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成功是什么?     
利未 《天风》2014,(11):I0001-I0001
<正>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人们想得最多、谈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成功"。媒体不时推出一个个成功人士,介绍他们的成功之道。一时间,"成功"似乎成为众人追逐的目标。什么是成功?过去,国人追求理想,为理想而奋斗,实现理想就是获得成功。今天,财富是很多人的理想和目标——拥有大笔的钞票就是拥有了成功,成为"首富"就成了金字塔尖的人,会有人如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你。为了这样的成功,有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的罪犯,有置百姓生命于不顾的商人,也有置道德廉耻于不顾的路人甲……可这样的人成功了吗?真正的成功绝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一 理想是有魅力的,因为它通过人的奋斗和追求可以变成美丽的现实;追求是高尚的,因为它是使理想之花结出现实之果的耕耘。那么,什么样的理想才值得耕耘,什么样的耕耘才富有理想,这是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  相似文献   

3.
感悟与超越     
正名利二字,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但是,要想真正感悟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泊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淡泊为大?怎样才能从庄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间的道理?怎样才能超越自我,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超越这个话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谈到。什么是真正的超越?超越基于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辨别在纷杂的现实生活中,什么是恒定不  相似文献   

4.
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纪律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全社会的人树立建设共产主义的责任感,并自觉地为实现这一社会制度而奋斗不懈,也就是要求人们去履行共产主义的道德义务。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曲啸同志,是履行共产主义道德义务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道德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和社会意识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道德与市场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其依据是:道德等于个人大公无私,而市场经济则是自私自利、贪财图利的舞台。我想指出这种看法的片面性并回答两个问题:(1)能否把道德的实际表现仅仅归结为个人的高尚品德?(2)能否把利己动机看成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心理支柱?传统上道德被理解为个人品德的总和,个人能够并善于在自己的行为中依照仁爱准则行事。在这种观点看来,什么叫有道德呢?所谓有道德指的就是拥有一颗纯洁而善良的心,助人为乐。从这种意义上说,人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只要…  相似文献   

6.
道德何用?     
随着市场经济生活的形成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在某些人的眼里 ,简直没有什么东西不能以钱来衡量、用钱来交换。于是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试图同他们讲道理的人经常能听到他们自鸣得意的反诘 :“良心多少钱一斤 ?”或“道德值多少钱 ?”这的确是个让人犯难的问题。你若是说“道德不值钱”,那就正中设问者下的圈套 ,可你又确实说不出道德究竟值多少钱。越是不好回答的问题越值得我们思索。如果你是一个惟利是图的人 ,那道德对你来说确实一文钱不值 ,它既不能用于购物 ,也不能作为资本投资或存入银行生息。不仅如此 ,它…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治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从其本质上讲,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对于一个时代来说,人们普遍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被该时代的经济与政治状况所决定的。这是社会政治理想与社会物质生活以及客观政治环境的联系。 但是,当我们对同一时代的具体的个人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同一时代的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作用于他们思想的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变动是相同的,可是每一个人的社会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8.
“羔羊”,弱者的代名词;文科研究生,过关斩将拼杀出来的勇士。是什么居然把这遥远的两者连到了一起?当一个勇敢的攀登者踏上苦苦攀登的高峰时,他就会有一种放松一下的感觉,如果他没有新的目标,那他就会不思拼搏,而会变成一只顺从生活的羔羊,游弋在绿色的草地上,啃嚼自己的成果。实现了理想目标的许多研究生们就变成了这样的羔羊。然而,想平静并非易事,因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们有一种倾向,想以对和平的绝对价值的肯定来取代以往阐述充分的普遍和平的理想。如果我没弄错的话,对理想的这种阐述带有一种新要求的标记:如何坚持哲学的任务,即如何为并非仅出于形势考虑的和平慨念提供一个基础——小管这种考虑由于认识到新世界大战将给全人类带来危险而显得如何紧迫——而义小重新陷入充斥于持久和平方案之中的乌托邦幻想?但是,当前的考虑所要应付的某些困难,使我们隐隐约约地看到丫作为绝对价值的和平的定义。我想,为了清理自已的思路,简要地考察一下这个定义,将是明智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佛学,结合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主要是想理解人生。究竟“人”是什么?“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求生?甚至强烈地要求生?我犹很不理解。但是,人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天下普遍存在的现象。无人,即无世界。使人不欲生,世界即将变成荒凉的沙漠。从天下四方八面不同的渠道,共同探索一下人生的问题,或许还是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道德的基本功”?用句俗话说,就是“不坑人”。先莫谈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给予多,获取少,吃亏精神和傻子精神,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正直,老实,不坑人,用句理论的话说,就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我想,在我们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首先要解决这个基本功的问题。 我们社会上坑人的事还少吗?举几个例子来说吧! 我的住宅楼有个传达室,传达室里有部电话。规定:传呼电话一至四楼收费五分,五至十楼收费一角,十一楼至十五楼收费一角五  相似文献   

