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实践     
这是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编辑部举办的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题的“圆桌会议”专栏的总结发言,本刊今后还将陆续发表其中的部分发言。在以《教育学和心理学》为题的“圆桌会议”专栏中,一些著名学者参加讨论了上述科学的相互联系,它们在年轻一代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作用等问题。编辑部邀请了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B·B·达维多夫教授和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M·H·斯卡特金教授给这次讨论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苏联心理学界对活动理论的近期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会昌 《心理学报》1986,19(2):105-113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苏联心理学界对A.H.列昂节夫代表的活动理论的讨论情况。其中包括三种意见,一种是支持态度,一种是持较大异议、企图用系统论取而代之的态度,一种是既不完全支持,也不完全否定的态度。从讨论中可以看出,活动理论在苏联仍有很大影响,人们公认列昂节夫是苏联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奠基者之一,公认他提出的活动理论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重要贡献。目前开展的讨论,不是要否定和批判活动理论,而是在爱护、珍惜它的前提下,对它进行补充、修正和发展,使它更加完善。作者认为,这一讨论对我们的主要启示是:一、苏联心理学者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这一点上,没有根本分歧;二、我国心理学界需要展开一些理论上的争鸣和讨论,需要培养我们自己的理论家;三、必须首先明确“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究竟走哪条路”的问题,为此应该重视基本理论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这是塔雷齐娜(莫斯科大学心理学系)在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所举行的心理学教育学“圆桌会议”上的发言,题目是编者加的。教学论如同整个教育学是与一系列科学联系着的,这些科学作为它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成就。教育科学的境况与技术科学、医学的境况相类似。大家知道,如果不利用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和其他科学的成就,医学是突不出民间范围的。在教学论的基础科学中,心理学首先是教育心理学和年龄心理学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心理学思想,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内容非常广阔、丰富。在这方面,苏联做过不少工作。本文是一篇短文,仅只涉及在作者本人看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某些苏联心理学理论著作中有关心理学全局的几个问题。辩证唯物的决定论七十年代,苏联陆续出版“心理学基础”丛书。丛书第二卷“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和现状”(1975,A.A斯米尔诺夫编)是一部最新、最有代表性的苏联心理学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关于Personality译名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西方心理学中的Personality 概念与苏联心理学中的“个性”概念是描绘同一对象的。第一、可以两个术语的词沅上考证。从字沅上推究,Personality 的本字是Persona。在不少苏联心理学者的著作中.如鲁宾斯坦在其《心理学原则和发展道路》一书巾也曾明白地说过,俄文里“个性”最初来源于希腊字“Persona”。第二,从Persona 与俄文里“个性”的词义来说,两者基本一致。苏联最新出版的美俄大辞典就是这样解释的:“Personality 1)个性,个体  相似文献   

6.
一般苏联心理学家都认为,苏联心理学是在同关于“心理、意识”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斗争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在三十年代初,苏联心理学对“心理、意识”既要克服唯心论的理解,又要克服种种机械唯物论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谢·列·鲁宾斯坦(1889—1960)在其《马克思著作中的心理学问题》(1934)一文中首先十分明确地  相似文献   

7.
苏联心理学界大致在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才开始从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学者们首先研究的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的对象、范围、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联系问题。 1973年在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第四期上,刊登了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鲁巴兴的文章,题目是“技术进步与管理心理学问题”。该文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1、管理活动的一般特征;2、自动控制系统条件下管理活动的特征;3、管理的社会心理问题;4、管理的教育心理问题。文章的重点在第二个问题。该文一开始列举了  相似文献   

8.
苏联“活动理论”蠡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四十年代,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和维果斯基在寻求突破长期统治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的同时,在活动范畴中找到了解释人的心理结构的钥匙。他们指出,“心理不仅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而且是在活动中形成的”,①从而揭示了人的心理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规律。此后,“活动”成了心理学研究人的能动性的重要范畴。然而,在以后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活动范畴一直没有引起苏联哲学家的注意。当时苏联哲学界对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六十年代末,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科技革命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把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到苏联哲学界面前。这首先是人的本质问题、人的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术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讨论,始于一九五六年。当时,由苏联哲学家讨论阿历山大罗夫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一书引起的关于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研究,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兴趣。庞朴在《哲学研究》一九五六年第三期上发表《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一文,于是讨论便由此展开。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辩证法和辩证方法是否是两个东西?二、“辩证方法的四个特征是否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
孔孟都主张实施以伦理为中心的君子教育,对“小人”的教化也不放松,但与君子教育的目标不同,孔子明白指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孟子也说:“善政不如善教.”孔子主“性相近,习相远”,非常重视教育。《论语》一书多从“教者”出发谈君子教育,对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因之,此书可以看成我国第一本“教育学”教科书,孟子主性善,非常重视修养,《孟子》一书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学”教科书,因为孟子重“内求”,轻“外铄”,他把教育问题心理学化  相似文献   

