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鸣 《天风》2006,(8):48
每当我看见《牧羊人》这幅圣画时,心情十分激动,心中充满感慨。我就是耶稣手中抱着的那只小羊,每日里在耶稣怀中,得主随时的爱抚、呵护, 把我带到青草地、溪水旁,精心养育我。主爱我, 主救我,使我脱离死亡,给我新生命。当我懂事的时候,母亲便告诉我说:“你是耶稣的女儿,你的额上已有十字架的记号……是耶稣救了你!”  相似文献   

2.
感召与回应     
感召在信仰中通常是指天主对人的召唤,它不断进行着、不断变化着。天主通过各种方式来呼唤他的羊群归向他、爱慕他、侍奉他,同时人们的回应也是千变万化的。 耶稣对玛窦说:“来,跟随我。”(玛9:9)于是玛窦就放下手里的帐薄跟随了耶稣。《圣经》上耶稣的门徒大都是这样回应他的召叫的。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是这样听到耶稣的召叫:“来,跟随我。”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3,(1):11-11
光明一端: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揭示圣三奥秘) 出自《圣经》玛窦福音第3章13—17节:那时,耶稣由加里肋亚来到约旦河若翰那里,为受他的洗;但若翰想阻止他说:“我本来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却来就我吗?”耶稣回答他说:“你暂且允许罢!因为我们应当这样,以完成全义。”于是若翰就允许了他。耶稣受洗后,立时从水里上来,忽然天为他开了。他看见天主圣神有如鸽子降下,来到他上面;又有声音由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相似文献   

4.
张远来 《天风》2006,(9):6-8
去变实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娶来跟从我。可10:17-24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 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他对耶稣说:“夫子,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相似文献   

5.
李世峥 《天风》2013,(3):54-55
耶稣正在讲道时,几个法利赛人前来见他,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此话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恶意的恫吓,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从耶稣的回答中能看出他的镇定:“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  相似文献   

6.
耶稣说:“你们来跟随我,我是良善心谦的”。通过阅读圣经,我们会深刻体会到耶稣在三年的福传生涯中,真是劳己辛苦,苦己心志,他时时以诚恳的心对人讲:“来跟随我”,同时也以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和完全的爱呈现在人前;拒绝诱惑,克服毁谤,忍耐侮辱,怜悯罪人,关爱病人……。从耶稣的人性方面来讲;耶稣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包含着做人的高尚品格与固守天主父给人类制定的最高道德原则。为此耶稣能讲出: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这一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能讲的绝句。耶稣在自身生命最困苦、最需要的时刻,时刻保持了自己对天父的忠贞;拒绝诱惑、淡泊名利,捍卫正义,劝人悔改,祭献自己。  相似文献   

7.
更正     
“耶稣,当你来为王时,请你纪念我!” 耶稣给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路加福音23∶42——43 睁开尘封的双眼,乐园就在身边。即使在阴风惨淡的时候;我仍然能够看见,有一轮万古常新的太阳正从大地上升起,带给人们朝气蓬勃的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你跟从我来     
黄兴 《天风》2005,(11):29-29
利未,又称为马太,他是个税吏,为什么他因耶稣的一句话:“你跟从我来”就改变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呢?他原来在地上是有工作的,且是很赚钱的工作,可以藉职权牟取私利,但耶稣来到他身边说:“你跟从我来。”  相似文献   

9.
人生美酒     
王英 《天风》2006,(18):8-9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约2:1-10)  相似文献   

10.
王文军 《天风》2006,(14):18-19
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拄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9-10) 经文:路19:1-10 在离开耶利哥后,耶稣就踏上了上耶路撒冷的路程,走向各各他的十字架。在耶稣事工的最后时刻,他的每一分钟都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善用时间的耶稣来说,这个时刻他做每一件事都带着特别的心意。耶稣来到耶利哥  相似文献   

