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的还傩愿是传承久远的民间宗教仪式,其酬神还愿的仪式环节是武陵少数民族地区傩文化的典型遗存。论文通过石灰窑村还傩愿仪式的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记录了石灰窑村族群还傩愿的仪式过程及信仰心态,分析仪式融摄儒释道三教及土俗神信仰、地域性傩神崇拜的多元宗教元素,认为仪式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过渡意涵,能够在族群的心理调适、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栋 《中国宗教》2022,(5):88-90
如何理解“中国宗教”的整体特点?这是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重要学理支撑之一。李四龙教授最近出版的《人文宗教引论:中国信仰传统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2月),立足于中国历史上的儒释道“三教”传统和民间信仰,尝试以“人文宗教”作为中国宗教史的核心范畴,揭示中国宗教的人文结构,积极探索反映中国人信仰传统的宗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传世典籍中,对于六朝民间信仰的记载不多,然而关于民间圣火崇拜的记载却值得注意。六朝文化遗存中的圣火崇拜印迹为六朝社会信仰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六朝圣火崇拜虽然延续着华夏民族圣火崇拜的历史轨迹,然其背后蕴含着极为明显的异域宗教因素。六朝圣火崇拜的信仰模式杂糅了佛教、祆教等异域宗教中以"圣火"崇拜为核心的宗教礼俗,极具六朝文化的时代特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民间宗教与儒释道三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伯乐在本文重点讨论了20世纪的中国人的信仰特点,中国的民间宗教和儒释道三教在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神职人员、信奉的神灵、仪式及传统等。作者认为中国神鬼世界的特点是与人间世界相仿佛,是帝王政治的影像和模拟。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巫觋文化,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必须从巫觋文化中摆脱出来,融入儒道释三教文化,同时主动依附封建政权,争取朝廷的封赐,走正统化的道路,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福建民间信仰为例,对民间信仰的“去巫化”和“正统化”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去巫化”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即给神明编造新的家世、重新塑造神明的形象和披上道教佛教的外衣;“正统化”的基本策略也有三:即争取朝廷的封敕或赐额、尽可能与帝王攀上关系、显灵帮助官兵打胜仗、靖国保民等.论文指出,民间信仰的“去巫化”和“正统化”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必然产物,对于民间信仰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民间信仰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凉山彝族苏尼的招魂法事 ,进行了田野观察记录。凉山彝族民间盛行灵魂崇拜 ,人们认为灵魂与生命休戚相关 ,须臾不可分离。本文还通过对彝族语言文字“魂”的翻译、解释 ,分析了彝族宗教观念中对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中国考古发现所反映的原始宗教迹象,结合古文献和民族学“活化石”资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证了玉崇拜、龙崇拜、祖先崇拜这三个相互为用并以祖先崇拜为核心和基调的原始宗教形式,认为它对中华传统文化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祖先崇拜在儒释道三教融合过程中起到了“融合剂”的前提作用,从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模式的三大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温州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为古东瓯国故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宗教民俗异常丰富、深厚多样。传统上民间俗尚鬼巫、崇佛老,信风水卜算、祭土地送灶王等等,从而构成温州民间信仰体系的主体内容。迄今,此类俗信或淡化或消亡或变异,而较普遍性的始祖崇拜和陈十四娘娘信...  相似文献   

