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幸福     
这个世上关于幸福的论述很多,与幸福有关的故事也读了不少,每每读时,都会有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人,一生都在寻找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做教师不累,那是在说假话,读了《做幸福的老师》教育小品,如果不觉得这种累是一种幸福,那也是在说假话。因为这种身累却体健,心累却腹满,脑累却意清的累值得回味,是一种特别的累,幸福的累,这种累的幸福只有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才能真正体会到的。  相似文献   

3.
探讨幸福之真谛,理解幸福之钥匙──读《人生幸福论》熊坤新陈瑛先生新近主编的《人生幸福论》,洋洋洒洒38万字,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此书当看成是他的又一部高水平、高质量的著作。《人生幸福论》除前言和后记外,共四编二十一章。第一编...  相似文献   

4.
低处的幸福     
正闲时读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少妇独上高楼,凝望如烟柳色,无限惆怅涌上心头,后悔当初不该"怂恿"丈夫远走边塞,建功封侯。此时在少妇眼里,"杨柳色"般的庸常生活,要比"觅封侯"更值得让人留恋。现在人谈到幸福,往往想得更多的是金钱与名利,其实物质并不是幸福最重要的因素,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一个人要求越低,离幸福也就越近。在上下班途中,我经常看到一对夫妇,穿一身破旧衣服,开一辆三轮车在大街上揽活。车厢内架一口铁锅,铁锅内有凝固的沥青,还有两只铁桶和铁铲等工具。从他们的装备可知,这是专门修补楼  相似文献   

5.
漫画之页     
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泰戈尔)人们都渴望“有我所爱”,岂不知,“爱我所有”才是最大的幸福。(汪金友)苦求十全十美的人,那份认真强求,就是人格的不完美。(三毛)人生的苦难是不能得一知己。(罗曼·罗兰)幸福的秘诀是:让我的兴趣尽量的扩大,让你对人对物的反应,尽量的倾向友善。(罗素)想读书的热心人,和需要有书读的寂寞者之间,是有相当距离的。摘自《吉姆苏漫画档案》(柴斯达敦)■苏静编绘漫画之页@苏静~~  相似文献   

6.
刘行 《天风》2013,2(2):29-29
幸福,有人留恋昨天;幸福,有人期望将来;幸福,也有人感觉就在当下。 物质的拥有是一种幸福,儿孙绕膝是一种幸福,有众多的粉丝跟随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7.
正这世界有两种人,一种人从小就知道这辈子要成为什么样,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种人特别幸福。比如我有一位好朋友,他十岁就在作文大赛里获奖,二十岁就出诗集,他读很多书,他说这辈子写出一部了不起的小说就是他的梦想。另一种人就是我这样,懵懵懂懂地往前走,哪儿有光就往哪儿去。这种人会辛苦一点,无奈一点,当然,也可能会丰富一点  相似文献   

8.
读美文乐     
正春天到来了。在这送旧迎新百花盛开的季节,难免要总结盘点一下一年来的生活和感受。劳碌与愉快并存,繁忙与幸福同在,这就是基本生活面的素描。犹值得欣慰的是,读美文,这种伴随我一生的无比特殊的享受,依然成了我这些年来的至乐。记得小时候,在老师引导下,我就喜欢读美文。从中不但培养了对美的文字的爱好,提高了写作能力,更获得了对社会对生活  相似文献   

