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刘士林的《江南话语》,尤其是最近出版的《西洲在何处》(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等介于正统的学术著作与学术随笔之间的“诗性智慧”丛书,笔者不禁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共鸣。类似的生活境遇(都在北方长大),类似的理性追求(学的专业和后来从事的职业),以及最后都栖息在江南这片充满生机、充满诗意的土地上,诸多的相似点令我喜读刘士林的这类著作。虽然我目前依然沉浸在西学尤其是那些现代西学当中,而且极力想用此解决自身的和民族的问题,但我还是从刘士林的这本新著中发现了多方面的叙事智慧和快乐,从而促使我去发现和细细体味自己置身其中的江南。因此,阅读《西洲在何处》就不只是一种求学之途,还是发现自身潜藏的某种回归生命本原诗意冲动的精神历  相似文献   

2.
李宗桂  张倩 《孔子研究》2019,(5):159-160
<正>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智慧,是学术界和社会人士多年来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但究竟何为中国文化精神,其特质如何?何为中国人的智慧,表现为何?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智慧之间是何关系?则是一个貌似清楚实则问题甚多的论域。郭齐勇教授最近出版的作为姊妹篇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和《中国人的智慧》两部著作,对于这些问题有颇富洞见的阐释。我们知道,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充满艰辛,但最终走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迈向了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其根本的动  相似文献   

3.
元代 ,江南地区出现了民族混居的复杂局面。在淳厚的儒学风气濡染下 ,出现了许多蒙古、色目子弟竞相学习汉文化的现象 ,尤其是延开科 ,更是极大地激励了蒙古、色目人学习汉文化。蒙古、色目人士和汉族士人围绕汉文化的学习频繁交往 ,在交往中逐渐淡化了民族界限 ,还出现了泰不花、余阙这样的杰出代表 ,他们同样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元代江南地区的民族交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文化为纽带共同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他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他要求我们:“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  相似文献   

5.
《中国精神通史》是司马云杰继他的《大道哲学通书》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最高精神的著作,旨在揭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特性与精神史的巨大潜能与力量,解决我国国民精神生活的问题,为中国社会进步与治理奠定思想基础。在这本书中,作者书写了中国古代圣贤明哲所发展出了横贯中华民族五千年到七千年的生命精神历程,融通了精神层面的大道本体,揭示了中华民族生命精神运动及其变化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还以其文化精神上的高度自觉,力图唤起中国人对维护国家民族文化生命精神的赓续绵延的自觉。  相似文献   

6.
南宋朱熹(1130-1200)以儒学为本位,融合三教,创“朱子学”思想体系,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对中国中古以来社会的发展及东亚文化影响极大,是值得深入、全面研究的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蔡方鹿先生最近出版了《朱熹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年10月版)一书,把朱熹放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多层次、多方面深入研究了朱熹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集中反映了朱熹思想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且纵贯古今,综合创新,坚持以现代化为价值评判标准,在批判朱熹思想流弊的同时,提出继承创新“朱子学”中所体现的民…  相似文献   

7.
《周易》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元典,其深速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美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包含在《周易》中的美学智慧和美学价值,已经引起当今易学研究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启迪下,对《周易》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关系展开初步的探讨,求教于各位专家。一、原型与定势每个民族的审美活动都是在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逐步展开的。民族的早期文化积累,往往是该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结晶,记录着生长在特定地域的人们从原始游群、经过氏族、部落的发展,最…  相似文献   

8.
读《汽车文化》敦翔(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00732)199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中国要在2010年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中国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都将大大提高。汽车的大发展将给中国带来什么,这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最近,由山...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生活中,代沟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它是指年轻的一代和年老的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隔阂形成的对立、冲突。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独辟蹊径地在《文化与承诺》中认为,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考察出发,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这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华夏子孙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而持续不断进行艰苦探索的历史课题。最近,李宗桂先生30万言的《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再次向这一历史课题冲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以下简称《批判与重构》)该书从整体上、宏观上探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和当代出路。可以说它是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理性精神相融合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融合——读陈爱华同志《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生长》科学伦理精神的提出,从根本上来讲,乃源于近世东西方两大文化系统相互渗透的融合贯通趋势。以古希腊罗马传统为灵魂的西欧文明,其基本特征是:“科学认识论”的。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其基本特...  相似文献   

