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卷首圣言     
门徒的责任耶稣又向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为了放在斗底或床下吗?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谁若有耳听,听罢!耶稣又向他们说:“要留心你们所听的:你们用什么尺度量给人,也要用什么尺度量给你们,且要多加给你们,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从他夺去。”(谷4:21-25)  相似文献   

2.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9,(2):1-1
他们正在这样谈论时,耶稣站在他们中间,对他们说:“祝你们平安!”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见到了鬼灵。他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惊慌?心中为什么起疑虑?看我的手和我的脚,实在是我啊!你们摸摸我!当知鬼灵没有肉体没有骨头。像我,你们看到我是有的。”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脚给他们看。(路24:36—40)  相似文献   

4.
杨国忠 《天风》2016,(10):12-13
正这两段经文都涉及纳税的问题,其中告诉我们,当涉及到两难的问题时,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是有好处的——特别是耶稣的意见。西门,你的意思如何《马太福音》17章里提到收丁税的人向耶稣及门徒收税,他们问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彼得并没有请教耶稣,而自作主张说"纳"——在彼得看来,这也许是为老师办事、请功的好机会。但他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5.
你们来看     
王敏 《天风》2006,(13):2-3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约1:38-39)  相似文献   

6.
慈父的爱     
李珊  ;吴新望 《天风》2014,(8):16-18
《路加福音》15章中,耶稣对众人讲道,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十分不服气,窃窃私语,对耶稣接待罪人并与他们吃饭很不理解.于是耶稣用了迷羊、失钱、浪子的比喻,告诉他们天父上帝莫测高深的爱,使他们明白:一个罪人的悔改在天父眼中的欢喜与价值是何等的大!让我们通过耶稣所说的父亲对浪子的爱,来领悟上帝对每一个人的爱.  相似文献   

7.
[祝福儿童]有人把一些小孩带到耶稣跟前,请求耶稣抚摸他们;门徒见了,就责备那些人。耶稣看到后都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挡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于这样的人。我实话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一样怀着赤子之心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耶稣就抱起他们,给他  相似文献   

8.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4,(3):1-1
耶稣升天 耶稣与他们一起进食时,吩咐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许,即你们听我所说过的:“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几天以后,你们要因圣神受洗。”他们聚集的时候,就问耶稣说:“主,是此时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吗?”②他回答说:“父以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和日期,不是你们应当知道的;但当圣神降临于你们身上时,你们将充满圣神的德能要在耶  相似文献   

9.
周志治 《天风》2004,(4):36-37
路加福音18章15至17节中说:“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要他摸他们,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10.
恪守真诚     
张笑坤 《天风》2003,(9):35-35
《天风》编辑部: 我一直想给你们写信,今天终于提笔,向你们说出郁积在心中的话语,希望你们能够解除我的疑虑。我以为传福音是传大好的信息,是要将一位爱的上帝介绍给人们,可是我却看见有的人,抓住人们遭遇痛苦和灾难的时候,诱逼人入教。他们说:“信教就可不得非典”;“神已降临世间,现在开始发人瘟(非典),不信的就要得病死亡,信耶稣可以治百病”;我认为他们这么说不妥,但是又不敢反对,因为我害怕别人说我反对传福音,心中很不  相似文献   

11.
<正>"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经文:约20:11-18《约翰福音》20章11节至18节的经文记载了复活的主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从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对耶稣的认识是基于耶稣的显现和启示。耶稣复活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参徒1:3)。耶稣的显现是他复活的重要凭据。  相似文献   

12.
雪峰 《天风》2012,(8):54-55
《路加福音》12章记载:耶稣正在讲道时,"众人中有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迫不及待地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参路12:13)在巴勒斯坦,人们遇到经济纠纷时,习惯请求德高望重的拉比出面调解。因此,这个人找到了身为拉比的耶稣。不过,耶稣却不愿意卷入这个事件,因为这并不是他的使命,所以他义正词严地声明:"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相似文献   

13.
陈德群 《天风》2008,(6):32-34
一、保罗、西拉在帖撒罗尼迦讲道(17:1-4) 1、17章1-4节: "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他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劝,就附从保罗和西拉,并有许多虔敬的希腊人,尊贵的妇女也不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6,(2):1-1
耶稣又向他们说:“人拿灯来,岂是为了放在斗底或床下吗?因为没有什么隐藏的事,不是为显露出来的;也没有隐密的事,不是为彰明出来的。谁若有耳听,听罢!耶稣又向他们说:“要留心你们所听的:  相似文献   

15.
卷首圣言     
耶稣与他们一起进食时,吩咐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但要等候父的恩许,即你们听我所说过的:“若翰固然以水施了洗,但不多几天以后,你们要因圣神受洗。”他们聚集的时候,就问耶稣说:“主,是此时要给以色列复兴国家  相似文献   

16.
若10:1-18——耶稣是善牧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不由门进入羊栈,而由别处爬进去的,便是贼,是强盗。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看门的给他开门,羊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并引领出来。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就走在羊的前面,羊也跟随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决不跟随陌生人,凡而逃避他,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他们却不明白给他们讲的是什么。于是,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羊没有听从他们。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可以进,可以…  相似文献   

17.
陈明 《天风》2022,(6):6-8
这是一段大家熟悉的经文,记载了在凯撒利亚腓立比事件暨彼得认信以后的第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登上了一座高山.在山上,耶稣的形象发生了改变,他脸上放光,衣服洁白,之后又有摩西、以利亚显现.见到这异象,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这时突然有云彩遮蔽他们,有声音从云彩中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惊惧过后,彼得、雅各、约翰三人再举目观看,却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相似文献   

18.
玛窦、马尔谷和路加,都记述了耶稣正在讲道时,他的母亲和兄弟们去找他的情景。对观细读,三位圣史所述各有侧重,但都突出了“听天主道而遵行的人”就是耶稣的亲属。圣玛窦福音12章46-50节这样记载: “耶稣还在同大众讲话时,他的母亲和他的兄弟站  相似文献   

19.
进窄门     
路加福音中记载:耶稣经过城市乡村,随处施教,朝着耶路撒冷走去,一个人问他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回答他说“: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路13:22)那个人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因为当时犹太人的观念以为天国只有犹太民族的份,而外人只能留在外面,然而耶稣坚定而清晰的回答无疑的对他们是一个惊醒,一个打击,耶稣的答案是“:你们应由窄门进去!”在这里,耶稣同时也给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直接重要关系的答案,那就是:一,他愿意所有人都得救(弟前2:4)。二,而且给出了得救的条件就“是进窄门”且“是竭力进窄门”。进窄门:就是天主…  相似文献   

20.
约翰     
《天风》2006,(22)
神的礼物God’s gift耶和华已施恩Jehovah has been gracious彼得和约翰上圣殿,在美门口医治了一个生来是瘸腿的人,彼得随着再次传道,信的男丁有五千人(徒3:1-26)。在彼得正在圣殿门口讲道之时,祭司和守殿官突然来了,就把两人收押起来,第二天,被带去公会,在官府、长老和大祭司前受审,两人却藉此机会传讲耶稣的救恩,他见这两个没有学问的小民,却有如此的口才和胆量,而且讲的都是一件明显的神迹,就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俩,并恐吓他们不可再讲,彼得和约翰却说:“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官长想不出法子刑罚他们,又再恐吓一番,把他们释放了(徒4: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