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6,38(3):382-391
经过5个步骤编制出了人格特质词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①《大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性、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和独立性五个维度;②《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人际开放与责任性、灵活与独立性、主动性和行为责任四个维度;③《初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与行为责任、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灵活与独立性五个维度;④《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最后,对自立人格构念的合理性、自立人格中“开放性”与“责任性”维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一致性程度以及本研究在探索自立人格结构方面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项目为基础,经由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自己的挑选,编制出了探索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发现:①<大学生问卷>、<初中生问卷>与<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都为个人责任(坚韧严谨)、个人主动(追求卓越)、人际开放(宽容随和)和人际主动(积极活跃);②<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个人主动(追求卓越)、人际主动(积极活跃)、人际开放(宽容随和)、人际责任(坦诚记恩)和个人责任(坚韧严谨).最后,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特质的分领域聚焦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夏凌翔  万黎  宋艳  杨翼龙 《心理学报》2011,43(10):1175-1184
前期研究显示人际自立与抑郁负相关, 本研究用两个调查来进一步探索人际自立与抑郁关系的价值与特点。研究一使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社会依赖量表中文修订版和自评抑郁量表对471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①人际主动、人际灵活与社会依赖无关; ②在控制了社会依赖后, 人际自立对抑郁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二使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抑郁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7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调节模型不被支持, 社会支持在人际独立、人际开放、人际主动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人际自立负向预测抑郁的能力很可能不会受其他抑郁相关人格的明显影响, 很可能是新的抑郁的保护性人格因素; 人际因素很可能在人际自立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自立人格能否影响其现实问题解决的质量,对个人/人际高低分组的共30名大学生进行了现实问题解决访谈,结果发现:个人/人际自立高分组被试在访谈中解决个人/人际问题的质量显著高于低分组。为了探索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大学生日常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对101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自立人格的多个维度都与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维度有显著相关,自立人格的多个相关维度是日常问题解决相关能力的有效预测变量。两个研究的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自立人格利于个体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自立人格包含或涉及个体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素。此外,自立人格影响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具体特点和机制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立、自强特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夏凌翔 《心理科学》2005,28(6):1379-1381
先用包含1个问题的两种开放式问卷对236名被试进行词查,之后又用根据开放式问卷结果编制的封闭式问卷对256名被试进行调查,结果如下:①被试区分出了自立与自强的典型特征;②独立性、责任性和灵活性是被试最强调的自立特征,勇敢与拼搏、坚韧性和才干是被试最强调的自强特征。③心理健康是被试强调的自立者与自强者的共同特征。最后,对自立与自强的关系,自立、自强与自尊、自信的关系,自立者的典型特征,自强者的典型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3个信度指标和7个效度指标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冉测信度均达到了人格测量通行的标准;(2)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与相关效标的关系特点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量表的效度较好.可以认为: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具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信度与效度水平,其能够测到其理论构想所想要测量的人格特征,适用于测量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相似文献   

7.
6至12岁儿童自立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辉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4):937-940,908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临床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了我国小学生自立行为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小学生自立行为问卷。对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小学生自立行为是一个二维度、多层次的结构。小学生自立行为问卷的因素结构清晰,信度和效度较好,可以作为评鉴我国小学生自立行为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4):861-867
在对有关自立的文献进行广泛检索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纳入了136项进行概念分析。从自立的特性、结构、条件与影响因素、结果与意义、相关概念、表现与指标等方面,对当前学者关于个体自立的认识进行了梳理。发现:①学者们的论述反映出的自立特性主要包括模糊性、独立性、主动性、道德性、辩证性、过程性和心理内容丰富性7个。②自立的条件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修行因素三种。③不少学者强调自立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结果。④文献中与自立关系最混乱的概念依次是自强、独立、自主、自尊、自信。⑤目前还没有学者给出有效的自立评价方法与指标。最后,对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自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以及自立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人际自立与抑郁关系的系列研究显示,人际自立特质可以抵御抑郁。本次研究进一步假设人际自立特质可以通过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来抵御作为人际应激反应的抑郁。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采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重庆、甘肃三所大学362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相关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专业后:(1)人际自立的5个特质与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负相关;(2)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人际责任能直接负向预测抑郁;(3)消极应对在人际开放和人际责任与抑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研究假设,提示人际自立特质可以通过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10.
夏凌翔 《心理学报》2011,43(6):650-660
自立人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新的心身症状的保护性人格因素。为了探索自立人格抵御心身症状的机制, 提出了特质-应激-症状相符中介模型。该模型涉及应激中介模型假设、特质-应激相符假设、特质-症状相符假设三个理论假设。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3种问卷对674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 以检验该模型。结果发现:①应激调节模型不被支持, 自立人格特质是通过应激的中介作用来负向预测心身症状; ②人际自立对心身症状的负向预测能力明显大于个人自立, 人际自立对人际性和个人性症状均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个人自立则对人际性症状没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③个人自立对应激的预测能力大于人际自立, 个人自立对人际和个人应激均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人际自立则对个人应激没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④修正后的自立人格的特质-应激-症状相符中介模型能够获得支持。总之,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人际自立主要通过人际应激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心身症状总分; 个人自立则通过应激(包括人际与个人应激)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个人性症状。  相似文献   

11.
典型自立者人格特征初探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5):1065-1068
用包含 2个问题的开放式问卷对 2 1 5名被试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①共获得 1 0 6位自立者 ,被试最认同的典型自立者是郝思嘉、简·爱、孙少平和保尔·柯察金 4人 ;②被试更喜欢选择与自己同性别的自立者 ;③坚韧性、独立性、成熟性、主动性、道德性和开放性是被试最看重的自立者人格特征。最后 ,还对自立与自强的关系以及自立者人格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 :①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与灵活性大致是自立者的 5种基本人格特征 ;②从自立到自强是一个连续体 ,但他们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③自立可以区分为特质自立和情境自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对986名师范生进行调查,考察自我概念、自立人格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师范生的自我概念与其自立人格、教师职业成熟度及其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师范生的自立人格与其教师职业成熟度、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也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范生的自我概念主要通过影响其自立人格间接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能力;自我概念不仅可以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成熟度和职业态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自立人格进而间接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成熟度和教师职业态度。这一结果表明自立人格在自我概念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自我概念影响教师职业成熟度和教师职业态度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籍中自立涵义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6,38(6):916-923
在收集到的200部常见古籍中对“自立”一词进行检索,并对“自立”进行了概念分析。结果如下:①共检索到有“自立”一词的古籍98部;“自立”自春秋时起就广泛出现在各类典籍中。②古籍中对自立的使用主要是从个体自立、事物自立、针对它物与他人的自立以及国家自立四个方面进行的,每个方面又包括多种具体含义。③古籍中的自立人格特征可以分为主动性、道德性、独立性和其他四类。最后,对古籍中个体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以及本研究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①古籍中的个体自立是一个含义复杂、涉及范围宽的概念。自修与立身是个体自立的两个基本内容。自立既是一种人格特征也是一种人格塑造方法。②个体自立所包含的内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③强调道德因素与人际联结是自立与西方类似概念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