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鹤鸣山是一处林壑优美、山环水抱的秀吉之地,其山势似仙家之灵鹤。鹤鸣山道观建筑与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绮丽、幽深而空灵的自然景观所营造出来的虚无飘渺的神仙境界,使这里成为修道炼丹、祭祀神灵的胜境福地。  相似文献   

2.
正金华山道观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的活动中,既坚持标准,又结合特点突破创新,既坚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又提档升级、规范管理,既重视文化传统的挖掘,又注重生态环保,积极服务社会,发挥正能量作用。四川省射洪县有一座金华一山,位于涪江之畔,据射洪旧县志记载,"其山贵重而华美"。山上有座道观,名曰"金华山道观",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杨崇培  相似文献   

3.
“悠悠川西行,浓浓神仙意”,带着对道教发源地的景仰和崇拜之情,金秋十月,我前往大邑鹤鸣山参访。鹤鸣山,又叫鹄鸣山。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鹤鸣乡悦来镇境内,海拔一千多米,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形似鹤或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闻名。东汉顺帝汉安年间(126-144年)祖天师张道陵在此创立正一盟威之道,民间称五斗米道,尊称天师道,由此道教正式诞生。行至山中,只见山间道观星星点点,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它显得古老而又年青,说其古老,宫观在汉代已有,“文革”中毁于一旦;称其年青,全部道观均为近十年内重建…  相似文献   

4.
四川乐山大佛景区的风景名胜主要集中在凌云、乌龙两座山上。而两山之间有一条世界上最早开凿的人工泄洪河——麻浩河,麻浩河是两千多年前秦蜀太守李冰为避嘉州(乐山)三江水患,而领导民众凿开凌云、乌尤二山连体处以减刹水势而修造的。横跨麻浩河,连接凌云、乌尤二山的交通要道是一座桥,一座造型独特的现代仿古桥——濠上大桥(见压题图)。  相似文献   

5.
《中国道教》2001,(3):5-6
五月的绵山风光绮丽 ,漫山披绿。经国家宗教局批准 ,由中国道教协会、山西省道教协会 (筹 )、山西介休市道教协会共同启建的“罗天大醮”法会 ,于 2 0 0 1年 5月 2 1日至 5月 30日在绵山各道观举行 ,来自全国各名山道观以及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团及代表约 30 0多人参加了法会活动。中国道协会长闵智亭 ,副会长刘怀元、王光德、黄信阳、黄至安、唐诚青 ,秘书长袁炳栋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参加了部分活动。绵山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约 1 0 0多公里处的介休市境内 ,因春秋晋大夫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于此而又称介山。绵山…  相似文献   

6.
易心莹     
(1896—1978) 当代知名道士和道教学者,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法名易理轮,亦称易理,字心莹。四川遂宁人。童年出家于青城山常道观,拜全真龙门派碧洞宗之魏甚龄为师。后就塾师诵学儒经,通读《云笈七籤》;民国初年又就学于专收道徒众之成都青羊宫蚕桑学校。中年穷研儒家和道教学理。在任常道观知客和住  相似文献   

7.
乌尤寺原名正觉寺,坐落在乐山市乌尤山顶,始建于唐代,北宋时改名为乌尤寺,现存庙宇系清以后的建筑,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一乌尤山即古离堆,与凌云、马鞍山并立江畔,统称青衣山。乌尤山又称青衣中峰,马鞍山、凌云山峙居左右。相传在远古时代,有青衣女神在山上种桑养蚕,人们为感激其教民蚕桑,在山上供奉青衣神。乌尤山是两千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的治水业绩之一,《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山正当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沫水)三江汇流处,沫水自西而来,惊涛拍岸,水流湍急。为了分洪减煞水势,通正水道,李冰在…  相似文献   

