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世界哲学》2009,(3):76-76
为了推进我国的分析哲学研究,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in China),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联合协办。  相似文献   

2.
李红 《世界哲学》2004,(2):109-112
应英国埃塞克斯(Essex)大学哲学系主任Simon Crithley教授和牛津大学Andrew Moore博士的邀请,由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资助,我于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先后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13-15日,全国首届语境论与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会议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山西大学等二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  相似文献   

4.
陈敬坤 《哲学动态》2015,(2):111-112
<正>2014年9月20~21日,首届认知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召开,会议由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英国、澳大利亚、比利时、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认知哲学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新领域。认知哲学的兴起促使人们从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脑科学、心灵哲学、语言学、人类文化学等视角研究认知的本质,揭秘认知过程。与会代表围绕认知哲学相关的诸多议题展开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经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与山西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商议决定,因“非典”等原因而延期的学院活动重新安排如下: 1.第五期高级读书班将于2005年3月28日-4月3日在山西大学举办。内容是阅读和讨论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该书是当代分析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当代数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重要著作。来自英  相似文献   

6.
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南开大学哲学院承办的"政治哲学与生活世界"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2年年会于2012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黑龙江大学、山西大学等47所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哲学》、《哲学动态》等多家杂志,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就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与会代表共提交69篇论文.会议围绕"政治哲学与生活世界"这一主题及相关学术问题组织了四场大会发言和八场小组讨论.研讨所涉及的议题主要有"政治哲学"、"生活世界"、"实践哲学"、"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宗教、文化与政治"等.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的理事改选工作,产生了两学会新一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7.
袁捷 《哲学动态》2004,(10):34-35
2004年4月23~27日,由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和山西大学共同主办的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就康德的理论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 0月中旬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学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哲学系主办 ,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协办 ,在太原举行了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 ,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哲学学者与会 ,提交论文达 90余篇。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有三个方面 :技术哲学基础理论 ;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技术的社会功能与控制。在开幕式上 ,山西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科技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郭贵春教授着重谈了加强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紧迫性。他认为 ,鉴于这几年来国内科学哲学出现边缘化倾向 ,即着重于研究科学与…  相似文献   

9.
《世界哲学》2002,(3):80-80
尼采和海德格尔处于20世纪非常有影响的哲学家之列,而且他们对哲学和社会的影响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西大学和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由山西大学和欧洲哲学论坛赞助)拟于2002年9月26—27日在北京举行学术研讨会,考查和评价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以便推进我们对这两位哲学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吴天岳 《世界哲学》2009,(3):83-103
本文从原始文献的编辑整理和基本研究范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分别概述西方古代哲学研究和中世纪哲学研究的近30年来的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笔者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晚近古代哲学文献编订整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同时通过考察当代哲学史家对“何谓古代哲学”、“什么是中世纪哲学”等学科基础问题的讨论,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借助分析的手段重构哲学史,同时坚持在历史语境中展开哲学分析,这一崭新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极大推进了当代视野下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牟博 《世界哲学》2003,(3):40-44
中国哲学与西方分析哲学(或分析传统的西方哲学)一直被认为是彼此遥远、无关乃至对立的。两种传统中都有很多人将对方传统的哲学实践视为仅仅具有边缘价值。 本专栏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哲学传统和西方分析哲学传统的比较分析来讨论哲学方法论问题,并由此研究中国哲学传统和西方分析哲学传统这两种具有特色的主要哲学传统如何能够相互学习、以互补方式携手共建共同的哲学事业(特别是在看问题的角度、指南性方法和工具性方法这些方面)。为此,我们择选了最近出版的、以上述目的为其主旨的专题文集《两条通往智慧之路?——中国哲学与分析哲学传统》(Bo Mou ed.,Two Roads to Wisdom?Chinese and Ana-lytic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Chicago,USA:Open Court Publishing Company,2001)中直接讨论哲学方法论问题的若干文章陆续加以发表。出于篇幅上的考虑,除了戴维森的短文(该文集序言)之外,对这些文章都做了节译处理。  相似文献   