9.
毛燕 《宗教学研究》2012,(3):242-24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彝族文化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彝族文化研究各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其中彝族宗教研究尤为引人注目。本文从彝族宗教崇拜观念、彝族宗教仪式、彝族宗教与艺术、彝族宗教与文学、彝族宗教与其他宗教对比、彝族宗教与生态保护、彝族宗教中毕摩与苏尼的研究等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彝族宗教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学者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彝族宗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东周时百家争鸣,学派纷呈。诸子百家与东汉时传入的佛教,都是各有主张和观点的学派。尽管学派林立,形成"三教九流",但归根结底,还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至唐,在"皇帝万岁"之下,儒释道三教合一,殊途同归。唐时何国人僧伽—泗州大圣的到来,正好适应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故中国从唐、五代到两宋,在宗教崇拜上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时代,僧伽崇拜正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特色。至于九流,时至有清,则由学派演绎成大相径庭的人间万相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具有多元信仰的特质,其多元神灵系统受儒释道三教影响颇深。论文通过对梅山教的三峒梅山、梅山法主、梅山教的民间土俗神、梅山教神坛的道教神祇的考察,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多元神灵系统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文化涵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信仰,虽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但由于它不完全具备宗教的基本要素,因此,按正统说法它不属于宗教。尽管如此,民间信仰在中国的影响不亚于宗教。它不仅渗入到了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将从民间信仰对宗教神灵信仰、仪式、组织、教义四个方面的影响来论述它对中国宗教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林安梧教授谈儒释道三教一九九六年金秋九月,一场海峡两岸宗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刚刚结束,与会的台湾学者,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又专程到四川联大宗教所为所里的硕士、博士生作了一次精彩的学术讲演。林安梧教授这次讲演的题目是:儒释道三教的异同及其融通之...  相似文献   

14.
彝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的哀牢山、乌蒙山、大小凉山、无量山及金沙江流域。本文从历史人文地理的视野考察西南彝族的历史、彝族先民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宗教色彩。并运用汉文献与彝族文献的相关记载,简要考察彝族宗教祖灵崇拜的特质及多元化的信仰体系,认为彝族宗教已是处于发展成熟期的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15.
张五郎是梅山文化中的一位重要神灵,其翻坛倒立的独特造型,有着丰富的梅山教土俗神内涵。古梅山地区的盘瓠、蚩尤和鬼巫崇拜,成为张五郎形象重要的底层传统;开梅山以来,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大规模影响梅山地区,从而让张五郎的形象更为多元。随着民族融合与国家力量的统合,以梅山本土信仰为主的底层传统与儒释道等代表国家意志的上层传统在张五郎身上交织重叠,但仍清晰可辨,呈现出"多层一统"文化的样态。探寻两种传统对张五郎多元混融神格特质的影响,有助于我们从民间宗教的视角窥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地母观念形成于史前时期,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宗教意识的源头之一。地母被塑造为创造世界和万物并且造人造神的造物主。《地母真经》应当归入民间宗教经典之列,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融合有三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民间信仰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它不具有制度化宗教的坚硬外壳,但具有泛宗教形态的内涵因素.当代福建地区民间信仰神灵繁杂,多达千余种,根基深厚,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制度化传统宗教.民间信仰的地域性鲜明,宗族性浓重,以祖先崇拜和圣贤崇拜为核心, 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取向.民众实用功利性的信仰心态根深蒂固,至今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中"以神压人"等复杂因素,与当代社会主流文化之间,潜在着某种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水陆画是供举行水陆法会时使用,它既是宗教绘画,又是民俗艺术。本文通过对毗卢寺水陆画的宗教文化与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明代初期三教融合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部分,并与民间信仰、民风民俗融为一体,民间艺术家们正是借助宗教题材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观念。因  相似文献   

19.
儒释道是我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融合与斗争,特别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一”,构成了中国近千年来思想文化发展的总画面。因之,研究“三教合一”的种种关系,不仅使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总趋势和规律以及“三教合一”在封建皇权控制下所起的社会作用;也可以了解“三教合一”对我国及周围的邻国宗教、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所起的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一、儒释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种文化的国家,宗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史。在先秦以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金幢教自创教之初就杂糅了儒、佛、道三教的思想,教义教理上外佛内道的特征显著;在信仰体系上,金幢教迎合了中国传统的多神崇拜观念,既崇拜本教的神明和创教祖师,又崇拜佛教和道教的某些神明;在组织结构上,与其他民间宗教有很大不同,祖堂和分堂的关系错综复杂,分堂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宗教仪式方面,金幢教的仪式种类十分丰富,外佛内儒的仪式过程相对繁复.目前莆田金幢教约有近180座佛堂,主要分布在沿海乡镇.在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金幢教也面临着教内分派传教、各自为政,佛堂首领及信徒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吸收信徒越来越困难的问题.可以预见金幢教的传教脚步将日趋缓慢,但是还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其将与民间信仰结合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