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新 《哲学动态》2012,(5):107-108
2011年1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联合在京举办了"STS与技术评估"学术研讨会。来自首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重点从哲学、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对技术评估进行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简要地回顾了技术评估发展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由于当时美国的技术发展异常迅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对社会产生了一系  相似文献   

2.
论医学技术评估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李虹一、医学技术评估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技术评估于本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70年代初正式立法(技术评估法),并据此在国会中设立了技术评估的专门机构一技术评估办公室(OTA)。从此,技术评估得以广泛开展。目前...  相似文献   

3.
威斯康星之路与WARF奇迹:高校技术转移实现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之一,美国为提高联邦政府投资高校科研成果的技术转化率,制定实施了<拜-杜法案>,将联邦政府投资所生之发明创造获得专利的权利授予项目承担单位,刺激了高校申请专利并向产业界许可专利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政府也借鉴美国<拜-杜法案>的做法,2002年就已在有关文件中规定将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的科研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授予科研项目承担单位,2007年12月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也对这一做法在立法上加以确认.然而,一项好的制度的实施需要有相应的具体实施机制以及配套环境,美国高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多种大学技术转移的模式,长期以来,国内较为关注斯坦福大学的OTL模式,而忽视对其它模式的研究和借鉴,本文拟通过对威斯康星大学校友研究基金会的实践研究,揭示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就如何改进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特别是技术转移实现模式的选择,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4.
朱春艳 《哲学动态》2005,7(4):19-25
拉里·希克曼(Larry A.Hickman)是美国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杜威研究中心的主任,当今美国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典型代表.在第12届国际技术哲学年会(英国阿伯丁大学,2001年7月)上,希克曼谈论的主题是美国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安德鲁·费恩伯格(Andrew Feenberg)的技术批判理论与实用主义尤其是杜威的技术哲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技术认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阐明技术认识论的性质、内容和理论系统,必须从技术认识开始,这是研究技术认识论的基点。明确技术认识的一个前提是准确把握什么是技术,澄清技术认识与非技术认识的界限,以此为基础才能明确什么是技术认识。一、技术与技术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慧 《美与时代》2014,(4):52-53
以数字媒体、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数字媒体产业,正在世界各地高速成长。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不断突破产生的引领和支持。数字媒体技术是融合了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和网络技术等的交叉学科和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7.
对护理技术范畴中一些重要概念的产生与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护理技术的内涵和特征.护理技术由经验性技术要素、实体性技术要素与知识性技术要素构成;人和护理技术的关系构成了护理技术的本体;护理与技术在相互作用、双向建构过程中展示了人的本质力量;系统性、依赖性、规范性,发展性和价值性是护理技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方辩题 :胚胎干细胞技术对人类社会利大于弊反方辩题 :胚胎干细胞技术对人类社会弊大于利正方一辩 :主席、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 :“2 0世纪是药物时代 ,2 1世纪是细胞时代。”1998年 ,美国科学家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和分化的成功 ,引发了全球干细胞研究的热潮 ,同时也激起人们对这一新兴技术发展的争议。经过对这项技术中所蕴涵的科学价值的判断和应用前景的展望 ,以及所带来的生命学、伦理学等诸多问题的理性反思 ,我方一致认为 :胚胎干细胞技术对人类社会利大于弊。所谓胚胎干细胞 ,其实是人胚胎发育早期—…  相似文献   