9.
身体损伤犹可医治,思想生疮难以痊愈,所以才有择良师交益友之古训。读书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书读多了,读杂了,固然博闻广见阅历丰富了,却未必一定是好事,因为见得多了,想得多了,心灵失衡的几率自然也大得多了。澄静的心灵遭到破坏了,幸福的感觉就会丧失。难怪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幸福论的形成和完善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中国当代幸福论有四种基本形态,即集体幸福论、和谐幸福论、德性幸福论和人民幸福论,其中人民幸福论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幸福论的主流形态,并正在从理论转变为实践,其追求实现全体人民幸福的理想亦正在变为现实。源自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的中国当代幸福论,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的理论创新,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全体人民幸福中的幸福差异、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法律最高权威的确立、增强社会成员个人的幸福感、共产主义理想的图景、世界大同的制度安排与实现路径等问题,是中国当代幸福论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幸福(happiness)是一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社会精英需要幸福,普通大众需要幸福;劳动者需要幸福,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同样需要幸福;正常人需要幸福,残疾人同样需要幸福.多少时候我们拥有幸福,又有多少时候,我们迷失在寻找幸福的路上.2011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指出"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调适心理 感受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生活得很现实,追逐金钱,追逐物质享受。很多人认为只要有了金钱,有了大房子,有了汽车就拥有了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金钱和幸福能不能等同呢?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总是有一种习惯,把自己眼中的幸福,定义为别人身上的幸福,于是以为别人不够幸福。可是,你不是她,又怎知他们的喜怒哀乐。抑或许,在你眼中的幸福,在她的眼中不过是一文不值而已。以前学习的时候,班上总有这样的同学,学习特别用功,成绩却总是平平。比如老幺。  相似文献   

14.
古今幸福观     
一部完整的幸福史应该由许多条历史线索编织而成。它必须陈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幸福的不同看法,即对幸福不同的规定;它应该描绘人们对幸福所持的不同态度,即相信或怀疑有没有幸福;它必须研究人们对幸福所采取的行动,即追求幸福或相反。在所有这些线索中,幸福范畴的历史应当是幸福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1.如果把古希腊的有关概念看作幸福范畴的  相似文献   

15.
在德语中有一句谚语:幸福的事与别人分享,幸福加倍;痛苦的事与别人分享,痛苦减半。的确如此,自从1998年晋铎以来,无论是在牧灵工作或是在祈祷生活中,都有很多的经验和感想,从中也深刻的体验到了天主那无限而又深邃的爱。体验到爱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有了幸福的事总  相似文献   

16.
曾看过一档电视节目:"人的生命里哪个年龄段最好?"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不同年龄的人问道。"一岁之前最好,爸妈都围着你转,在甜蜜的呵护之中,幸福死啦!"一个小女孩说。"学龄前是最美好的!可以不被逼着做作业,可以尽情地玩耍。"一个少年学生回答说。"高中毕业之后最好。可以谈恋爱、可以饮酒、可以完全自主地支配生活。至于读大学,比读初中、高中轻松多了。"一个小伙子  相似文献   

17.
房赢 《天风》2010,(12):68-68
<正>在繁忙的社会生活中,很少有人安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婚姻幸福的基础是什么。有些人认为婚姻幸福的基础莫过于有足够的金钱、有好的工作、有房子、有车子、有孩子……但稍加思考,我们就会知道,这些都不足以让自己的婚姻真正地幸福。  相似文献   

18.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存在一种幸福还是存在两种幸福是有争议的,笔者认为亚氏在文本中明确提到两种幸福,可以叫做伦理(实践)幸福和沉思(理论)幸福。不同于通常的涵盖论和理智论的解释,笔者将捍卫一种非对等的二元论的解释。笔者将从理性、至善、成全活动、自爱和他爱四个视角,来论证存在两种独立自足而又相互区别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甲:长久以来,自己一直在埋头苦读,读完了本科读硕士,现在老师又想劝我硕博连读,可今年回家,高中同学聚会,看到我许多高中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大都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在我们家乡小镇,虽不算繁华,但也不偏僻,没有巨大的生活压力,过着温馨幸福的小日子,心里真的好羡慕,忽然觉得当年以全县第一考入清华大学的自己,  相似文献   

20.
人的幸福有"俗福"和"雅福",人的幸福感既可以来自物欲的满足,也可以来自精神的自由,人的幸福观、幸福感和追求幸福的能力也是历史的。信仰与幸福密切相关。首先,信仰是人的内在尺度的积极实现,信仰者心中的信仰就是一种幸福;其次,作为人理解世界的尺度,信仰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根本坐标;最后,幸福需要信仰的理由还在于病态幸福的存在。信仰建设成为当代中国人既有"感觉的幸福",又有"幸福的感觉"的重要路径,但是当代中国信仰的建设不是简单找回传统和拥抱西方,而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