8.
西华山位于宁夏海原西部 ,与甘肃境内的屈吴山对峙。山之东麓 ,人烟辐辏 ,阡陌纵横 ,古西安州城池危耸 ,宛然如故。山之主峰天都山 ,其形峻峭有插天之势。古时树木蓊郁、云清气爽 ,西夏王元昊构夏宫于此 ,亭台楼阁 ,隐现云巅 ,如仙境一般。这大概是山名之由来。元昊的仙山琼阁后来湮没于成吉思汗的战火之中 ,再后来当地善信怀爱道之心 ,于瓦砾中建起道观一座 ,与山同名 ,叫天都山道观。从此数起数落 ,在“文革”期间又受到冲击 ,道士被迫还俗 ,天都山又归寂静。天都山道观的最近复兴 ,与一位仙长的辛勤努力断不可分 ,这就是为人敬仰的道观住…  相似文献   

9.
在甘肃竹天水市清水县与北道区交界处,一个以《西游记》中万子山而得名的花石岩道观里,有一位年近八旬的住持、省道协理事范高德道长。范道长陕西宝鸡人,十三岁时,因家境贫寒,于花石岩道观出家入道,他肯干好学,对道教信仰也很虔诚。“文革”中被迫离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政府宗教政策光辉的照耀下,由有关部门领导的帮助,范道长于1983年4月带着多年的积蓄又回到了花石岩道观。五年来,他凭着勤劳的双于,艰苦朴素的精神,绿化了光秃秃的花石崖,修复了庙宇,并利用自己从道所学的针灸、按摩、花草栽培等特长为人治病施药。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文学同时臻于极盛,是唐代文化的一大特点,而道教与唐诗的关系遂成为研究热点。道观作为道教理念与活动的实物化长存空间,与以唐代诗人为主体的唐代知识分子群体关系十分密切:第一,道观为唐代诗人体认道家道教的思想理念提供了场所与途径;第二,道观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容身之地;第三,道观为唐代诗人提供了习业之所;第四,道观成为唐代诗人的交游中心。道观在唐代诗人构建思想世界时,在其开展生存生活、应试科考、交际漫游等活动时,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道观与唐代诗人的关系,兼具宗教学、诗学、文化学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1.
葛玄来到江西铅山县云游 ,登上高高的云岗山 (今为葛仙山玉虚观 )修道 ,并仙举于该山。此后 ,铅山道教年益昌盛兴隆。据明万历《铅书》记载“铅山邑小 ,而道集之大” ,至明时已有道观 17座 ,名胜仙迹荟萃 ,文人高道云集 ,遂得延传灵宝道教宗派源流 ,这无不与灵宝派祖师葛玄有关。至今铅山仍有道观 9座 ,坐落在县内风景秀丽的深山幽谷之中 ,教务兴旺 ,并形成为灵宝经系有地方特色的斋醮科仪、宫观庙会的道教活动。葛玄 (16 4— 2 44) ,字孝先 ,祖籍山东琅琊(今临沂 ) ,其高祖葛卢曾佐刘秀建立东汉 ,任骠骑将军 ,封下邳侯 ,后葛卢将封爵让与弟…  相似文献   

12.
佟洵 《中国宗教》2023,(4):88-89
<正>北京历史上的庙会是伴随着佛教、道教的宗教活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众性聚集动,大多以佛寺和道观为依托,在寺庙或道观内及周围举办。庙会对京城百姓来讲,不仅能够拜佛求神祭祀,也是购物和娱乐的好去处,逐渐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寺观庙会民俗文化,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13.
文献可证唐五代京兆府和河南府的24处宫观存有壁画,有具名画家18人,这些壁画主要创制于唐代前期。其中,京兆府道观壁画大部分都密集地分布于长安城内;河南府的道观壁画在洛阳城内,以及城外的北邙山、王屋山、嵩山等都有分布,而洛阳城外的则代表了道教洞天福地的壁画,颇具地方特色。两京道观壁画的画家有三类,即著名画家、高道大德和无名画工,而京兆府壁绘的诸多著名画家来自外州。道观壁画中,名家手笔荟萃,这一点尤以唐前期长安城内突出。壁画题材主要有老君等道教偶像及其经变类,此类占比六成多;还有以唐前期帝王为主的世俗人物形象及其故事类,该类占比一成多;另外,也有唐前期道士形象类,以及云、山水、鹤等自然类,这两类占比均不足一成。  相似文献   

