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泥塘中采藕,是一件辛苦活。采藕季节虽然天气很寒冷,但人还要站在污泥中,把手伸进污泥里,先把污泥挖开,再将藕一根一根地刨出来,可谓苦不堪言。据说几位日本农民在塘中采藕,其中一位肚子有点不舒服,放了一个响屁。旁边的一位农民开玩笑说:“要是你这个屁对着藕放,藕就会被冲出来了。”这句话说得大家捧腹大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中一位农民在哈哈大笑之后,反复回味着这句话,他想,藕可能会被气流冲出来吧。于是,他抓住这个念头不放,回家后马上动手试制,很快发明了一种冲击采藕器。用这种工具采藕,不但速度比手工挖要快得多,而且采出的…  相似文献   

2.
感通与解味     
宋儒"玩味"的读经法中包含了一种深刻的诠释学思想。贡华南通过辨析"义""味",提出了解义、解味两种不同的诠释法,并以此区分魏晋和宋儒解经法的特点。他进一步指出,解味说的关键在于把握文本的"价值意味",而不是文本的"客观义理"。这一解读误解了言象意之间的逻辑关系,也没有看到魏晋的解经实践超出了对文本客观义理的把握。更关键的是,将所解之"味"确定为"价值意味",偏离了其义味之辨的初衷,没有彰显味觉之"味"的身体性维度。重新审视宋儒读经法可以发现,解味的实质是"切身体察",里面包含了一种让身体参与到文本理解中的诠释学思想。这一参与的过程,可以称为感通。《易经》咸卦所展示的感通之象,表明感通原本包含了身体性参与的维度。从感通的角度重新确定解味说的内涵,亦与宋儒"身心一如"的思想底蕴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正1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寒冬挖藕。寒冷的时节,藕价才会高一些。父亲没有钱买连体雨衣,他直接脱掉外衣,卷上裤腿,就下藕塘。赤手赤脚,单薄的衣服,冰凉的塘泥。父亲唯一的挖藕工具是一把藕铲。父亲将双手支在藕铲上,往下用力,再将锨起的塘泥用双手捧起甩到身后。等到藕挖出了几小堆,父亲就会装了它们一挪一歇地拿到岸上。母亲将藕放到最近的水沟里,蹲下身子洗藕。母亲带了一块软  相似文献   

4.
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词典作“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解。一个人要学得快,就要懂得举一反三,以提高效率;一个人要发明创造,寻求创意,也要善于举一反三,让绝妙的构思如泉喷涌。  相似文献   

5.
陈坚 《周易研究》2002,(2):56-62
晚明高僧智旭所撰的《周易禅解》是易学史上首部系统地以佛解易的佳作。本文探讨了其中解《大过卦》的一节。在这一节中,智旭通过对《大过卦》的佛学解读,依傍《大过卦》中的易学原理阐明了佛教修行中“定”与“慧”的互利关系,指出只有“定慧兼济”、“定慧双修”才能最终修成正果,并告诫要防范因“定”或“慧”太过而造成的“增上慢”或“枯木禅”现象。最后笔者指明了智旭以佛解易对现代易学解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辛芃 《科学与无神论》2012,(2):59-61,64
当我们思考邪教“法轮功”何以成势的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回答:一是应该廓清邪教“法轮功”成势的历史过程和史实:二是思考邪教“法轮功”成势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人都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方面的工作,已有“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2年至2003年连载)”;第二方面的工作,于今年完成的“法轮功成势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是中国反邪教协会的2009年课题:“十年反思——后‘法轮功’时期社会神秘主义思潮的流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选出部分章节刊登在《科学与无神论》上.供大家讨论。本文拟从上世纪世界流行的“新时代运动”思潮影响来考察邪教“法轮功”的成势。“新时代运动”思潮,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的确造就了像张宏堡、张香玉、沈昌、李洪志这样一些具有神功异能的“新时代大师”:也造就了中国新时代的理论基石——人体科学和具有“灵性”思维的中国“新时代”弄潮儿柯云路。他们沿着“新时代”开创的路.“创造性”的辟出一个科学哲学的新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代运动”的标帜,、让历史告诉现在,警示未来——正胜邪则治而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以防微杜渐,让我们的国家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思考邪教“法轮功”何以成势的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回答:一是应该廓清邪教“法轮功”成势的历史过程和史实:二是思考邪教“法轮功”成势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人都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方面的工作.已有“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2年至2003年连载)”:第二方面的工作,于今年完成的“‘法轮功’成势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是中国反邪教协会的2009年课题:“十年反思——后‘法轮功’时期社会神秘主义思潮的流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选出部分章节刊登在《科学与无神论》上.供大家讨论。本文拟从上世纪世界流行的“新时代运动”思潮影响来考察邪教“法轮功”的成势。“新时代运动”思潮,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的确造就了像张宏堡、张香玉、沈昌、李洪志这样一些具有神功异能的“新时代大师”:也造就了中国新时代的理论基石——人体科学和具有“灵性”思维的中国“新时代”弄潮儿柯云路。他们沿着“新时代”开创的路.“创造性”的辟出一个科学哲学的新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代运动”的标帜。让历史告诉现在.警示未来——正胜邪则治而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以防微杜渐,让我们的国家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8.
别用蚯蚓养活鱼 李师傅养了一缸鲤鱼,每天早晨都要骑车三四里地去河边挖蚯蚓。几条鲤鱼长得膘肥体壮,李师傅告诉妻子,等下个月岳母过生日时,他要亲自下厨,给老人献上自己的拿手好菜“糖醋大鲤色”。  相似文献   