9.
有三种不同的关于启蒙与技术关系的建构模式,即超越模式、同一模式和反思模式。哈斯泰特认为,今天,技术的蒙昧还未被认识,需要建构一个技术与启蒙的反思模式,对技术进行启蒙,而这也是技术评估与技术伦理学的任务。由此,借助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的形式原则和正义论的实质原则,哈斯泰特构建了一个基于义务论的技术伦理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现象与技术密不可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技术及其权力如何分配?技术如何与社会发生相互作用,技术对社会价值、社会信念、社会伦理等具有何种影响?技术在全球化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都是需要人们深人思考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化与技术"成为第15届国际SPT会议的主题.本次会议于2007年7月8~11日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市召开,由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来自美国、荷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等国的101位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医学影像技术在其应用与发展中有其自身的内在矛盾 ,包括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在基本矛盾的作用下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遵循量变质变 ,渐进飞跃的规律 ,在这一过程中 ,社会的需要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1 从颅内动脉瘤的超声诊断看技术目的———手段的矛盾脑动脉瘤是一种易引起颅内出血的严重疾患 ,常致病人残疾、死亡 ,发病率较高 ,在脑血管意外病人中居第 3位。动脉瘤的严重性和高发病要求人们对动脉瘤的病因、诊断、治疗等各方面作出大量细致的研究。1 1 探测血流动力学———经颅多普勒 (TCD)的…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交流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对现代教育技术(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作了如下描述:它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它的理论依据是构物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构物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于美国堪萨斯市举行的NCECA会议,正值美国陶艺教育年会创会50周年,本次会议是对美国陶艺活动的一个回溯及对未来的展望,这是一场国际性的陶艺盛会,充分展示了陶艺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与新技术,与会者亲身体验了陶艺实践与技术展示所带来的学术滋养。  相似文献   

14.
易显飞  刘壮 《世界哲学》2020,(1):151-159
以物理增强、认知增强、道德增强、情感增强为主的当代新兴人类增强技术(H ET)对人的深度“干预”使“人”陷入“深度技术化”状态从而引发了激烈论争,形成了“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两大对立阵营。双方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关于什么是“人”的形而上学问题;认知进化与退化、道德工具化与趋同化、情感真实性与同质化等人的社会属性问题;自主性与自主权、公平与公正、健康与安全等增强技术使用问题。双方论争角度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且各自在自身的理论框架下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论争双方的对立,有的是利益分歧,有的是价值或文化冲突,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较低,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均衡,保持“必要的张力”,共同推动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旭艰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1):87-93,95
多道心理测试(CPS)是一种利用被测谎人说谎时植物神经系统产生的生理参数变化进行测谎的刑事技术,为现在的刑事司法实务所普遍应用;脑电波测试(ERP)是另一种利用被测谎人说谎时人脑事件相关电位的变化进行测谎的刑事技术,其仍处于实验研发阶段。本文试通过对两种测谎技术的比较论述,引发关于整个法律和程序的形成背后人文内涵与技术背景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6.
心理生理测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郭晓娟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0,23(6):752-753
测谎是心理生理学应用的重要领域。1926年,美国科学家Keeler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测谎仪,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测谎问卷。七十多年来,测谎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更增加了它的精确性,对测谎的研究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刘科 《伦理学研究》2017,(2):105-110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过程首先是一个自然编辑的过程。技术产生以后,生命的演化就逐渐进入到一个自然与技术共同编辑的时代,技术编辑的程度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直至进入基因编辑的范畴。通过比较自然编辑与基因编辑的关系,分析了这种历史转变所蕴含的革命意义与社会挑战,进而指出对待技术编辑的理性态度。我们不要随意按照"有罪推定"的思维去否定技术、恐惧技术,而是要在理解、包容和规范的框架下去完善技术,为它创设适宜的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18.
刘同舫 《学海》2006,(4):113-116
技术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由人性与物性的辩证统一所构成,具体是指对自然的能动性改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人性与物性的冲突,使人类遭遇种种危机与困境;技术的发展是有界域的,既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又受自然自身的制约,从而规定了人们技术活动的界域。  相似文献   

19.
现代消费是以技术为主要对象的消费,消费者是技术的重要主体,因而也是技术的责任主体,消费者应通过负责任的消费为技术承担生态责任、社会伦理责任和促进技术健康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21,(1):167-173
技术调查官作为法官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的技术助手,其针对案件的专业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技术调查意见,是合议庭认定技术事实的重要参考。在司法实践中,技术调查意见被法庭高比例地采信,但却游离于证据调查程序之外,既不受证据法的规制,也不提交庭审质证。这种状况剥夺了当事人质证的正当程序权利,也突破了案件审理的公开原则,不仅给技术事实的公正认定带来了隐忧,也导致法官的事实认定权让渡于技术调查官之危险。本文认为,技术调查官兼具法院审判辅助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之双重属性,技术调查意见应纳入证据法的调整范畴,为当事人质证与合议庭采信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