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留根那将上帝的神性视为超越所有“存有”与“非存有”的纯粹与绝对之“无”。“无”的本性是“无中生有”,即超越的“无”以“存有”的方式自我显现。作为宇宙的本原,“无”是对所有的本质或实体的否定,甚至是对所有受造物的否定。爱留根那之“无”将“存有”和“非存有”融为一体,一方面揭示了存有自身的绝对的超越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诠释出存有的非限定特征。爱留根那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其中所隐含的与东方哲学相通的智慧更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早期爱尔兰基督教哲学家约翰·司格脱·爱留根那(约公元800-877年)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他将希腊神秘主义作家如亚略巴古的狄奥尼修斯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而且还在于他在其巨著《自然的分类》中所构建的一个包括上帝与自然的宇宙论。爱留根那将神圣自然视为超越于所有存有与非存有的"无"。"创造"被视为这种超越的无以存有的形式的自我显现。爱留根那将人的心灵也看作是避免所有限制与定义的无的形式。其作品深深地影响了包括埃克哈特大师在内的中世纪晚期的神秘主义者。爱留根那的思想早已被用以与佛教相比较,而我将通过本文来探寻这种比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极其重要的哲学家和基督教思想家,爱留根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从“无”或“不存在”的概念对上帝的理解和思考,这种空前深刻的考量集中体现为一种辩证关系:上帝既是绝对的隐匿,又是通过自我显现的创世!如何在绝对的分裂中保证上帝的独一和完善?如何使上帝在绝对超然的隐匿之无中自我显现和创世?这既是最重要的基督教神学问题,也是形而上学关切的根本。爱留根纳通过他的神学美学给出了天才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在牟宗三哲学发展中,"良知坎陷"说有认识论、历史文化论和存有论三义。"良知坎陷"说的理论开展,既表现为存有论意义上的理论综合,也体现在以"道德实践"对"坎陷"所作的理论规定。在"良知坎陷"说中,存在着文化诉求与哲学思考的思想纠结。由于对"坎陷"之辩证义的独特规定,牟宗三存有论意义的"良知坎陷"既不同于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开展,也改造了康德现象与物自身超越区分的理论架构,展露出"彻底的唯心论"的基本意蕴,具有新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道"有双重的意指,它既是"道路",也是"真理";既是主体的"言说",也是被言说的客体或世界本身;对作为"道路"之"道",老子提供了否定的辩证法,但这只是一般性原则,停留于"认识"层面,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庄子则将此一般性原则具体到"实践"的层面,将技术、语言置于具体的感受性活动。这种感受性活动不为某一感官如耳目鼻口所主控,它是各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因而是对各种单一感官的超越和否定。这是完整的感性,分割性的技术、感官、语言经由否定的辩证法或整体的感性而最终达到整体的"道"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牟宗三哲学发展中,"良知坎陷"说有认识论、历史文化论和存有论三义。"良知坎陷"说的理论开展,既表现为存有论意义上的理论综合,也体现在以"道德实践"对"坎陷"所作的理论规定。在"良知坎陷"说中,存在着文化诉求与哲学思考的思想纠结。由于对"坎陷"之辩证义的独特规定,牟宗三存有论意义的"良知坎陷"既不同于黑格尔绝对精神的辩证开展,也改造了康德现象与物自身超越区分的理论架构,展露出"彻底的唯心论"的基本意蕴,具有新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说在中晚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批评者谓该说否定了善恶的分际,有取消道德工夫的危险。的确,王阳明承认心之本体具有虚无的性质。但是,他所说的"虚无"并非为纯然的否定,而是指本体的超越普遍性。"无善无恶心之体"并未泯灭善恶的分判,相反,此说为经验世界善恶的确立、明觉与转换奠定了本体论基础:意念之发动,或为本心的感通,或为本心的阻滞,此即"有善有恶意之动",表明经验世界存在着善恶的分判;本心的感通或阻滞,良知自能感应明觉,此即"知善知恶是良知",表明良知能提供先天的道德法则;只有破除私欲之阻隔,方能恢复本心的感通,此即"为善去恶是格物",表明道德践履工夫有其必要性。阳明承诺本体虚无而不碍价值生成之观点,实有助于对虚无主义症候的反思及人类社会价值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张震 《世界哲学》2016,(1):142-150
"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庄子看待事物是以道观之的。与之相契合,庄子的"无情"并非否定人的所有情感,而是否定有悖于道的情,让人的真情流露。庄子肯定的"情"是"大情",是合于道的情,它是人的本真性情的真实展现。只在这种"大情"中,人才能进入悠游自得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构成的根本规律。本文只限于讲他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逻辑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依“绝对精神”发展的三大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逻辑学阶段中,“绝对精神”只是作为超时空以外的纯思维、纯概念而发展。自然界则“是不能在时间上发展的,它只能在空间上展开自己的多样性”。在精神哲学阶段中的东西则既在空间之中,也在时间之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绝对精神”在其  相似文献   