9.
尹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45-145
常听人说,语文课堂应该有“语文味”,“语文味”究竟是什么,“语文味”体现在哪里,最近在听几位老师的课时,再次激起思考,在观课和自己上课的过程中,我把对“语文味”的理解大致归纳为以下“三味”。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安排,两位相差60多岁的一老一少坐在了一起。年轻的是“80后”的新锐女作家笛安,年长的是已经91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思考邪教“法轮功”何以成势的问题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回答:一是应该廓清邪教“法轮功”成势的历史过程和史实:二是思考邪教“法轮功”成势的思想文化背景。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本人都作了一些尝试。第一方面的工作.已有“二十年辨是非——‘法轮功’何以成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2年至2003年连载)”:第二方面的工作,于今年完成的“法轮功成势思想文化背景研究”是中国反邪教协会的2009年课题:“十年反思——后‘法轮功’时期社会神秘主义思潮的流变及其可能的影响”其中的一部分。选出部分章节刊登在《科学与无神论》上.供大家讨论。本文拟从上世纪世界流行的“新时代运动”思潮影响来考察邪教“法轮功”的成势。“新时代运动”思潮,借助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的确造就了像张宏堡、张香玉、沈昌、李洪志这样一些自称具有神功异能的“新时代大师”:也造就了中国“新时代运动”的理论基石——人体科学和具有“灵性”思维的中国“新时代”弄潮儿柯云路。他们沿着“新时代”开创的路.“创造性”地辟出一个科学哲学的新解,从而成为中国“新时代运动”的标帜。让历史告诉现在.警示未来——正胜邪则治而安。在思想文化领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种腐朽思潮的影响。以防微杜渐.让我们的国家的思想文化沿着正确、健康、向上的方向不断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2.
两个强盗,有一次偶然经过一架“绞架”。其中一个说:“假如世间没有了绞架这一类的刑具,我们的职业真是很好的一种呀!”另一个强盗回答说:“呸,笨蛋!绞架是我们的恩人。因为假如世间没有绞架这一类刑具,则人人要做抢劫的勾当,那时,你我两人的买卖,岂不反而要做不成了?”  相似文献   

13.
妙联趣事     
1.江苏、四川成巧对 不知什么年月,也不知江苏的一位什么人。琢磨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遂成“绝对”。这上联是:“江苏无锡宜兴泥茶壶。”难就难在“江苏”是省名,“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地名,也可作“不产、没有锡”解,“宜兴”也是江苏的地名。还可以作“适合兴办”解,又出泥茶壶,因为“无锡”才“宜兴”泥茶壶。  相似文献   

14.
正我一直都很喜欢喝母亲用蜂窝煤炉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汁、烂熟的藕,还有杂骨的清香,都时时诱惑着我的味蕾。只要一想母亲的藕汤,我就忍不住舌上生津,回味无穷。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肉的杂骨,因为杂骨的价钱要便宜一些。煨过汤后,母亲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  相似文献   

15.
应时常醒寐     
《中国天主教》2001,(6):M001-M001
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天使进去向她说“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最受祝福的”。她却因这话惊惶不安,便思虑这样的请安有什么意思。天使对她说:“玛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在天主前获得了宠幸。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他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他。他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记远;他的王权没有终结。”…  相似文献   

16.
朋友来电说又要跳槽了。这位仁兄工龄6年,已“跳”4次,问其何须如此辗转,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众人皆跳我何须独守?“大晕。最近,常有朋友提及“跳槽”事宜,有应招聘启事而去的,也有被猎头当“墙角”挖的,但是说到“跳槽”的心态,却少有人想得明白。  相似文献   

17.
“这事出于神”(参王上12:24) 基督徒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受造就的一生。在灵程的道路上,有时会遭到约伯一样的试炼,要知道“这事出于神”。神造就约伯就是要他从“从前风闻有神”到“如今我亲眼看见神”这一灵性的体验。在灵程的道路上,有时会遭遇到像门徒过加利利海的试炼,要知道“这事出于神”。神就是要通过叱咤风浪使之静止,使门徒认识神的全能和耶稣是谁。在灵程的道路上,有时会遭  相似文献   

18.
一缕藕丝     
云南昆明某寺庙有副对联云:“会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荷叶美、荷花美,只因淤泥下那默默奉献的藕。而藕之所以能够如此有韧性,是因为那纤细的藕丝。看似藕丝千丝一缕,不堪一折,然而只要方法得当,技巧高超,亦可以拉动千钧。  相似文献   

19.
尽管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尽管创造性的培养已成为世界上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但在很多时候,创造性的培养仍被说成是一种“时髦的口号”,至多是一种“课外活动”,甚至被看成一种“无法把握的教育过程”。这种谬见的形成有着实践、理论和社会历史三方面的原因。从教育实践方面看,培养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要“凭借出色的教育过程,出色的教师的指导”,但从我国的教育投入、师资状况和师范生源质量上看,要造就一支庞大的出色教师队伍是很难的。在高校中,除少数院校外,很少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与运用,崇尚经验型教学。在中学教育中…  相似文献   

20.
这是著名红学家、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旧作,今年有年轻人兴起“重走玄奘路”活动,而且不止一起。所以我们刊发这篇当年已76岁老人的考察文章和所拍照片。希望年轻人学习冯老精神,再接再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