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一个团体督导的场景。咨询师晓梅正在报告自己的个案。她提到了一个细节:上一次咨询地点发生了改变,她想了解这会对咨询带来怎样的影响。咨询改到办公室进行晓梅说:"这是我在一家咨询机构接的个案。当时已经做了5次咨询。结束时预约第6次的时间,我约到了两周之后,因为当中的那周我要出差。结果第6次到咨询机构时,我发现门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新手咨询师,接了一个新的个案。她觉得非常受挫,觉得自己的咨询做得非常糟糕。咨询师的受挫感被督:"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呆坐了半个小时,因为我特别难过。"督导用鼓励的语气说:"督导本来就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做咨询,我们可以一起来看发生了什么。你可以具体讲一讲吗?"被督:"在咨询结束的时候,来访者对我说:‘我知道你很想帮我,但你没有帮到我’。我觉得太受挫了,一直在回想我的咨询是不是做得特别糟糕?"督导:"当你想到糟糕的时候,你觉得有可能是哪些方面没有做好?"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督导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一坐下,咨询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口:"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咨询室外遇到来访者,该怎么办呢?"督导:"你能具体谈谈吗?"咨询师:"我那天在咨询室附近的餐厅吃饭,当时我吃得非常匆忙,因为接下来还有咨询。这时我的一个来访者发现了我,他端着他的饭走过来,和我坐在一张桌子上。我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所以等他开口说话。但也不想太让他尴尬,所以他问我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以下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四次面接结束后的一次督导。在督导一开始,咨询师就迫不及待地说:"这次咨询可能是一次突破,因为来访者的模式会有改变,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典型精神分析的咨询,因为我说得太多。""发生了什么?""这是来访者第四次来咨询。咨  相似文献   

5.
<正>这是一个咨询近4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对咨询进行到40次会有一些不安和无措。咨询进入新阶段,咨询师没有用了?被督:“我们的咨询明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马上就40次了。我很迷茫:该怎么继续工作?前10次咨询我跟随她、回应她;后来她开始讲原生家庭,她有很多情绪,我们在情绪层面工作;目前这个阶段,我和她有些默契,彼此知道对方要说什么,但不知道这个阶段的意义,不清楚咨询是变好还是变坏了,也不知道我是否在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显示出很多进步,她却开始担心来访者不需要咨询了。当来访者开始好转时,就不需要咨询师了吗?被督:“在写逐字稿时,我发现我在咨询中曾主动转换了话题,因为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督导:“你能反思到自己对话题的转换,很好。我也注意到这里了:前面一直聚焦在工作的话题上,但你在这里用一个提问,突然转去讨论她和妈妈的关系。我想问一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第一次面接的个案,咨询师刚刚入行。他非常沮丧地向督导汇报了自己的咨询经过。咨询师的沮丧情绪被督:"我这个个案做的太失败了,尽管已经过去几天了,但是我的情绪一直很沮丧。"督导:"能具体说说发生了什么吗?"被督:"在咨询一开始我就告诉来访者基本设置,也告诉她咨询时长是一个小时,但是到48分钟的时候,来访者就提前走了。来访者走了之后,我久久地坐在咨询室里,觉得非常挫败。我觉得自己没有当咨询师的天赋,选择走咨询师这条道路也许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对刚结束的咨询她充满着疑惑。来访者每周带进来的故事都不一样被督:“这次咨询后我有一个新的感受:每次来咨询的时候,来访者呈现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每周咨询的程序差不多,主要是她讲这一周发生了什么,我倾听,然后给一些反馈。但是她每次讲的事情和之前讲过的都完全不同,好像每次来咨询的是不同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者个案的督导。来访者是一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的咨询是一个长程个案,持续了半年多。督导为一对一的个别督导。这是第六次咨询结束后的督导。咨询师:"这次咨询结束我充满了惊讶和疑惑。"督导:"为什么?"咨询师:"她一坐下来就说她准备下周一去上班。我就问她接受了哪一份工作,因为上周她还在为四份工作中接受哪一份感到困惑呢。但她居然说她拒绝了上次说过的四份,而接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刚咨询两次的个案。咨询师刚刚入行,她向督导汇报了第二次咨询的经过。关注来访者的哭泣被督:"我目前遇到的困难是在咨询中我和来访者情感上没有连结。我想问问您可以如何改进?"督导:"感受不到情感连结有多种可能性。你能说一下在咨询中你是如何做的、来访者是如何与你互动的吗?"  相似文献   

