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凤英 《美与时代》2005,(12):87-88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是祖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使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艺术在下一代中不断地继承、弘扬、发展和创造,是我们从事音乐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我国呼伦贝尔地区的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被称为"三少"民族,其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呼伦贝尔"三少"民族民间美术是呼伦贝尔"三少"民族人们与自然相亲近,热爱生活的美好见证,是他们对于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态度,是他们对于美的价值的另一番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历史文化以黎族文化为特色,以汉族移民文化为主调,是具有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尤其以黎族文化体现着海南独特的内蕴。文章以海南黎族民族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船形屋建筑形态为对象,以民族特质、文化底蕴为出发点,以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为契机,从文化、建筑、艺术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角度,创造性地表达出海南黎族文化和以船形屋为代表的海南热带建筑的内涵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道教全真派以"性命双修""清静无为"为特色,侧重清修,这在音乐上自然也有所反映。在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之后,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全真道乐。全真道乐还完整地保存了很多中国古代音乐的特色,成为中国古代音乐的一种生动体现,为今人留下很多宝贵的音乐历史资料,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全真道乐始于何时,目前并无确考。不过,全真道乐与其他道派音乐同源同宗,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飘飘笙鹤雨  相似文献   

5.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6.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浓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查阅相关中外文献史料和多次实地田野的基础上,以几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堂点为中心,梳理了天主教在桂西民族山区、桂中大瑶山区及桂南十万大山等三个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其传播特点及由此形成的山地民族与传教士共存的"山区教会"的特点,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云南藏族风土民居建筑是其民族文化实体化的表现,其所体现出的形式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和谐"的空间美中,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彰显着云南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与一定的传承价值。文章基于云南藏族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从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特点入手,探索其在形式上、结构上、功能空间上的建筑美学内涵,掌握其建筑特点与民族元素,从而为传统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更新以及在设计中多元素的融合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现状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由电视声乐大赛所引起的媒体效应,在全国可以说是掀起一股音乐盛会的浪潮,全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文化盛会之中来.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全程关注着每一届的比赛.作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我在近几届的比赛中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届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不间断的举行,各个地方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推新人",但希望在民族歌坛上显山露水的新人们,除去在个人特色上有些差异外,在用声方法与风格上,大体都跳不出彭丽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小年"是荔波布依族最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节日,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独特。荔波布依族的"小年"与其他地区"小年"的时间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它与汉族的"大年"一样隆重热闹,被视为一年中的岁首。荔波布依族是贵州乃至全国布依族群中唯一过此节的一个族支。荔波的"小年"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唯一性。对荔波布依族传统文化节日——"小年"的研究,旨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音乐艺术与西方音乐艺术一样都是某种情境性的艺术.它在认识自身的艺术经验,表达自身的艺术真理或本民族的人生真理的历史过程中,均有各自特有的生命感受和生存理解上的情境约定,情境内涵,因而和西方音乐一样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具有西方音乐所无法替代的知识性价值和真理性内容[1].  相似文献   

12.
侗族鼓楼建筑是侗族富有特色的民族艺术形式,鼓楼建筑内部绘有大量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具有保护木质建筑和装饰审美等价值。它们多以侗族人的现实生活、图腾标记和民族吉祥物为题材,图案色彩绚丽,具有平面化和装饰性的特点,创作者以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侗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情趣,彰显了侗族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审美特性和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13.
传承与融通--《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与<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部经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结晶.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性格与情操,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维特质.<老子>上承<易经>之风,下启<易传>之理,以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构建了与其"道"哲学相符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易传>中得到传承与融通,两者互补互进,共同缔造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灵魂,推动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和积淀.这些民族精神则表现为"刚柔同构"的进取精神、"宽厚相得"的道德情怀、"中和为用"的和谐观念以及"重生利物并重"的人文理想,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突出了中国民族精神最一般的特质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自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基督教音乐作为重要的教会礼仪,与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之间,经历了从摩擦冲突到妥协融合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基督教音乐以输出地的文化气质、音乐特色和时代风貌为主导,巧妙地吸纳了传入地的民间文化元素,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与演变,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特色浓郁的中国基督教音乐文化。一传统基督宗教音乐以圣诗音乐为主体,具有旋律优美自然、曲调纯净高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大运河历史悠久,它促进了古代中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沿线区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形成了不同民族独特而丰富的物质文化符号,尤其河北段音乐文化符号的存在,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比如有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铿锵有力的运河架鼓以及热情欢腾的沧州落子等,这些具有中原地区特色的文化瑰宝构成了大运河河北段丰富的历史文化。在它们形成或流传的过程中,或同宗流变,或取长补短,都打上了民族融合的烙印,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道教音乐又称"斋醮音乐""道场音乐",是在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历史上,道教音乐汲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与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同时融入道教信仰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6年,"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和"武当山宫观道乐"就作为民间音乐类非遗项目成功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后,越来越多的道教音乐开始申遗。截至目前,各地共有22处道教音乐入选国家非遗名录。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1901至1913年是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成熟期,(<版画集>则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其音乐表现形式上所做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五声音阶的运用;2.特殊的舞曲节奏;3.生动形象的织体;4.曲式结构的创新.在<格拉纳达之夜>中,德彪西运用了"块状拼贴"的方法.作曲家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创造构思向世人展示了音乐创作与表演中的另一种风格,因此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释方城石猴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城小石猴,造型别致,刀法简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高约三至五厘米,分素色和彩色两种,小巧玲珑,独具神韵.方城小石猴在中原民俗中是"吉祥纳福"之物,每年的春节和农历三月三,人们争相购买、赠送"好时候"(时候与石猴谐音),企盼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单猴",寓意是"祖师封侯"; "母猴驮小猴",寓意便是"辈辈封侯".由于它独特的造型和吉祥的谐音,使它能够誉满中原,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是社会交流的工具.声乐是音乐艺术范畴中,唯一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歌唱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产物,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演唱者通过歌唱,咬字、吐字与发音,创造出各种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要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就得咬字吐字清楚,使人闻其音即解其意,从而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否则就失去了声乐艺术的意义.在我国民族声乐传统中,历来十分强调语言的清晰动听,讲究"以字行腔","字是骨头、腔是肉",甚至有"千金白,四两唱"之说,足见在歌唱中对语言这一因素的重视.明朝沈宠绥在<度曲须知>中讲:"凡敷演一字,有字头、字腹、字尾之音."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一字之音,必有首腹尾,必首腹尾已尽,然后再出下一个字,则字字清楚."下面就着重讲一下字头、字腹、字尾的唱法.  相似文献   

20.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美学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毅红  程伟 《美与时代》2004,1(12):51-52
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生活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文化。黎族作为我国古代唯一居住在海南岛上的民族,其服饰风格很为独特,具有极高的审美内含,对其做以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