11.
赵祥禄 《孔子研究》2012,(3):117-124
孔子依据"仁"而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以发展完善其道德人格,并"践仁知天",达至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康德依据绝对命令而禁绝种种感性欲望之诱惑,从而纯化道德之动机而彰显理智世界之人格。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虽在德与福如何一致等问题上存在不同,"仁"与"绝对命令"自身也有一定不足,但它们都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彰显了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的人格世界,体现了一种超越的、终极的人生价值追求,这对于越来越"物化"的现代人而言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法则,对于艺术创造具有的指导作用,只有相对意义,而无绝对意义。艺术的法则,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可以大胆突破它、超越它,必要时也能够修正它、破坏它。掌握了法则还要懂得变化。“‘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  相似文献   

13.
杨简接续和光大陆氏心学,以"心"为本,将"心"之范畴彻底化、圆融化,建立了完全意义上的心本体学说。杨简认为,本体之心是人人之所自有而又超越个体和时空的宇宙本根。它本然自足而自明自神,虚明无体而范围天地,发育万物,贯通古今,自善自仁。杨简心之本体具有六个特性,即内在性、超越性、神明性、虚而无体性、感通天地万物之性和道德伦理性。通过对"心"本体的阐释,杨简抛弃了陆氏"沿袭之累",继承陆氏又超越陆氏,因此,走向彻底的唯"心"论。  相似文献   

14.
李超 《道德与文明》2018,(4):142-147
黑格尔为了克服康德伦理学中的二元论以及"绝对命令"所带有的律法主义风险,曾提出一种"爱"的学说。在黑格尔早期的神学著作中,"爱"是一种使分离者和解的动力,它在耶稣与犹太人的律法主义的斗争中被展示出来。然而,黑格尔又发现,"爱"的动力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造就了耶稣在他的时代要遭遇的命运,即在圣俗二分的对立结构中与世隔绝,也就是说,仍然没有达成真正的"和解"。于是,为了达成那个"和解",黑格尔最终舍弃了"爱"的原则,转向"否定"原则。  相似文献   

15.
"恒先"并非一个独立的哲学概念,在"恒先无有"这一命题中,"恒"才是表示永恒、恒常、惟一、绝对等终极意义的最高哲学概念,相当于《老子》中的"道"、《周易》中的"太极"、《太一生水》中的"太一"。而"先"只是一个表示"之先"、"之前"的词汇,"恒先"就是"恒"之"先"。"恒先无有"命题的思想内涵是:"恒"是最高的、最初的存在,在"恒"之"先"什么都没有,"无有"就是"恒"的本质特性、本质规定。"恒先无有"就是通过对"有"的否定来突出"恒"的本质特性是"无",以此来确立"恒"作为哲学最高概念的性质和地位。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论通常都是用这种"寻找最先"的方式来解释万物生成的终极根源的,这个终极根源被确认的标志就是在它之"先"是"无"或"无有"的状态。也就是说,一个宇宙生成论确认了在其提出的核心范畴之"先"是"无"或"无有"的状态,就意味着确立了该范畴作为终极性的最高存在的地位,就成功地完成了对它的哲学论证。  相似文献   