13.
这里所要讨论的题目是一个老的问题:决定论怎样和个人责任相协调? 这是哲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是由于它对人生有重要的意义而被最激烈地讨论过的问题之一。在我们的时代里,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现实的意义。长久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决定论和意志自由的看法是他们的敌人的一个主要攻击点。他们不是被指责为否认意志自由,把人变为盲目的自然规律的没有独立性的玩具,就是被非难为思想方法不科学,即被非难为企图用宣传和布道活动来改变受铁的规律所支配的历史的进程。只要回忆一下克兰斯顿(Cranston)  相似文献   

14.
理想与现实     
我们所主张的是共产主义理想。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就是要领导中国人民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要向全社会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使广大群众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但是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做现实,要是理想就是现实,那理想也就失去其存在意义了!反之,现实也不等于理想,要是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奋斗就没有目标了,人类也无法前进了。二者是不能等同的。这是不是否认理想与现实具有同一性,理想能够转化为现实呢?当然不是。理想  相似文献   

15.
<正>二、怎样理解爱国爱教的基本内涵我们常常将爱国爱教挂在嘴上、写在文件里,可爱国爱教究竟有哪些含义呢?爱国爱什么,爱教爱什么?对很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但仔细琢磨又一下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爱国爱教不是抽象的标签,也不是空洞的口号,应该有具体的实在的内容,有可感的火热的温度。我们所说的爱国应该是指,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由衷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始终注意维护  相似文献   

16.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理想就是奋斗目标。 我们青少年应当立志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 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要为实现共产 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为解放全人类作贡献。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人都是有生活目的的,自古至今有哪些不同 的生活目的? 2.我们青少年应选择怎样的生活目的?  相似文献   

17.
情爱图     
一对已婚夫妇表面看根本不相配,可为什么他们实际上婚姻很幸福呢? 是什么神秘的力量驱使我们投入一个人的怀抱,而疏远旁人认为同样称心如意的人呢? 在影响我们关于理想配偶的许多观念因素中,最有力的,是所谓的“情爱图”——在我们脑子里描  相似文献   

18.
我们愿意用我们的鼓动和宣传永远赢得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吗?我们的说服教育工作的结果能同我们所使用的时间、方法和耐性成比例吗?什么时候标语和报告才能使人满意呢? 如果人们向我们提出了这一类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有理由首先给他们指出我们的思想所固有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用我们学说的真理去赢得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论证是真实的,对于一个论证的成果来说难道就够用了吗?这个问题决没有错。举个  相似文献   

19.
时下论述商品经济与道德观念的文章不少,但给人一个总的感觉是显得过于简单和浮幻。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商品经济所导引的伦理精神?我觉得,重温一下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特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所要廓清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从社会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这个角度考察商品经济,认定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经济形态,而不是生产力,它所研究的是以物的形  相似文献   

20.
道成肉身     
沈承恩 《天风》2001,(12):4-5
道成肉身是一个奥秘,正像三位一体是一个奥秘一样。说它是奥秘,因为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童女马利亚怎么能从圣灵怀孕生下耶稣,没有一个科学理论能解释,没有一个实验能重现。 这奥秘还不仅在于这件事的过程如何,而在于这件事中两个方面的关系如何。两个方面,即:道或上帝一个方面,肉身或人一个方面。道与肉身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很容易认为肉身与道,或说人与上帝是对立的。我们人是如此地败坏、污秽,满了亏欠;而上帝是那样地完美,他是全爱、全能、全善、全然圣洁。我们这样想,是很自然的。作为一个人,一个肉身的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