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逆反心理”,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作用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常的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你越要我学、我越不学”的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在差生中更为突出.学生的这种反常心理状态是怎样产生的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的心理,在特定的背景下,把需要隐藏的事物故意呈现在对方的面前,不失为一种避险的应急良方。  相似文献   

3.
先秦社会心理思想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良轼 《心理学报》1997,30(2):208-214
先秦时期出现了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社会心理思想。主要包括:同人心、恒产恒心、上行下效、赏罚贵信等。其中“同人心”是先秦社会心理思想的总纲,其它社会心理思想都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先秦思想家们使用了一套与现代社会心理学不同的概念体系。他们凭借这套概念体系准确反映出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国人的社会心态,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某种特定“语言”的作用下,人产生的反应以明确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语言”的作用叫做心理暗示,而自己对自己施加的心理暗示就叫自我暗示。自我暗示能使意识中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社交场合,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人轻松自如,谈吐自若;有的人却脸红心跳,不知所措。在心理学上,把后一种心理现象称为羞怯心理。羞怯心理是人的情绪情感的反应。一个人处于羞怯心理状态时,从生理上来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心跳和呼吸加速,血液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误会常会发生,有些本是小事一桩,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可也有一些误会,若不加以说明,会使人牢记在心,如鲠在喉。对于这类误会,是要设法加以消除的。否则,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人际交往误会的原因尽管很多,但究其要者,不外乎以下几条:%1)错误的归因:错误归因的表现形式颇多。例如,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一些无特定含义的行为当成寓意深长的行为,以致生出种种误会,这就是所谓目的性归因和反应性归因上的失误。人们之所以发生这种归因失误,往往是由于主观心理上的“投射机制”,即把…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个人如何表现他自己,即强凋社会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融洽,即印象整饰过程。旨在揭示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增进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理解。结果揭示了2个独特的中国人的印象整饰特征:社会道德维度与人际关系维度。  相似文献   

8.
信念的目标     
人们通常把信念的目标看成是指向真理,把它看成是信念的本质的和构成的特点.信念不只是被相信的命题,而且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心理状态.正确的、合理的信念意味该心理状态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能够在实践中起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梭,18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无论在社会思想、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浪漫主义时代,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然而,在这样一个伟人身上,却存在着一些反常的性行为。卢梭在其传世珍品《忏悔录》这一本自传中,坦率地承认了他的这些反常的性行为。本文拟探讨他的变态性心理发展的轨迹。一、婴儿期现代性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欲在出生后就开始有了,并不是在青春期才出现的。孩子们出生后最先  相似文献   

10.
“门徒会”借用圣经上的话“祈求就得着”,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慰藉。针对一些地方人们无钱治病, “门徒会”宣扬信“主”能治病,不断编造大量祷告治病的虚假“见证”来吸引人。  相似文献   

11.
反常性心理,又称心理变态,指那些与生殖没有直接关系,或者替代了引起生殖的性活动,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或满足性欲的方法上与常人不同,并违反当时社会习俗而获得性满足的行为。反常性心理与变态人格有着密切关系,但又有区别。一方面反常性心理可能是变态人格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反常性心理又不一定具有变态人格的一般特点。有关调查表明,大多数习惯于违反社会习俗的性行为的人,都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些人还智力超众,在艺术、音乐、电影等领域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所受的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为心理超负荷。 医学研究证实,人体在心理超负荷状态下,体内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系统会出现剧烈变化。若持续时间过长,人体的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会衰竭,甚至崩溃,引起疾病或原患疾病急剧恶化,甚至诱发猝死。 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心理是否超负荷呢?专家经大量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3.
徐联倉 《心理学报》1961,6(2):63-65
1961年1月30日至2月1日苏联心理学会莫斯科分会召开有关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結合中的心理学問題討論会。在会議上作报告的有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缺陷学研究所、普通教育与綜合技术教育研究所、生产教育研究所、莫斯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等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員。此外还有外地的一些科学研究机关或教学单位也派人参加会議并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4.
经济不平等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会对个体心理行为产生诸多影响。前人认为,经济不平等会强化个体阶层提升意愿。结合生命史理论,研究提出高不平等将使个体偏好后代质量而非数量,以实现阶层提升,且这一现象在高发展水平国家中更为明显。基于开源数据,通过国家/个人两个水平上的分析发现,在高发展水平国家,经济不平等降低了国家生育率,并使个体更关切后代教育。研究结果可为理解特定经济环境下的个体心理和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挤入了股民的行列中,他们在或赚或赔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心理保健,使不少人患上了“炒股综合症”。 股价爆跌会使一些股民内心极度痛苦不安,有的产生严重的失眠、心慌、无名焦虑、厌食及  相似文献   

16.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它要求人们必须遵循逻辑规律和思维形式的规则。然而,在言语交际中,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美学的因素的影响,由于对象、语境的制约,人们却常常采用一些反常的表现方式,选取一些变形的修辞手段,造成言语材料表里语义的离异,以取得婉转曲折、生动逼真的表达效果。这些表现方式和修辞手段,由于往往人为的加上一些感情的晕圈或遮掩的纱幕,所以常呈现出违情背理、超越逻辑的状态,致使一些人得出“和逻辑不相一致”、“不能做逻辑的解释”的结论。其实,艺术修辞是并不违反逻辑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转义修辞手段是逻辑和言语关系的问题。我们知道,语言是思想的外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平面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分别在水平面和冠状面内对第一人称角色和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进行对比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空间表征转换的角色方式对心理旋转产生显著影响,第三人称角色心理旋转易于第一人称角色心理旋转,即存在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心理旋转的角色效应并不是在特定旋转条件下才出现的,具有更大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及其运算规则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爱梅  凌文辁 《心理科学》2004,27(4):952-954
心理账户理论(Mental accounting Theory)由萨勒(Thaler)教授提出,他认为:小到个体、家庭,大到企业集团,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心理账户有两个最本质的特征:一是非替代性;二是具有不同于经济学的特定运算规则。本文分析了心理帐户非替代性的三种表现,从值函数,得与失的编码规则和参照点效应探讨了心理帐户的特定运算规则。这对解释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的行为干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综合医院常见心理问题的行为干预上海医科大学中山临床医学院(200032)季建林在综合性医院工作的临床各科医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躯体疾病的人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或情绪问题(如焦虑和抑郁等);另外,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往往对部分病人的躯体疾病发生、发展及预...  相似文献   

20.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1986,4(3):59-65
在法律中“证人”是指以本人所知道的情况对案件事实作证的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证人是一些人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所担任的特定社会角色。证人制度在古罗马法中就已形成。古罗马法对证人资格有严格限制,如对于法律行为的证明,非在场人不得作为证人等。在现代西方一些国家的诉讼立法中,都有关于证人资格的规定。一般说,凡能了解和表达证言事实,并能理解宣誓的法律义务的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为证人。有的国家还认为鉴定人(如鉴定心理疾患的专家)可以充当证人,这些人便是所谓的“专家证人”。什么是证人心理学呢?简单说来,证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证人在担任证人这种特定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证人”这一身份,具有严格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某一案件中成为证人的人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