16.
王庆节 《世界哲学》2012,(4):5-23,161
本文试图从康德Transzendental概念的三处基本定义,即"导论定义"、"系统定义"与"界限定义"的分析和梳理出发,将之分别解释为对康德Transzendental philosophie的起点、进程与界限的表述,并将后康德哲学的三个主要发展和"传承",即德国观念论、新康德主义与超越论现象学对康德transzendental概念的解释,视为主要是在这三个方向上的创造性批判、发掘和拓展延伸。在这一新的解释框架下,作者强调,理解现象学哲学的康德批判的关键就不仅在于施行或者限制在某种经验认知客体和绝对主体之间的"返转"或超越,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来说明这样的"返转"或"超越"活动本身是如何可能和发生的。借助这一澄清,论文最后对康德transzendental概念在汉语语境中历时已久的译名之争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父子互隐的言论表明,孔子主张伦理的有限性或"消极伦理"。这种"消极伦理"否定特定情况下的伦理原则,给予诸如基于亲情和友情的行为以优先权。从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看,作为伦理学两种最重要替代品的"爱"与"法律"是两种"非道德"(amoral)状态。在谈论儿子对待偷羊的父亲的态度时,孔子的道德不是道德主义意义上的道德,而正是这种非道德。在儒家看来,所有美德都根植于孝弟之类的非道德因素,即根植于一种情感。儒家"有限的"或"消极的伦理"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具有普世性。  相似文献   

18.
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提出了幸福研究的两种方法:"肯定的"与"否定的"。肯定的方法以"幸福"为出发点,依循理性主义的思想理路,旨在超越"幸福感(观)"的纯粹主观性和绝对的不确定性,探究"幸福"本身的普遍性、客观性、必然性。否定的方法从"不幸"出发,依循经验主义的思想理路,在"消除不幸"的意义上创造和体验幸福。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否定的"方法以"肯定的"方法为前提,相对而言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主张通过减缓和消除不幸实现幸福生活,这条日常演进之路不仅具有直接的现实批判性,也使"幸福"本身摆脱其抽象性,成为具体、可感知和可实践的。  相似文献   

19.
张世英先生从"纵向超越"移向"横向超越"的哲学方法论转折,体现在他以"惊异"来理解哲学特点的阐释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哲学发端于"惊异",但囿于概念化哲学的格局,无法容忍惊异这种情绪进入哲学本身。张先生呼应海德格尔的论点,认为惊异是一种横向超越的解蔽,应该贯彻到真正哲学的始终。这样的惊异打通了诗与思,因此,张先生认为哲学就是具有审美意识的惊异,我们应该追求一种"诗的哲学"。它与海德格尔论述的前柏拉图思想者们"爱智慧"的思想意趣相通,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深邃哲理在当代的创造性生成。中国古代的儒家哲人也看重两种情绪的揭蔽功能,即忧惧和亲爱。只有在忧惧中,才可以直感到天道的特性,激发出原本的德性思考。而只有在亲亲之爱的兴发中,才可同时体验到忧惧和喜乐,让思想进入诗意盎然的仁道和泛爱万物的高明境界。  相似文献   

20.
由于孟子对墨子"兼爱"的批评,人们通常认为儒家是讲"爱有差等"的,而既谓"爱有差等"即不是"博爱"。然如果儒家不讲博爱,则"泛爱众"之义为虚设,"博爱之谓仁"为无稽。本文鉴别出了"差等之爱"的二重内涵,提出了全新诠释,且认为在"恕"的意义上,"差等之爱"即是"仁"的不同实践境界,是通达于"博爱"的根本途径。"差等之爱"的最终境界,即是无限宏大的博爱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