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儒家内部关于若干契约事件的评述作为一条线索,试图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外界对儒家诚信的质疑和批评。在儒家关于以管仲为中心的两个契约事件的解读中,贯穿着一个隐含的思路:"大信""小信"之辨,由此可知儒家关于诚信限度的规定具有复杂的情况,而契约内含义务是其主因。在儒家关于另一类契约事件——"要盟"的相关评述中,暗含着一条由"诚"而"信"的价值路径。由此深究下去,有助于重新理解儒家"诚""信"之辨的历史逻辑。儒家关于"讳隐"的思路,则包涵了"信""礼"之间的张力。通过以上同情之理解,儒家诚信与现代诚信的内在关系才能获得有效沟通和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2.
诚信如何可能——儒家诚说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缺失是目前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严重问题之一。信赖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充分挖掘和吸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学说中的诚信思想资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诚信的主体 ?这是传统儒家诚信理论的重心所在。而诚信主体的确立又主要表现在是否“诚意”之上。欲使主体的“意诚” ,就必须通过“存养”和“省察”工夫来使人性中的“诚性”呈现与挺立起来。因而从本质上说 ,儒家的诚信论是一种道德修养论。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儒家的还是基督教的伦理体系都非常重视"诚"的伦理规范,前者的诚论主要变现为要把天道之"诚"内化为人道之"实"("信")1,后者的诚论集中体现为对于人格化的至上神——上帝的虔诚信仰。两种诚论体系之间既有相似的论证逻辑,从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情感要求上来看,基督教的虔诚与儒家的诚信是相通的。同时,二者也有明显的差异,这突出地表现在二者的强制性程度之上。在现阶段的社会诚信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基督教的虔诚伦理,增强诚信建设的外在的强制力和助推力。  相似文献   

4.
<正>"诚者,天之道也"一、中华文明对"诚信"的言说1.中华文明对"诚信"的解读《说文解字》中说:"信者,诚也。"在汉语中,习惯将信和诚连用,因为两字含义相同。诚信,就是守诺、无欺之意。2.中华文明对"诚信"的重视儒家思想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所提倡的伦理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即"五常",这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也成为中国古典社会的道德规范。孔子曰:"人  相似文献   

5.
网络信任缺失和信任危机只是现实生活中诚信缺失的反映,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现实社会关系的扭曲。儒家”诚”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对风险和利益的考虑,从人的本质的层面上诠释诚信的意义,对网络行为主体信任的建立仍有重要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诚信与当代社会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社会三大明发展的共同要求。诚信化对于物质明的意义,一是对信用制度的支持,二是其渗透于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理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讲“诚”,以诚立信,以信见诚。政治诚信成为当代政治明一块不可缺少的化基石。诚信明是精神明建设的一部分,诚信自身建设如何,关系到精神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诚信的内在结构可有多种解析。从所属领域角度,诚信可以被分为心诚、言诚、行诚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心诚是言诚和行诚的内在依据,言诚和行诚是心诚的必要外化,而言诚和行诚则相互促进。从所涉对象角度,诚信可以被分为诚己、诚人、诚群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彼此相关、层层推进:诚己是诚人和诚群的必要前提,诚人是诚己的必然延伸和必要确证,而诚群则是诚人的合乎逻辑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诚”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这个概念是儒家学说的基本范畴之一.儒家伦理所蕴含的内在超越性的宗教意义,在“诚”的境界中有着完满的体现.为此,把握“诚”的观念,对理解儒家学说,尤其是儒家伦理学说,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帮助.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儒学大师关于“诚”之阐述,对“诚”这个概念进行初步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诚:基督宗教与儒家的一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是一种位格性的德性,与三个方面的人格性存有相关。基督宗教伦理中诚的对象是上帝。作为世界的使在者,上帝自身的诚为人的诚提供了本体论根由及命令。对上帝的诚内在地要求着对他人的诚,并且,上帝作为一种超验的监督,保证了对他人之诚的目的性。儒家伦理之诚与基督宗教不乏相似,但在儒家,由于诚的对象“天”没有人格,诚的对象实际上是人自己,在诚之中人只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另一方面,诚被儒家当作达到修齐治平的手段。加上没有来自超验之维的监督,这两个方面极易使人欺谎不诚而又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的热潮中,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的诚信道德相承接的原则,传统诚信尤其是儒家的诚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历史资源.通过揭示儒家诚信的形而上学基础,探究其心灵之境,挖掘其价值之本,追寻其自得之籍,我们天体可以概观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为批判继承儒家诚信思想提供必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