12.
江怡  李红 《世界哲学》2005,(6):12-12
主持人的话:近十年来,分析哲学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这种变化不是来自外部的批评,而是来自内部的反省,来自分析哲学家对哲学性质的重新认识。在思想渊源上,分析哲学从来没有被看作是与传统哲学完全背道而驰的哲学,但分析哲学家真正有意识地确认这种血缘联系,却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在这些哲学家中,罗伯特·布兰顿就是一个重要代表。作为罗蒂的学生,他强烈地意识到语言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内在关联,但他不是据此批判语言哲学,而是以建设性的思路改造语言哲学,试图依照语用学方法重建关于意义的语义学。他提出的“推论主义”及其理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的哲学与对话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了解一位哲学教授究竟偏爱分析哲学还是大陆哲学,最容易的方法是看看他书架上的图书杂志。如果他有相当多的黑格尔和海德格尔的著作以及关于他们的著作,而没有戴维森和罗尔斯的书,那他也许情愿被描绘成偏爱大陆哲学的,至少不愿意被说成是偏爱分析哲学的。如果他的书桌上堆满了写有大量标记的抽印本,都是选自《哲学杂志》、《哲学季刊》和《哲学评论》等期刊的文章,那么他便可以被当作分析哲学家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代思潮分析哲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把握世界和存在,表现了哲学思考在语言的层面寻求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趋向;以逻辑分析作为主要方法,分析哲学的基本特点表现为注重对概念的澄清、辨析、注重论证的严密性,这种论证过程以讲道理为实质的内容。语言的逻辑分析同时展开为意义的追寻,但在分析哲学中,意义的追寻主要侧重于认知-理解层面,与价值-目的相关联的意义则多少处于其视野之外,其中蕴含着对意义追寻的单向度性。从形式层面来看,中国哲学表现为既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形态和历史形态的统一。就既成的或历史形态的中国哲学而言,借助分析哲学的研究方式,有助于澄清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揭示其理论内涵,并对其进行逻辑的重构;从中国哲学的生成性看,当代学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理解和建构过程,同时可以理解为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过程,在这一层面,应注意的首先是逻辑分析与形上智慧的结合;其次,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背后,是不同哲学传统之间如何融合以及形成世界哲学视域的问题;复次,在注重逻辑分析的同时,应走出语言的界限,回归存在本身;最后,以成己与成物的统一为前提,当代中国哲学应扬弃分析哲学在意义追寻中的单向度性,在更广的背景中展开智慧之思。  相似文献   

15.
冯金鹏 《哲学分析》2023,(1):185-195
<正>分析哲学在当代哲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目前的哲学研究中,分析哲学已经从历史上的一个哲学流派,转变为一种思考哲学、谈论哲学的方式和风格。为进一步促进分析哲学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对话,推动国内分析哲学研究和教学的发展,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于2022年8月7日至16日成功举办了2022年度分析哲学暑期国际高级研修班。研修班课程由江怡教授担任总策划。江怡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研修班聚焦分析哲学学术发展前沿,国内外分析哲学专家学者展开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我国国内分析哲学研究的发展,提高我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初的哲学走向何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分析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回顾了由弗雷格和胡塞尔所开创的基础性工作发展起来的两种平行的哲学,并探究了哲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乐观阶段、悲观阶段和分裂阶段.最后,本文对本世纪的哲学走向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7.
最好的比较哲学不仅是(狭义上的或描述性含义上的)比较.根据近来在《两条通往智慧之路?--论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传统》这一文集中提出的三种看法,它(即创造性的比较哲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挑战"或"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18.
逻辑实证主义在二战后才被引入日本哲学学术界。在此过程中,赴日参加“美国研究研讨会”的美国哲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第一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20和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高质量的原创著作。第二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40和50年代,他们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教学,并继续发表分析哲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多年来,分析哲学一直被称为“科学哲学”,大意是指科学的哲学。它经常被批评为“非哲学”。然而,分析哲学改变了哲学讨论的风格,并使形成一种足以以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哲学思想和论点的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早期分析哲学中的两大流派逻辑实证主义与日常语言哲学都以拒斥形而上学为重要特征。而近几十年的分析哲学中,思辨的形而上学却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长与繁荣。本文从哲学史的角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近40年来分析哲学的转变:早期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如何在克里普克、刘易斯、斯特劳森、奎因、达米特等人的工作中相互融合,并发展成新的语言哲学;分析的形而上学又如何从新的语言哲学中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取得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世界哲学》2010,(2):F0003-F0003
应用哲学在当代西方正日益为哲学界以及整个社会所关注。这里的“应用哲学”概念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实践哲学”、“公共哲学”等,是指直接关系到实践领域问题的哲学研究,它表明,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许多话题都可以用哲学分析和批评的方法加以处理,这些话题必然直接涉及到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