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民间宗教派之一“罗教”的思想体系的著作,《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徐小跃教授。罗教是明清两代重要的民间宗教之一。明代正德年间,山东人罗梦鸿(道号罗清)(1442—1527)创立了该教,在中国(特别是北方)下层民众中广泛流布,后世门徒奉罗清为罗祖。罗清创制的五部经典《五部六册》为罗教的宗经宝卷。徐著系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该书以揭示《五部六册》的文本内涵及与佛教、禅学的内在关系为重心,探讨了罗祖的悟道进程…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宗教都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都是在与现实社会互动中产生、传播、发展的。宗教由其内在的宗教观念、情感与外在的宗教行为、组织四要素构成,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成为完整的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宗教行为是信仰者内在信仰的外在表现,通过一定的组织形态与活动方式,规定或影响着信仰者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具有独特作用的社会力量以及社会文化体系[1]。由  相似文献   

3.
砖碑发现于河北双塔村金山寺,是目前最为完整的罗教碑刻之一。其原始出处为明代天启年间始建于双塔村的罗公塔。罗公塔又称罗状元塔,实则为当地罗教信众捐建的罗祖、罗梦鸿功德塔。光绪年间忠信和尚发愿复兴金山寺,重建罗公塔的善举以及忠信和尚圆寂后转生山东刘某家的事例,既有忠信和尚罗教信徒的背景,也有河北、山东两地罗教信徒之间传统的历史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于宗教传播范畴的界定及对构成此种传播之要素的梳理,将为我们研究各宗教在不同境遇中的传播事实提供理论参考框架及评估考量体系.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对宗教传播概念进行界定,从主体、内容、途径、对象诸方面对宗教传播诸要素进行梳理;(二)在宗教传播诸要素理论框架中评估东正教在中国传播现状,呈现其在中国存在及传播的困局;(三)从俄罗斯族民族意识觉醒、外交干涉等方面来预判东正教在中国可能面临的转机.  相似文献   

5.
民间宗教的公共性及其变迁——基于甘肃中部的田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民间宗教既需要关注个体在宗教活动中的精神心理满足,也需要关注宗教活动的组织过程。传统嵌入到当地社会结构中的民间宗教活动,除了具有满足私人信仰功能之外,还在维系地方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后一层面上提出民间宗教活动的公共性质,认为宗教活动组织方式以及信仰活动中的象征资源是建构社区共同体和地方"权力文化网络"的重要部分。民间宗教活动的公共性本质上是产生于社会秩序的公共性,其最显著的表现形式是自然村落的共同体属性。近代以来的政权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消解社区的功能性,瓦解社区内部结构,打破社区边界,随着农民私人生活方式的扩张,社区不再成为共同体。与之相伴,脱嵌于社会结构的民间宗教活动偏向私人性一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发展援助中的作用关注日甚。该类组织兼具非政府组织和宗教性双重特征。文章采用开放系统的分析框架,从世俗环境和宗教环境两方面对其国际发展援助行为进行探讨。在相同的世俗环境的作用下,在援助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世俗非政府组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在宗教环境的影响下,与世俗组织不同,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多将发展援助置于其信仰框架内,奉行"救世与救心"并举的原则,但其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在基督宗教内部,福音派或基要派背景的组织侧重于将国际援助视为福音传播途径式的"救心",在此方面,美国背景的组织更甚于西欧;而自由派或主流教会则更倾向于宏观的社会结构变革,其活动方式更接近与世俗组织,其"救心"表现为受本宗教教义所指引,体现人之尊严。  相似文献   