12.
按照"诗性主体"的活动轨迹,"江南文化"区域除苏南、浙江及徽南外,还应包括江西、扬州、闽北.在概括江南文化的特征时,应该把握住审美的维度,没有审美就等于没有抓住江南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子庆 《管子学刊》2001,(3):91-92
由山东省新泰市委书记王尹成主编,中国先秦史学会与山东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编纂的《杞文化与新泰》一书,已于2000年6月出版(中国文联出版社)。这是1999年10月在新泰召开的“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新泰历史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的一本50万字的文集。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著作。从某种意义说,中华古文明的诸多要素大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其渊源所自。因此,近年来的文化反思很自然地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周易》的关注,推动了《周易》研究的深入。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吕绍纲先生新著《周易阐微》(以下简称《阐微》),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阐微》以10章35万言的篇幅,对《周易》一书的性质,《周易》之筮占、象数、《周易》的历史学意义、《周易》的作者、《周易》与道家的关系、《周易》经传的哲学思想诸问题,探颐索隐、辨微勾玄,作了全面的、深湛的研究。《阐微》内容宏富,创获颇丰,以下仅能择其大要,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5.
由陈佳贵、冯虹主编,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的《跨世纪企业家经营管理文库》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刘光明著的《现代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等书现已第二次印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家和企业文化理论已引起企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一直认为,企业文化要推广到理论界、舆论界、政界和企业界,其中企业界是主体,主要依靠一大批企业掌握企业文化。中国和外国都是如此,处在转变机制的当代更应如此,看看世界上成功的大企业,哪个不是靠卓越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后盾和支持系统的。惠普认为成功在于自身的企业文化,即信任和尊重个人;鼓…  相似文献   

16.
魏晋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它不只进一步向前发展了先秦道家的宇宙本体论思想,而且冲破了两汉儒家经学烦琐支离的沉闷气氛,形成了一次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无论在理论思维的水平上抑或对于人生的理解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两汉时代。但是,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们对魏晋思潮的时代主题与文化精神“见仁见智”的不同理解,因此对这一时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人类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日益加重。面对20世纪人类的文化危机,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其中蒂利希的文化神学可谓独树一帜。蒂利希在20世纪的神学家中地位之特殊,正如他在哲学家中的地位,因为他在两种传统中都处于边缘位置,其著作少有属于纯粹神学或纯粹哲学的,所以时常被人忽视和误解。但是这种边缘性,恰恰使他能够自如地在神学和哲学的边界穿行。神学和哲学对现代文化危机的描述,有不少相通之处,但是解决方案各异。文化危机刺激了哲学和神学从不同方向来进行思考,而蒂利希的思考同时启发了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人类意识形态发展,文化逐渐成为民族凸显地位的宝贵财富,同时给世界历史文化增添了奇异色彩,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更具理性化和现实化的特色,对文化承栽和表现的认知逐渐成为大众甚至精英人群探究和关注的对象。本文以文艺学专业的相关知识阐明意象对当今文化承载和表现的意义,涉及文学审美性的构建、意象的追溯、普通文本意象对文化的诠释和解读以及以叶舒完为代表的神话学意象对经典文化的表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是张恒寿先生从几十年来撰写的研究论文中精选编辑的。全书由十七篇正文和四篇附录组成。十七篇正文,大体可分为社会史和思想文化史两大部分。四篇附录,据张先生“自序”所言,是他在三十年代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时选修著名  相似文献   

20.
由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海内外30多位学者精心撰写的专题论文,论述的范围涉及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各家各派;时间跨度从中国文明的起源一直到对未来21世纪的展望,既有宏观的探索,又有微观的剖析,是目前方兴未艾的“文化热”中出现的一部较高水平的大型论文集。展读这部论文集,兴味盎然,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