即时通讯软件用户分类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模卫  乔歆新  张峰  陈硕  沈勇 《应用心理学》2006,12(3):195-200,206
根据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ing,IM)软件工具使用行为的差异将用户划分为两类,使用“大五人格问卷”获取了该两类IM用户的人格特征测量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类用户在“适应性”和“社交性”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开放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据此,以用户在“适应性”与“社交性”因子上的得分为输入和用户的分类类别为输出,构建了IM用户基于人格特征的BP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模型的拟合度检验表明,该模型可利用人格测量数据对IM用户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情绪觉察能力的关系,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情绪调查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对南京市五所高校的277名大学生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大学生总体幸福感高于全国常模;(2)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显著高于男生;(3)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4)人格五因子中的开放性与觉察他人及觉察总分存在正相关;(5)神经质、宜人性、严谨性、年级、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因此,我们要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以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1)贫困生在DSCL-90量表测量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得分低于非贫困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女性服刑人员人格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对我国北京、天津、安徽、广东、广西、贵州和宁夏等省(市)的2103名女性服刑人员进行测试。结果:(1)女性服刑人员人格与普通人人格没有显著差异;(2)女性服刑人员的MMPI总得分已经接近临界值,未婚组、其他组的女性服刑人员在Pt因子的得分,以及其他组在Hy因子上的得分超过中国常模临界值;(3)不同的婚姻状况的女性服刑人员在Hs、Hy、Pd、Pt、Sc、Ma、Si七个因子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   总被引:89,自引:1,他引:88  
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安徽大学1-4年级2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生源于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相比,总体差异不显著;生源于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历届高中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在恐怖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上,前者的均分显著高于后者;男女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抑郁和恐怖两个因子上的均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90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中医院校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应对方式中,男生女生在求助、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退避、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责上有显著差异。在人格特征中,男生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神经质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在二者相关性中,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建议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元分析法对1998年到2011年间使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工具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发现,近十年来青少年自我价值感水平在各维度或层次上高于全国常模,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常模相比,多数因子高于常模,中学生部分特殊自我价值感因子与常模差异不显著;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的年代效应显著;研究目的、报告质量、地区、出版年代等因素仅对某些特殊自我价值感有影响,而对总体自我价值感没有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邓丽芳 《心理科学》2013,36(1):229-234
[摘要] 目的:探讨近10年中国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搜索2001-2010年10年间所有用SCL-90量表研究中国飞行员心理健康的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元分析和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进行重新处理和分析。结果:(1)2000年到2001年飞行员SCL-90得分增加,2001-2009年飞行员SCL-90数据呈U型曲线,05年得数最低,09年得分最高,其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的分数在这十年中的变化显著;(2)SCL-90各因子的平均效果量在-0.27到-0.46之间。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四个因子与一般成人常模差异不显著,其余五个因子均与常模差异显著,且分数要低于常模;(3)民航飞行员SCL-90的各个因子得分要低于军事飞行员,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张嘉玮 《心理学报》1990,23(1):90-98
本文采用卡特尔16PF问卷,对东北地区168名青年农民人格特征进行测量。结果除了解青年农民人格结构的一般特征外,重点探索了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能、手和其他青年农民人格特征的差异:1.青年科技致富能手的聪慧性、敏感性、实验性、恃强性和有恒性等因素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青年农民。2.在次级人格因素类型上,相对而言,青年科技致富能手中适应型多些,其他青年农民中怯懦型则多些。3.青年科技致富能手和其他青年农民的心理健康状态均良好,前者中有一般成就者,创造力水平较高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强的人数均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应用《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国成年人应对风格量表》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6425名成年人的应对风格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常模。结果表明:(1)男性在注重问题的应对上得分高于女性,女性在注重情绪的应对上得分高于男性;(2)年轻人在应对风格总分和注重情绪的应对上得分均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3)城镇人口在应对风格总分及注重问题的应对和注重情绪的应对两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农村人口;(4)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应对风格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均显著提高;(5)少数民族在应对风格总分和注重情绪的应对上得分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5.
探讨邪教痴迷者人格倾向、心理特质、痴迷人格的心理模式,为反邪教工作提供心理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心理控制源量表(IPC)进行测查,将痴迷者与国内常模、吸毒者、精神病者进行比较对照性研究.结果:MMPI十个临床量表显示,男性痴迷者有九项结果高于常模分值;痴迷者与吸毒者在谎分和癔症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痴迷者与精神病者在支配性、偏见性、压抑性、轻躁狂、精神病态、控制项目的均值上呈现强相似性;男性痴迷者MMPI中病态人格与C分量表分值呈正相关.以上研究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邪教痴迷者存在病态人格倾向和外控型心理模式.教育策略宜采取理性认知教育、正确人格行为强化和人本关怀,促其人格完善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旨在建立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的全国常模。应用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6216名成年人的健康信念进行了调查。在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在健康信念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女性健康信念的合理性得分显著高于男性。(2)青年人的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3)城市户口的人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农村户口人群。(4)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成年人的健康信念水平显著升高。(5)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健康信念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的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17.
地铁驾驶员职业人格特征模型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圣刚  温鸿博  高超 《应用心理学》2005,11(3):276-281,253
采用经典的卡特尔16PF人格特征测验,对298名来自上海和广州的地铁驾驶员进行职业人格特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地铁驾驶员具有行业独特的职业人格特征。进一步运用因子分析技术发现,我国地铁驾驶员的职业人格特征主要由自制性、支配性、自立性、现实理智、社会智能五个因素构成,它们解释了总变异的60.162%。这一结果基本建构了我国地铁驾驶员的职业人格特征模型,可以为选拔和评价地铁驾驶员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祚山 《心理科学》2004,27(5):1100-1102
本研究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控制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SCL-90中至少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占学生人数的25.33%,在性别和年级之间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父母的文化和职业等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心理控制感水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心理内控倾向者相比,心理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负性情感多,精神症状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  相似文献   

19.
旨在考察《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在农民工群体中的心理测量学特征,了解我国农民工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情况,并与全国成年人常模进行比较。采用《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对来自于全国六大区域的不同性别、年龄段、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别的855名农民工有效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本次调查中《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各分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农民工样本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总均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农民工的情绪性素质得分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其他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4)农民工坚韧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人际健康和情绪性素质得分存在显著年龄差异,自我概念、坚韧性素质和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得分存在显著的职业差异。结论:《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总量表》适用于农民工群体;农民工情绪性素质优于全国常模,其他所测心理健康素质的负载量与全国常模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20.
“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析"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2009级8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有54.9%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②"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③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90后"大一新生在SCL-90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比较时,只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90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