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纲》的第九、十章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章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大体是: 一、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有什么区别。(第九章第一节) 二、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九章第二、三节) 三、和认识运动规律相一致的逻辑思维方法。(第九章第四节)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第十章第一、二、三节) 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中,前四个问题(特別是三、四两个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最后一个问题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对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理解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即"正统说"与"异端说"的尖锐对立。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必须保留正统概念。评价毛泽东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理解的正统程度必须首先确立评价所依据的正统标准,而所谓的正统实际上处于不断的建构过程之中。苏联1931-1936年所确立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正统——对立统一规律处于核心位置,而随着1938年《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版,这种所谓正统已然发生相应改变。倘若以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至中期所确立的正统为衡量基准,那么毛泽东对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理解毫无疑问具有正统性。  相似文献   

3.
能够导致唯物主义哲学形式改变的自然科学划时代发现,必须具有在科学理论内容上有根本性突破、在科学基本理论思维方式上有根本改变这两个基本特征。现代科学发展显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有“划时代”意义。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如下两方面内容,即主体性原则的突出和现代系统整体观的产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形式的改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现代科学的发展,使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已从或正在从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一般规律转向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一般规律,使它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这也是哲学逻辑发展之必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变,因而其表现形式的改变,是在坚持其基本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系统科学规律可归纳为:(一)系统层次规律。由要素、等级、世界三个系统原理组成。(二)系统环境规律。由系统功能、系统生存、开放系统三个基本原理组成。(三)目的信息规律。包含目的性运动原理、信息序变原理、目的信息原理。(四)反馈控制规律。包含信息反馈、调节控制、反馈控制三个基本原理。二、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可归纳为:(一)系统和要素;(二)结构和功能;(三)开放和封闭;(四)控制和调节;(五)信息范畴;(六)反馈范畴;(七)目的性范畴。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讲述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发现过程中的一些事例,讨论科学研究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助于深化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科研工作者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视偶然现象,探索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讲述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EDRF)发现过程中的一些事例,讨论科学研究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助于深化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科研工作者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视偶然现象,探索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7.
遗传密码分子理论若干哲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密码的分子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规律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国生物学家莫诺曾中肯地指出:“密码的分子理论……无可争辩地是今后生物系统的一般理论。”(《偶然性与必然性》前言)多年来生物学家一直在实践这一说法。但这一情况没有引起国内外哲学工作者的充分注意。本文试图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就密码的分子理论的哲学意义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途程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同时诞生、并行发展起来的。列宁曾经用“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绝不能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问题,不仅涉及如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同时也是科学的认识理论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为此,民主德国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系在本校举办了科学领域认识论讨论会,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的关系;(2)由此而给表达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带  相似文献   

10.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的分析和综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同一切唯心主义相反,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而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把方法理解为人类理智可以随意创造的某种规则的总和。任何认识方法,只有在其反映事物自身中的客观规律时,才能是正确的、科学的方法。任何科学的逻辑规律,只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这对于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方法来说,就因为对立统一是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因为矛盾即是运动,  相似文献   

11.
读了叶永在同志《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后,觉得有些问题亟需商榷,兹提出以就教于叶永在同志。 “量变、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三个层次”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体。量和质并非互不相关,而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哪里有质,就必定有  相似文献   

12.
1985年7月27日至8月2日,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在庐山召开了理事(扩大)会,有40多位同志参加。会议回顾了近年来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教学和宣传的工作,讨论了我国哲学工作者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原发表在美国《科学与社会》1965年春季号上。翻译时作了删节,并且略去了一部分注解。在本文中,作者(E.R.J.Primbs,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企图对美国近二十年来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情况作一些评述。作者认为:现代美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批判还不如欧洲国家,在国际上没有“崇高的声誉”;已有的这些批判著作和论文都是“非常肤浅的”,而且存在一种倾向——曲解辩证唯物主义,撇开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主张的意图,把它当作“固定的法则和规则”来批判,而忽视了近来辩证唯物主义的变化。例如,“苏联思想体系在这个时期有重要的变化”,但是胡克、梅约、攸拉姆等人仍然用过去的眼光看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过去的主张强加给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作者提出了他的看法:一,无论是恩格斯的辩证法三个规律、列宁的辩证法十六个要素还是斯大林的辩证法四个特征,“都不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表述”,都不是“僵硬的、固定的法则和规则”;二、辩证唯物主义是卢卡奇、克劳斯和美国批评家们所说的“一种方法”,“有价值的实用工具”,“进步的、现实的态度和气质”或“后天习惯”;三、马克思和列宁都承认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局限性,现代“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了这个思想;四、斯大林逝世以后,特别是“二十大”以后,“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经常地随历史事实的变化来修正理论”,例如关于矛盾问题,他们接受克劳斯和沙夫的看法,“抛弃恩格斯的陈腐的或错误的观点”,但是,美国的批评家却不如鲍亨斯基(瑞士)和威特尔(奥地利),看不到“最近几年来苏联学者在哲学讲述方面的引人注目的改进”。作者最后提出用“批判性的评价”和“理智的批判”代替上述美国流行的这种特殊倾向,认为“压制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压制对它的理智的批判”。在本文中,作者同他所批判的那些人一样歪曲辩证唯物主义。他根据现代修正主义者的观点去曲解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的提法,关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提法。普里姆同他所批判的那些人的不同点是,他特别注意苏联和东欧各国哲学界在近十多年来的变化,根据这种变化,他向人们推荐一种对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方法——按照卢卡奇、克劳斯、沙夫和苏联修正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来“评价”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4.
书讯     
现在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一般是由两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四大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组成的。这种结构体系虽然叙述起来比较习惯,但却割裂了哲学系统的完整性,及世界观和认识论、方法论严密的统一性。该书试图弥补这一缺陷,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融合”起来,力求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考察历史问题和现代问题。本书还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和当代国内外理论研  相似文献   

15.
简论原始宗教的形式、内容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简要地阐述了原始宗教的宗教地位、特点、形式和内容以及分类的准则和必要性,并提出三种实质性分类法及其基本类别实例,为历史上出现的各个血缘和地缘小群体的原始宗教系统现象进行本质性的规定和命名以及从整体上揭示原始宗教的一般发展过程和规律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同一(统一、吻合)这个著名原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我们的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阐发。然而,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于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质的特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全部丰富的内容,对于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天的演讲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规律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问题。我只讲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方面,而不希图全部阐明它。我认为,规律问题的基本的,最重要和最本质的问题有下列三个: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概念;第二个问题,关于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关于对规律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社会认识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协办。来自国内数十所高校及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百余人与会。为了促进中国社会认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经研究并报有关方面批准,决定成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挂靠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社会认  相似文献   

19.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59年第2期上报导,苏联学院哲学研究所今年计划出版三十多种哲学专营,其中包括为庆祝我国建国十周年而出版的“中国哲学古典作家”文集,这一支集中搜集了十九世纪我国重要思想家的著作。此外,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有扬诺夫斯基等主编的:逻辑研究”(论文集)、柯普宁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问题”、安德烈耶夫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斯皮尔金的“意识的起源”和斯捷姆普柯夫斯卡娅的“辩证唯物主义论科学抽象的作用”。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有阿尔热诺夫的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条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制定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我们国家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基础。宪法修改草案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由于坚持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