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实地考察云冈石窟佛像的服饰,发现主要有印度风格、希腊风格、中国风格三种基本类型,具体表现为印度风格斜披络腋式、袒右肩式、偏袒右肩式;希腊风格通肩式;中国风格褒衣博带式。追溯了云冈石窟雕凿前印度佛像服饰的类别和形成原因,并分析了云冈石窟雕凿的时代背景,认为褒衣博带的佛像服饰不仅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也是拓跋鲜卑文化自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考察云冈石窟佛像的服饰,发现主要有印度风格、希腊风格、中国风格三种基本类型,具体表现为印度风格斜披络腋式、袒右肩式、偏袒右肩式;希腊风格通肩式;中国风格褒衣博带式。追溯了云冈石窟雕凿前印度佛像服饰的类别和形成原因,并分析了云冈石窟雕凿的时代背景,认为褒衣博带的佛像服饰不仅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也是拓跋鲜卑文化自信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佛言祖语     
《法音》1994,(8)
尔时会中有一大菩萨摩诃萨,名曰喜王,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仰白如来,而作是言:“菩萨云何知恩报恩?”佛告喜王菩萨:“善男子,谛听谛听。菩萨摩柯萨知恩者,当发阿得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报恩者,亦当教一切众生,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发菩提心,云何而发?菩萨因何事故,所以能发?”“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初发三菩提心时,立大誓愿,作如是言:若我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当大利益一切众生,要当安置一切众生大涅中,复当教化一切众生,悉个具足般若波罗蜜。是则名为自利,亦名利他。是故初发菩提心者,…  相似文献   

4.
普贤道场峨眉山骆坤琪佛教有四大菩萨,因此需有四座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座山,都是风景如画的名山,林木葱茏,峡壑幽深,离尘绝俗,氛围清静,确是借人修持习静,宏扬佛教的好...  相似文献   

5.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陈星桥在中国,几乎在每一座寺院或佛教徒自家的佛龛中,都可以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但说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就实在太少了。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观世音菩萨就与老百姓结下了很深的因缘,以至曾出...  相似文献   

6.
大乘菩萨道思想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般学界咸认为大乘菩萨道是在西元前后才建构起来,但有种种迹象显示,远在原始佛教时期就可见大乘菩萨道之端倪。本文欲从形成佛教的外在条件与内部因素来分析:大乘菩萨道思想在原始佛教就已有萌芽的征兆。  相似文献   

7.
阅读随笔     
《法音》1992,(12)
读法音92/4、佛日大德“缘起与性起”,开吾迷蒙。阅柳雪峰“九华山与金乔觉”,颇有启迪。柳文有“九华山与金乔觉的名字是联在一起的”,很对。但应与地藏菩萨的本愿联在一起,似乎更好。地藏菩萨本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诸菩萨大愿,莫过于此。《地藏菩萨本愿经.分身集会品》:世尊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地藏:于释迦寂灭后,弥勒未生前的过渡时期,化度娑婆世界众生永离诸苦。尔时,地藏菩萨承担重任;三  相似文献   

8.
文殊菩萨     
相传,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中,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的说法,是出自佛教经典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  相似文献   

9.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它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风景区宗教局不断加强管理,提升佛教界自身建设规范化水平;提升形象,促进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水平;狠抓治理,提升宗教事务管理法洽化水平;注重引导,提升服务社会发展制度化水平。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道场,全山现有佛教团体1个、佛教院校1所、佛教活动场所105处(其中,全国重点寺院9座,安徽省重点寺院30座),认定备案佛教教职人员384人。  相似文献   

11.
1.中国佛教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得以成立的关键在于“普度”,而普度的承担者就是菩萨,所以大乘又称菩萨乘。菩萨的基本标志是上求般若智慧,下化无边众生。中国大乘佛教的基本理论架构也是如此,即理论上以般若学为基础,在实践上则以菩萨行为核心。前者决定了大乘佛教的内  相似文献   

12.
人们平时谈佛教的时候,有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何人,但是一说到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那真是达到了童叟皆知、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且一至认为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之风范应该极力提倡,我以为这并不是偶然的。从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看,菩萨所具有的那种慈悲喜舍、济世度人的大无畏精神,恰好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所宣扬的仁义之风、以德报怨的圣贤之道相融会,使得印度佛教能够在中国开花结果。从佛法的角度讲,具备并圆满了菩萨行是成佛的必经之路。所以,论佛也罢、修佛也好,那就必须要说到菩萨的慈悲本怀及利益众生的无尽大愿。菩萨,全称为菩提…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1,(1)
中国佛教有五大菩萨受到普遍地崇敬。这五大菩萨是:文殊菩萨表大智,体现了佛教重智慧的精神;普贤菩萨表大行,体现了佛教重实践的精神;观音菩萨表大悲,体现了佛教重慈悲的精神;地藏菩萨表大愿,体现了佛教重誓愿的精神;弥勒菩萨候补佛位,是未来佛,体现了众生皆可成佛的现实可能性。《佛教的五大菩萨》一文,是明旸大和尚所撰《佛法概要》中的一章,本刊将分五期转载,广大读者当可藉著文字般若的激发,深入了解五大菩萨各自的殊胜法门和度生因缘,策励上求下化的愿力,圆满无上菩提。  相似文献   

14.
铂净 《法音》2013,(1):25-29
峨眉山佛教自"文革"以后,经历了复兴、高潮的阶段,大佛禅院的建成开光,堪称峨眉山佛教的转折点。十多年前,笔者与永寿法师在一大片荒地上转绕,聆听法师对未来的设想,并最终定下大佛禅院纳入整个峨眉山修学体系的规划——将整座峨眉山视为普贤菩萨的金身,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乘菩萨精神为指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15.
密教多罗菩萨的原型可追溯至印度教的"难近母"女神,相传她是湿婆神的妻子雪山神女的众多形象之一。自公元6世纪始,她被佛教沿袭,受到密教的推崇,其配偶神湿婆亦被佛教承袭为观自在菩萨。虽然多罗菩萨在佛教中通常被描述为观自在菩萨的化身或帮助观自在菩萨救度众生的菩萨,但在图像及文本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多罗菩萨实际上还有另一重身份,即延续印度教中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而演变为佛教中观自在菩萨的配偶。  相似文献   

16.
一、地藏菩萨与金地藏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  相似文献   

17.
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得力助手,在佛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文殊菩萨彩塑遍及全国各地寺院,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无疑是文殊菩萨彩塑艺术的集中地。五台山现存有从唐代至今的30余尊文殊菩萨彩塑,既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感,又有佛教造像艺术的共性,也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艺术成就,更加彰显了五台山文殊道场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佛言祖语     
唐玄戕 《法音》2004,(9):1-1
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能得如来十身差别。云何为十?一平等身,二清净身,三无尽身,四善修身,五法性身,六离寻伺身,七不思议身,八寂静身,九虚空身,十妙智身。尔时最胜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何位能得如来十身?佛告最胜:天王当知,诸菩萨摩诃萨行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态     
马来西亚第二届马鸣菩萨文学奖颁奖11月1日,由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主办的第二届马鸣菩萨文学奖举行颁奖典礼。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设立马鸣菩萨文学奖,旨在激发大马佛教青年的写作风气,以求发掘更多的  相似文献   

20.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菩萨信仰是中国大乘佛教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在中国佛教的菩萨信仰当中,四大菩萨尤为突出。这四大菩萨尽管在学理上是平等无别的,但在实际的信仰理念中,他们却各有所司,各有所长,各自代表了佛教理论尤其是佛教修道理论中最基本的一个方面。而这每一个方面又都与人类所面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