11.
“创造”一词已在各门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本世纪初,在美国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创造学”,后逐步传到世界各国。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对于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开发人的创造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近来,我国教育学、心理学、思维科学、科学学、人才学、管理学以及  相似文献   

12.
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构成的根本规律。本文只限于讲他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逻辑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依“绝对精神”发展的三大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逻辑学阶段中,“绝对精神”只是作为超时空以外的纯思维、纯概念而发展。自然界则“是不能在时间上发展的,它只能在空间上展开自己的多样性”。在精神哲学阶段中的东西则既在空间之中,也在时间之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绝对精神”在其  相似文献   

13.
曹傳詠  沈曄 《心理学报》1963,8(4):32-38
問題 普通心理学中談到的知觉的几个主要特性,在不同程度上都参与着中枢的、主观因素的作用。在現存的知觉心理学諸学派中,有两个各走极端的学派,一个是格式塔学派,他們基本否定了經驗、学习在图形知觉中的作用。这可以哥德沙尔德(K.Gottschaldt)的早期工作为代表。另一极端是有意无意之間过分地強調主观因素的作用,把图形知觉  相似文献   

14.
维果茨基(1896—1934)是苏联建国初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家,他在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内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创造性的研究,奠定了苏联心理学后来发展的基础。他所提出的许多心理学思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苏联心理学今天的面貌,因此他“在苏联心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苏联心理学六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是受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的启发与指导而取得的。例如对人的心理的历史观、活动观、内化观、系统观以及今天在我们教  相似文献   

15.
道德品质是个人自觉意志的凝结,是一种基于自觉自愿选择的行动过程。苏联心理学者E·B·舒布鲍斯基通过实验证明,把儿童摆在直接的社会监督的情况下,由于儿童没有经历内在的道德冲突,在这种情境中的行为是一般的实用行为;而儿童道德行为的特殊性正在于,它只能在充满道德冲突的情境中(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和带有否定的情绪体验)和没有社会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苏联心理学家艾利康宁提出,在儿童道德发展的一定阶段,儿童形成一些道德“恒量”和内部“道德法院”,这是儿童形成初步自我认识的标志,是一种年龄新质。出现这一年龄新质在学龄末期,从此以后,儿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苏联老一辈的心理学家康·康·普拉托诺夫所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著作,是1982年由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约14万字。作者是从列宁反映论的立场出发来阐明苏联现有的心理学概念和术语的。他把这些概念和术语理解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论述心理学的原初概念系统。其中包括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7.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肇始,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则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有丰富的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可是它带有朴素的性质,并且多散见于古代学者有关教育思想的言论中,至多说明古代的教育家已注意到教育过程中的某些心理现象、而并  相似文献   

18.
卢盛忠 《心理学报》1981,14(1):109-116
一、苏联劳动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发展概况 苏联劳动和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25年至1936年。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初至1959年。第三个时期是从1959年到现在。 第一个时期可以叫做“心理技术学”时期。“心理技术学”这个名称是1903年德国心理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1987——1989年度学术交流计划,苏联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弗·阿·巴拉班希科夫,维·阿·科里佐娃于1987年11月26日——12月11日来我国访问。在京期间,他们谈到了苏联心理学的方法学问题。现简述如下。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模式。从根本上说,心理学有四种基本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评西方心理学辩证理论研究方向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柔 《心理学报》1981,14(1):13-17
《美国心理学家》杂志1976年第10期上刊载了里格尔的一篇“辩证法心理学宣言”(下简称“宣言”)。这是继苏联科尔尼洛夫的“辩证唯物论心理学”发表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心理学理论界的一个新动向,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动向。从三十年代开始,尤其是七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