14.
在陕南汉江之滨的安康市郊欢喜岭上,屹立着一座东药王殿道观。这里香烟缭绕,气势不凡,吸引了大量人们前来朝拜、游览和求医。东药王殿道观的主持王宗清道长,是一位道德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王宗清道长,是陕西安康人,今年六十七岁。1942年在安康三尼宫加入全真道教,从此他边修道边学医,近五十年的修道生涯中,一直在为道教发展和医学事业而努力。由于他道德清高,于1954年被西安八仙宫招为高功。在西安八仙宫期间,他看到安康  相似文献   

15.
刘晓 《中国道教》2002,(3):58-59
河南方城缺口北有一座群山环抱 ,地势险要 ,风景秀丽 ,怪石林立 ,树林茂密 ,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的道家升仙处———北武当山 ,俗称小顶山。与湖北武当山 (六顶山 )相对而言的小顶山是方城山主峰 ,因盛产中国黄石名砚又名黄石山 ,小顶山道观就依山而建。北武当山道观 ,现有二庵 ,三景 ,九宫十三殿。著名的张良三拾履之处遇仙桥和各种剧种所演绎的民间故事《桃花庵》就发生此山中。唐代名状元张九岑其父张才墓距桃花庵百余米。优美的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融为一体 ,山之西麓大关口即为中国最早的第一道古长城———楚长城所在地。《汉书·地理志…  相似文献   

16.
熊贞 《中国道教》2015,(2):37-40
<正>道观所形成的档案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道观档案工作,是我国道教界和档案界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新课题。道观档案管理,就是科学地管理道观档案,为道观管理、教务活动以及道学研究服务。道观的档案应由道观实行统一管理,以便于利用。维护道观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道观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佟洵 《中国宗教》2012,(4):79-80
天仙宫道观依山傍水,景色怡人,在苍松翠柏的万绿丛中,更显巍峨庄重。观内的庙宇殿堂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花卉成丛,秀木成林,自然景色与道观建筑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8.
正元和观为武当山进玄岳门古神道上的第一座道观,距武当山镇约10公里,旧时这里是武当山处罚违反清规戒律道士的地方。元和观的存在及其运行,为研究古代道士惩戒制度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武当山元和观武当山自古便为道教名山,相传历代多有名士如阴长生、谢允、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在此修炼,隐居、修道者更是络绎不绝。宋《太平御览》引南朝郭仲产《南雍州记》载:"武当山,广三四百里……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1  相似文献   

19.
圣境山地处湖北荆门市西北 1 1公里处。这里山势峻峭 ,山峰逶迤连绵 ,常年被森林植被覆盖 ,空气新鲜 ,山色秀美 ,素有“小武当”、“小庐山”之美称。置身于这美丽的风景之中 ,不少文人墨客感叹不已 ,触景情生。清初诗人吴中任登圣境山 ,为此处景色所迷 ,禁不住留诗赞道 :“蛇行鸟道精危峰 ,携手入出深万重。触目遥岭天外落 ,白云舒卷为装容。云日行空与荡摩 ,奔腾一气小山河。耸身直在青霄上 ,花坞丛中白鹿多。”圣境山还是道家的圣地之一。相传道教玄武 (即真武大帝 ) ,在 1 5岁那年 ,告别父母 ,离开家乡 ,前往深山幽谷访求修仙之道。他来…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0月14日至16日,甘肃省金塔县三元道观隆重举行了落成庆典、神像开光活动。应邀参加庆典活动的嘉宾有来自北京、四川、江苏、江西、上海、甘肃、陕西、辽宁等省市的道教界人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宗教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金塔县的领导共计110多人。数万群众自发聚集于三元道观,场面热烈,气氛活跃。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等到会祝贺。北京白云观经师团、四川青城山坤道经师团专程到会主持开光法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