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出版社将出版范英主编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提高人的总体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紧迫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又为改善人的素质创造良好的机遇。本书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揭示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并放到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当今  相似文献   

2.
人的素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苑畴,也是由多层次、多侧面的要素系统和复杂机制构成的一个综合范畴。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人的素质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又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审美素质等,还可分为内潜素质和外显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3.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学习邓小平关于提高人的素质的论述成思一、关于人的素质的全面科学的新概括1人的素质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说现代化的实现靠人来完成。现代化建设呼唤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它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完善人的素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主题。在目前条件下,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改变人的素质的重要前提。只有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了,人才能为了满足人的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去发明创造。人的素质与动物素质最大的不同是人对原初能力有无限的延伸力,在认  相似文献   

5.
医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 ,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种新的经济形态 ,是建立在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上的创新新型经济。众所周知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 ,包括精神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性格作风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合作交往素质、逻辑思维素质、智力创新素质等等。这诸多方面的素质 ,体现在一个人身上 ,便形成每个人的素质结构。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这种个性特征必然要反映在他的素质结构上。我们不但不能抹煞这种个性特征 ,还要尊重和发展每个人的个性 ,因为有多种素质结构 ,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新的世纪 ,要注重自身全面…  相似文献   

6.
应重视人的素质学的创建袁凯所谓人的素质,就是指人在生活、工作及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换言之,也就是指人在质的方面的生物性要素、社会性精神要亲及一切社会化物顷要条不可分割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的总和。人的素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大系统.它的宏观还础包括作用各不相同又相互依存、们互联系的三大子系统,即:自然素质系统、心理素质系统和社会素质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可分为若干要素。人的素质问题是当代社会中的中心问题之一。研究人的素质、关心人的素质的发展、完善和提高.这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人的素质领域有其特殊的矛盾,构成了一门科学独特的对象,虽然许多学科都同人的素质方密切方系、从不同角度术改余人的素质的某一侧面.边是,它的复杂的特殊的矛盾网络,不是某一门学科所能担负的.需要成立一门新的学科来进行专门的研究.这就是人的素质学。所谓人的素质学,是我们从全局范围和老、体规模上.准确认识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素质价中功能优势的利Z沦依据和科学验证工具。人的素质学从实质上讲.是众多学科、众多因素相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这种综合是系统的综合,它处处体现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原则。因此,有必要遵循和应用这些原则.来丰富、  相似文献   

7.
在实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今天,人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显得突出,对人的研究不能不成为哲学的主题。然而,要使人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基础和环境下活动和创造的主体人的实际相结合,使哲学的繁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一批哲学新著都坚持了主体哲学正确的发展方向,并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水乳交融。由范英先生主编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人的素质散谈李正中素质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人原有的生理上的特点,即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现在人们把它用在观察人的整体表现上,是一个人的文化、品德的综合反映。世界上事业成功的有识之士,无不强调人的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的重要。被日本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的松...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与人文素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遗传研究已经测定出人类基因序列,人的克降技术如此完备,克隆人呼之欲出。但是,人类并没有因为高科技而摆脱身心的负担,反而更为焦虑。人类受自身生物结构的限制,对世界的了解借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对世界的认识既受限制,又无止境,临床医学更加需要人文主义精神,要求医生把病人更多地看作是社会的人,有着非常复杂的心理需要,而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临床医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要求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抑郁研究中的素质-压力理论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炳武  王极盛 《心理科学》2000,23(3):361-362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人从健康变为不健康 ?从非抑郁状态转化到抑郁状态的 ?为此 ,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寻求解释。一是认为每个人的素质 (diathesis)不同 ,有着抑郁性素质的个体容易产生抑郁 ;另一是认为 ,压力事件 (stress)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抑郁的素质压力理论。抑郁的素质压力理论不是一种具体的理论 ,它是一种解释抑郁现象的理论框架。本文就引发抑郁的素质和压力两个方面以及素质压力理论进行评述。1 引发抑郁产生的素质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可以看到 ,并…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讲的西方科学哲学是指西方现代存在的哲学中的某些思潮或派别。首先就其对象和范围来看,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领域当中的哲学问题及有关科学的哲学问题,主要是认识论的问题,是知识范围里的问题。比如,科学是什么?或者说,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什么?科学发现的规律是什么?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科学理论检验的根据是什么?科学的目的或社会作用是什么?等等。  相似文献   

12.
人的自觉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目标和重要组成部份,人的现代化必须优先于社会现代化。那么,什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对此,理论界众说纷坛。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它表现为人的多种品质的综合,诸如人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交往能力等等,并通过这种在“应该”立场上的主观推断,指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主要靠教育和培养。对这样一种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东方人、西方人,基本上皆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就势必形成遍天下之人未有不是我的,遍天下之我亦未有不是人的。然则究竟什么是我?什么是人?人与我的实质为同?为异?这还是今天东方人、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笔小小的糊涂帐。以身为人、以身为我,并不是现代人类的创造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人的精神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因此,要强化思想教育,奠定人的综合素质的坚实基础;注重道德培养,形成人的综合素质的自我约制;狠抓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文化含量;搞好心理建设,增强人的素质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新元 《天风》1997,(6):36-37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传道人呢?亦即一个合格的传道人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这是每一个真正的传道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欲就此问题与主内弟兄姊妹们共同探讨。 首先,传道人应有很好的灵性修养。 传道是响应、顺服上帝的呼召,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传自己。  相似文献   

16.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传道人呢?亦即一个合格的传道人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这是每一个真正的传道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我欲就此问题与主内弟兄姊妹们共同探讨。 首先,传道人应有很好的灵性修养。 传道是响应、顺服上帝的呼召,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传自己,应该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顾乃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关于要求人全面发展的议论,甚至有的论者在认认真真地做文章,论证什么“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之路”。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究竟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做...  相似文献   

18.
五 《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的第四编(从第24章到第31章),分别考察公务员、文化人、企业家、个体户、残疾人、从业者、待业者和离退休人员这些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动态反应与素质状况。 在我国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利于逐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大致说来,我国人事制度的变化经历了三个  相似文献   

19.
浅谈医生素质培养的途径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510095)刘利平陆要武作为一名医生,应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伤病员服务。素质是什么呢?素质是摸不到、看不到的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在人的行为上会有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是邓小平同志非常强调的思想,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由范英主编、广东省内40位老中青年学者集体撰著的《人的素质与市场经济》一书,就是以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为灵魂,以精神文明学的现有理论为基础,以社会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为载体,多层面、立体式、尝试性地探讨人的素质、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规律的大型著作。该书由红旗出版社1994年底正式出版,约120万字,分上、下两册。现将总论发表于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