11.
珍惜拥有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我将杯子伸向耶稣,求主随意倾注,无论半杯还是一杯,从主便是祝福。”“从主便是祝福”,当一个基督徒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信仰面对生活。他就会以豁然的胸怀,不再在意自己杯子的大小、杯子的贵贱、杯子的多少、而只以喜悦的心情珍惜拥有,因为他已懂得“从主便是祝福”。  相似文献   

12.
论耶稣圣心     
“你爱我吗?主!你知道我爱你。”这是吾主耶稣同宗徒伯多禄的对话。耶稣问伯多禄的话,也就是耶稣圣心不断地向我们发出的问话:你爱我吗?你对我的爱情是真实的吗?是恒久的吗?你的教友生活是正确的吗?你的心如同我的心一样正直吗?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有什么答复呢? 1.我们应当爱耶稣圣心。 1.耶稣为我们舍了性命,耶稣圣心显示给圣女玛加利大说:“你看!这颗心是  相似文献   

13.
李栋 《天风》2001,(1):34-35
在圣经关于耶稣生平的故事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不外乎就是耶稣的降生与耶稣的受死复活。“道成肉身”,将天上的事与人间的事联系了起来,上帝对我们的启示是何等的丰富,我们也愿意从他的爱子降世为人的事件中,得到他丰富的启示。 关于耶稣诞生的故事,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马槽卑微的降生,不是那块包他的布要表明的记号,甚至也不是童女怀孕这富有传奇式的事件。今天不少人在谈论到耶稣降生的故事时,对接受“童女怀孕”的事件感到有困难,并持有异议:童女怎么会怀孕?这简直就是违反自然法则——于是使得他们对基督的信仰在基督还未出世以前就面临夭折。  相似文献   

14.
玛窦、马尔谷和路加,都记述了耶稣正在讲道时,他的母亲和兄弟们去找他的情景。对观细读,三位圣史所述各有侧重,但都突出了“听天主道而遵行的人”就是耶稣的亲属。圣玛窦福音12章46-50节这样记载: “耶稣还在同大众讲话时,他的母亲和他的兄弟站  相似文献   

15.
[祝福儿童]有人把一些小孩带到耶稣跟前,请求耶稣抚摸他们;门徒见了,就责备那些人。耶稣看到后都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挡他们!因为天主的国正属于这样的人。我实话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一样怀着赤子之心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耶稣就抱起他们,给他  相似文献   

16.
王金圣 《天风》2001,(3):36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中的第三句话,“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了”,耶稣说的这两句话,里面有着许多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心情雕刻     
你若把“花祭”之心转为平常心,你即雕刻出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美丽心情。一天,我在街上买了一束人造塑料花,那鲜艳的花朵,翠绿的叶片,袅娜的枝茎,放在临窗的书桌上,顿时使单调的书房增色不少,似乎“书香”味更浓了。  相似文献   

18.
各位弟兄: 我是弟兄中最微小的耶稣的仆人。今天,我能坐在你们中间,自感除了被钉的耶稣基督是我的至宝之外,我并没有其它的知识。我今天遵从主教的吩咐,带着耶稣的降福和圣洁的亲吻,问候你们,并奉主的名邀请各位弟兄,以本题目一起开始本月的退省神操。 一、我是耶稣的族人 我们打开圣经《玛窦福音》第一章就可看到“亚巴郎之子、达味之子耶稣的族谱………”,圣史玛窦以这几个字开始了他对耶稣天主子的神圣见证。我们用这段圣经作为我们今天默想退省的内容,或许令人诧异,但大家都知道圣经每一个章节都是来自圣神的启示而书写出来的,所以圣若望在圣经中这样写到“为这些事作证,而且写下这些事的就是这个门徒,我们知道他的作证是真实的”(若二十一24)。  相似文献   

19.
金建勇 《天风》2006,(22):32-33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约21:18-23)  相似文献   

20.
心情雕刻     
你若把“花祭”之心转为平常心,你即雕刻出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美丽心情。一天,我在街上买了一束人造塑料花,那鲜艳的花朵,翠绿的叶片,袅娜的枝茎,放在临窗的书桌上,顿时使单调的书房增色不少,似乎“书香”味更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