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分工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已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作了一些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诸如:分工的本质;新技术革命对分工发展趋势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在历史雌物主义创立过程与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工在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工与异化的关系;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分工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关系;分工对社会主义社会诸方面的制约作用;国际分工的发展及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作用;研究分工问题的方法论等等。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重要问题作一些述评,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必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定义分工,并且把它区分为生产的劳动关系和所有权关系。消灭分工就是消灭生产关系中的异化,从生产的劳动关系方面来看,就是消灭从劳动过程本身中产生出来的异己性;从生产的所有权关系方面来看,就是消灭生产在其中进行的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即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劳动产品的不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科学假设,是与他们关于消灭分工的思想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本文试图在说明这种联系的基础上,澄清一些关于共产主义所有制的误解,并根据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实践,对消灭分工的可能性和建立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物质条件进行一点再探讨。  相似文献   

4.
倪志安 《哲学研究》2012,(10):30-34
<正>一、"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探讨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构想中,早已具有"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立场,思辨地把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5.
“人”是否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些同志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有些同志则强调不能笼统地这样提,因为从“现实的人”出发,还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这是划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标志。山东大学哲学系王复三在《唯物史观和现实的人》的来稿中则认为,即使“现实的人”,也不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作者指出:  相似文献   

6.
郑伟 《哲学研究》2022,(6):32-41
“塔克-伍德”命题的关键在于,它试图在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内部建立一种阶段性的“正义评价模式”并认可其“历史合理性”。对于“正义评价模式”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问题的解答,强调“意识形态的规范性作用”或建构“生产正义”理论等诸种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即无法真正解答“塔克-伍德”命题。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恩格斯阐释了价值观评价“元模式”的历史生成及其局限性,在资产阶级“正义观”问题上集中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揭示了马克思及他本人没有从“正义”视角进行资本主义批判的原因。恩格斯的这一视角,有助于我们在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澄清“塔克-伍德”命题的“泛主体性”逻辑缺陷,摆脱价值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晚年关于宗教问题的著作颇丰。有些学者认为,恩格斯晚年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某种温和的转变,有一些学者站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对立的立场上,否认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晚年独立做出的研究成果,否认恩格斯晚年宗教观的历史地位。如何看待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主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结合恩格斯晚年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从现实的革命斗争的需要、捍卫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和个人圣经情结的解开三个方面剖析恩格斯晚年研究宗教的目的与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更为全面地看待恩格斯晚年的宗教研究成果及其对待宗教的态度转变问题。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社会历史观“合力说”之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著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科学文本。从现时代的哲学视界出发,我认方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而深刻的理论见地尚未为我们所真实把握,这是十分令人遗憾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传统哲学解释框架的某些凝固化的注解范式的隐性制约作用,这也是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深入的方法论病症。我们的研究要深入,就要走出旧的模式,重新认真地研究恩格斯哲  相似文献   

9.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这个语境中,科学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将哲学从自然界和历史中驱逐出去,因而科学与哲学是对立的;"科学"意谓一种各门学科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标准,恩格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唯物史观是"科学";拥有"范式"是科学最根本的特征,唯物史观尚没有成为历史观领域中的"范式"。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理论理想和理论使命就是使唯物史观真正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论新技术革命与旧式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刊发起“现代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这一问题的讨论以来,收到并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着重探讨了现代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本质,它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提出了某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础理论研究。显然,这些问题的讨论还仅仅是开始,有必要再深入一步去研究和探讨,并且还可以考虑从更多的侧面或角度去研究和探讨。 本期发表的这两篇论文则涉及这样一些课题:现代技术革命对劳动过程、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分工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它会给工人阶级的素质及历史作用带来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同整个社会变革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勿庸讳言,这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其重要性却是不可低估的。因为从根本上说,人类历史就是劳动的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是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而分工又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对劳动及其分工等问题的探讨,可能成为研究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社会变革机制的基础一环。 “现代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是一个大题目,就中牵涉到劳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整套范畴,当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逐一加  相似文献   

11.
分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经典作家在一系列著作中,从各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分工问题,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分工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分工的论述,是从两个角度展开的:一个角度是历史唯物论和科  相似文献   

12.
学界许多学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术语是普列汉诺夫提出的,其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已指明"现代唯物主义"从本质上是辩证的,因此他就是该术语的原创者。从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所指涉的对象来看,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从它同其他哲学的区别来看,它是一种既有别于辩证唯心主义、更有别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包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两个部分。他并未像斯大林那样机械地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而是认为一般的唯物主义认识原则和一般的辩证法则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普遍有效。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虽然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有一定的异质性,但也有许多相似和相通之处,因此不宜过分夸大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上的对立。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思想源头何在"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争论主要围绕"马克思分工思想源头在于斯密抑或弗格森"的问题来展开。在这个问题上,"斯密源头说"与"弗格森源头说"各执一端,此两种说法均影响深远。回顾斯密、弗格森和马克思对劳动分工的起源、性质、结果的理解,将使我们从"非此即彼"的理解走向一种"综合性创造"的思想史理解,这也是今天勘定马克思思想起源复杂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亚当·弗格森的《市民社会史》对马克思影响甚深,但是学术界对二者的联系,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力图淡化。因之,在对马克思与弗格森关系的研究中还存有诸多空白和疑问。本文力图在文献考证和文本关联的基础上,指认出二人不容忽视的历史关联,并从分工、民主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视角解析出马克思阅读弗格森《市民社会史》的主旨:马克思有些偏爱地认同亚当.弗格森对分工的预断,却只是批判地认同他对民主的诉求,这两种不同的接受和阐释方式都将在人的全面发展主题上得到深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以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对于人具有优先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三篇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早期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肯定了十九世纪对早期基督教的研究,恩格斯还指出了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之重要环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即以"现实的历史"为对象。由此,彰显了《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资本论》通过对资本的批判,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现实的历史",而且揭示了融资本主义历史于一体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资本论》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对作为"新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建构。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三篇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早期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肯定了19世纪对早期基督教的研究,恩格斯还指出了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恩格斯在什么意义上提出“劳动创造人”的思想? 长期以来,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思想,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根据。因此,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讨论首先从对恩格斯这一思想的不同理解开始。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如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思想,是从解决人类起源问题这个意义上提出的,这一论断能够而且已经科学地说明了人类的起源问题。这种观点主要反映在以前  相似文献   

20.
分工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深入考察分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认识,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理论。分工的双重性在于,分工既与直接的物质生产相联系,即与生产的物质性相联系,又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即与生产的社会性相联系。分工的这一性质,可以为阐释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提供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