7.
试论网络视域中的宗教传播——以佛教网站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佛教网站为例讨论网络视域中的宗教传播.认为佛教网站就是有独立域名、独立服务器、独立IP地址或虚拟主机的以传播、交流、弘扬佛教教义、佛教文化、佛教精神为主旨的网站;而且,现有的佛教网站,虽然主体上多属宗教的网络化,但其局部也正在具有在线宗教的某些特质.以此,作为网络传播之主体的网站主办者便应以最大化宗教的积极功能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互联网宗教信息,应推动互联网宗教信息治理体系由碎片化向网格化转型,建立互联网宗教信息预警体系。针对境外媒体涉华宗教议题,应精准分析其风险点位和关键问题,有理有据反驳其宗教叙事,全方位提升我国在宗教话语和宗教学话语方面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针对境外互联网宗教信息,在尊重网络主权的原则下,推动建立全球互联网宗教信息治理体系和对话机制,有效管控分歧,抵制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制度,是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中形成和确立的宗教治理制度体系,包括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制度、政府对宗教事务的治理制度、宗教组织自身的管理制度。长期以来,作为党和国家规范宗教关系、进行宗教治理的主要依据,其显著优势主要体现为:党对宗教工作之领导优势,宗教界坚持中国化方向之主动优势,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与宗教界的主动适应之互动优势;其发展完善主要聚焦在:强化党的领导制度保障,健全积极作用发挥机制,推进宗教组织内部建设;其现代化转型主要落脚于:宗教与现代化具有兼容性,宗教治理制度与宗教治理效果具有统一性,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以来,国际宗教对话与和平运动蓬勃发展,宗教对话组织和运动相继涌现,目前有40余个这类重要组织。它们活跃在世界各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目标,积极利用宗教资源参与到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它们与其它国际性组织展开合作,在国际社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产生了重大的国际影响。通过对其性质、宗旨、目标和活动的系统研究,可以把握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出其对世界和平和人类共同善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的现代报刊起始于宗教报刊,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基督教刊物《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该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宗教报刊的创办改变了千百年来经院式宗教传授和少数人掌握宗教传播权力的局面,使宗教知识的传播实现了大众化、普及化,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从人际传播时代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因此,宗教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和中国宗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圣·艾智德团体(Comunitàdi Sant’Egidio),为当代意大利著名宗教非政府组织。该组织成立于"梵二"会议闭幕伊始的1968年,由一批极富宗教热忱的高校青年在罗马率先发起,并以之为核心迅速发展。截止今天,其成员已遍布全世界72个国家,数量多达6万余人。圣·艾智德团体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一个得到意大利外交部认可,受其制约,接受其资助的非政府组织,从事一定的自愿和社会服务活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平信徒团体,又有其福传的动机和宗旨。可以说,该团体为一个典型的"跨界"宗教NGO。该文通过对圣·艾智德团体的背景、组织架构、性质,其作为NGO和宗教团体的双重维度而展开的活动等方面的分析和介绍,试图解剖一个天主教NGO在意大利社会和国际领域生存、行动和介入的具体处境与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为期两天的"宗教与法治--宗教组织的管理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9日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和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作为协办单位的普世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重庆华岩寺提供了大力支持.与会者包括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宗教团体等70余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30多篇与宗教管理相关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4.
仪式对于宗教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通过各种特殊的仪式,宗教形式本身的独特性才得以直观地表现出来,宗教组织才在形式上被有效地凸现出来,宗教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的价值才得以实现.因此,对于一种宗教形式的讨论,不能脱离对其独特的仪式的考察.作为一种民间宗教形式,三一教同样有其完整的宗教仪式.本文通过田野调研,对三一教的仪式(入教、会道、诞庆)作了详细的分析,并进而探讨其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明初回族穆斯林在山东定居以来,清真寺随之相继建立,伊斯兰教也得到了传播和发展。它在山东的传播大体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口头或文字的,如宗教节日的集会、七日聚礼、五时礼拜和平日宗教活动等场合的宣讲,以及后来的经学著述、翻译等,二是经堂教育,即在清真寺内招收海里凡,由经师传授经文,毕业(俗称挂帐或穿衣)后受聘于各地清真寺充任阿訇,并由其培养弟子,承前启后,世代相袭,成为伊斯兰教传播发展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  相似文献   

17.
佛教教义研究中的最关键一环就是对佛教戒律的探索研究,而对其性质特点和宗教作用的认识对于佛教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入手,指出作为行为规范和组织制度的戒律,是贯穿佛教的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四要素"的核心内容;戒律制度是佛教研究中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部分;佛教戒律是人类道德自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戒律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和平对话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以人际传播与书本传播为主,走的是一条文化之道、和平之旅.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弘法方式更具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教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宗教将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这是广为接受的命题.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长期性具有一般和特殊两重含义:一般含义指的是其与宗教在任何社会中存在的长期性相同的、共性的一面,它所对应的是宗教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特殊含义则是指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宗教和无神论宣传将会长期并存,它所对应的是宗教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之间的辩证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需要正视和尊重无神论宣传与宗教信仰自由这对矛盾,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宗教工作与反宗教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文化模式和具有现实渗透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各种政治势力都可以借助宗教把自己的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理念传播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