11.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儿童来访者的个案,这个来访者是一个7岁的男孩龙龙,他的父母参与到咨询中。儿童个案中的身体接触咨询师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问:"在儿童咨询个案中,咨询师能否拥抱孩子?"督导:"你能谈一下具体情况吗?"咨询师说:"是这样的:在咨询结束时,我想拥抱一下龙龙,因为他在咨询中表现非常好、非常配合。龙龙是因为多动症来咨询的,爸爸妈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1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和督导师讨论为什么来访者在咨询结束时有强烈反应。来访者对咨询师的面质反应强烈被督:“这次咨询下来,我的感觉不太好,好像不论我解释什么,来访者都不接受,尤其是在咨询要结束的时候。我只是总结这次咨询,来访者却把我的总结当成是对她的批评,又开始询问我的意思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一个新手,第一次做这么长的个案。帮助被督理解自己的情绪被督:“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感受非常不好。我觉得在整个咨询中没有共情到来访者。这次来访者有巨大的情绪,主要是在她的工作当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她们单位正在做结构性的裁员,她所在的部门本来是没有被裁员可能性的,但是,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刚做了两次的新个案,她重点想讨论其中的移情。咨询师:"我想和您谈一谈我正在做的个案。上次咨询中我感觉到一些奇妙的事情。"督导:"能先简单介绍一下来访者的信息吗?"咨询师:"哦,她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由于在恋爱关系上受挫前来咨询。"督导:"她的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师:"想要知道自己为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最近她中断了一个月的督导,督导师主动联系她做一次督导。咨询师突然中断咨询被督:“我们已经有一个月没有联系了。一个月前我也只是收到你的短信通知,说你临时有事需要暂停督导一段时间。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非常担心,一直等着你联系我。但一个月过去了,我还没有收到你的信息。所以我主动约你谈一次,能说一下发生了什么吗?”  相似文献   

16.
在我入道之初,作为一个博士和管理行为咨询新手,我常常要求我的客户同时改变多个行为。在我积累了较多经验之后,我开始认识到,要求的太多,只能欲速则不达。现在,我采取的方法是,"改变一种行为,获得多种收益"。这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咨询结束她有一些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来访者是在邀请咨询师用X光机对自己分析吗?被督沮丧地说:“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的感觉特别不好:咨询中我不断地打断来访,想把自己的解释和观点强加给来访者。在写逐字稿时,我越发觉得羞愧,因为自己做得太不好了!”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个儿童多动症的连续个案。目前是在第八次咨询后接受的督导。咨询师的沮丧感咨询师语气低沉地开口道:"这次咨询结束我有很深的沮丧感:当我和他谈受伤事件时,我觉得来访者完全不在状态,完全不和我对话。他像一条泥鳅,不安分地扭动着,怎么抓都抓不住。他完全不打算面对这些事情。我第一次意识到:只有在  相似文献   

19.
一天,在我的电子邮箱里出现了一封信,是一个叫文清的同学写来的,他在很长的信中说:“汪老师:非常喜欢收听您的节目,使我从中学到很多知识。我有个问题需要向您咨询。我现在正在一所重点大学上大三,我在学校的生活很不好。我性格内向,和宿舍同学的关系很好,但出了宿舍在校园走路,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30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在这次督导中报告了自己的感受:咨询过于单调乏味,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兴趣,而且对这种状况束手无策。来访者的咨询内容单调、乏味且碎片化被督:“抱歉这次我没能更早发来逐字稿,因为每次我打开文件都不愿意去整理。几次打开又关上了,导致我最后个案报告发迟了。”督导:“咨询中发生了什么?”被督:“来访者只是重复地说对工作的感觉,非常细琐,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我完全可以背诵下来。我觉得单调、乏味,顺带连逐字稿也不愿意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