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卫平  韩琴 《心理科学》2006,29(4):944-946,928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371名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2)男女生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趋势基本相同,男生整体上要略高于女生,差异不显著;(3)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学校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趋势上,城市小学二到三年级停滞不前,乡村小学则迅速发展,之后发展趋势相同;(4)三到四年级是小学生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2.
以124名本科生为被试,通过划分利手程度(实验一)与添加眼动刺激(实验二)的方法,系统考察了大脑半球互动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与强右利手被试相比,混合利手被试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测验上的得分更高;(2)与非眼动组被试相比,眼动组被试在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测验上的表现更好;(3)大脑半球互动与问题情境在灵活性品质上存在交互作用,大脑半球互动对开放性问题灵活性品质的影响大于封闭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城乡小学生创造性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差异显著,城市小学学生发展比乡村小学学生发展早一年。  相似文献   

4.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来自山西两所小学371名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整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2)男女生在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3)城市小学生整体优于乡村小学生的发展,二者的发展趋势同中有异;(4)小学四年级、五年级是小学生创造性文学问题提出能力的两个关键期。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科学发明创造实例进行整理,测量,访谈,再测量,建立拥有多项指标的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材料库,以期为研究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提供有效的测试工具。在材料库的建立过程中,对问题提出中的原型启发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型对创造性问题提出具有稳定的启发效应,并且这种启发效应在具有理科背景的个体上有更明显的效果。此外,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分数不仅与创造性成就倾向显著相关,且在企业环境中也显示出了对于不同创造力群体的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6.
韩琴  胡卫平  贾小娟 《心理科学》2013,36(2):417-423
采用4(小组结构)*2(任务难度)混合实验设计,以149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在不同任务难度情景中,同伴互动小组结构对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独学习相比,同伴互动的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发展;(2)小组结构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同质组、自选组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3)任务难度对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提出有显著影响,低难度任务情境下的创造性问题提出得分显著高于在高难度情境;(4)小组结构与任务难度对学生创造性问题提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139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信息素养:高、低)×2(批判性思维倾向:强、弱)×2(信息量:高、低)×2(批判情境:有、无)四因素混合设计,考察个体变量和材料变量对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从个体变量看,批判性思维倾向在信息素养预测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时起调节作用;(2)从材料变量看,信息量高且含批判情境的材料对创造性问题提出能力有促进作用;(3)个体变量和材料变量在灵活性和独创性上存在交互作用。高信息素养或强批判性思维倾向的被试在含批判情境材料下灵活性、独创性表现更好;低信息素养或弱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学生在无批判情境材料下灵活性表现更好,在两种批判情境下独创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动机是促使个体的创造能力从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动力。本研究以研究生为被试,修订工作倾向问卷(WPI),采用修订后的WPI考察研究生创造性动机的结构和特征。结果表明:研究生创造性动机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专业对创造性动机的影响非常显著;性别对创造性动机的影响不显著;31~35岁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最强;4-6年工龄的研究生创造性动机水平最高;一年级研究生创造性动机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外部内化动机,三种成分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密切相关的结构。通过对北京和瑞安等地的436名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师教学动机的结构特征的理论假设是成立的。在以该结构为基础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教师的年龄、教龄和学历与教学动机相关水平不显着,说明这些变量不是研究教学动机的敏感变量。  相似文献   

10.
动机过程对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意向的影响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红霞  谢毅 《心理学报》2008,40(12):1275-1286
从行为动机的角度探讨影响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游戏意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北京市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青少年网络游戏玩家的游戏意向受多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共同影响。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基本内在动机(如,社会交际、超越现实、自我效能和享受乐趣)促进沉浸动机的形成。同时,沉浸是提高游戏意向的内在动机,主观规范和游戏涉入度是分别降低和提高游戏意向的外在动机。此外,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对游戏意向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我国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及其基本特征。 1 74名科技人员回答了成就目标、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创造动机和创造力问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人员有较高的创造力和创造动机水平 ,在动机中内部动机水平最高。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上 ,内部动机对创造力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负面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任务目标对创造力无影响 ,自我目标对创造力的积极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motivation o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among Chin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tudy 1, a between-groups design wa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xpected rewards o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among 123 students, and in Study 2 the same design was appli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expected evaluation from different raters o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 among 120 students. We also considered the effects of grade and gender in both studies. The results of Study 1 indicated that expected material reward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for 7th graders, while expected social reward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for 8th graders, and both expected material and social reward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The results of Study 2 indicated that expected evaluation from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on scientific creativity an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artistic creativ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no one-size-fits-all answer to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Factors such as culture, type of extrinsic motivation, grade, and domains of creativity must be fully considered when cultivating adolescents’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出四种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 3 5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和性别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成就动机和控制点对大学生自信具有直接效应 ,控制点和性格特征对自信具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4.
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是一个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交替运行的过程,而表象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物理问题对天津市某中学109名高二理科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测验,探讨高中理科学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表象特征。验证了表象与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聚合思维无显著相关。对109名高二理科学生K聚类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高创造性和中等程度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低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多;表象丰富性很高和较高的学生较少,表象丰富性较低的学生较多。  相似文献   

15.
大中学生四卡问题推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霞 《心理学探新》2005,25(2):54-56,69
该文研究了大中学生四卡问题推理能力的发展,以及材料性质和指导语形式对这种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具体材料上被试四卡问题的推理能力具有明显的发展趋势,高中时期是四卡问题推理能力发展的转折期。(2)存在主题促进效应。(3)指导语形式影响高中生在具体材料的四卡问题上的推理。  相似文献   

16.
以往研究发现个体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创造表现存在差异,但研究结论不一致。另外,考虑到社会动机是影响“自我-他人”表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2(社会动机:亲社会、利己)×2(“自我-他人”:自我、他人)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动机与“自我-他人”如何来影响创造性表现。结果发现,亲社会组创造性表现的新颖性、有效性和总分均高于利己组,支持了动机性信息加工理论。自我组在创造性表现的新颖性和总分上高于他人组,这与解释水平理论的观点不一致。矛盾的原因可能是在东方“紧”文化背景下,人们按照社会认可的价值体系来为他人创造时,人们对新颖性的态度是谨慎的,因此为自我创造比为他人创造更加新颖。  相似文献   

17.
职中和高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内外参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我概念量表,对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因素多元方差分析比较了这两类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对学科成绩与学科自我概念做了分组相关分析,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职中生的自我概念显著低于高中生。(2)职中生与高中生的学科自我概念与学科成绩之间的关系有同有异,但都符合内外参照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