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文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件、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相似文献
3.
王丽荣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8):66-68
对价值问题的处理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哲学命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所遵循的“价值中立”原则,是心理咨询中回避价值干预的根源所在。通过对心理咨询理论的整体审视,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价值中立原则拓展到整个心理咨询之中,不能忽视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纯粹的“价值中立”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5.
心理咨询的价值悖论与责任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责任伦理角度审视心理咨询中的价值问题,价值是一个不可悬置也不可逃避的问题。一方面,人的生存悖论与人的社会化过程失衡是人的心理失衡或心理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宗旨是促进来访者的改变,这种改变往往意味着价值观的改变。因而改变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文化及规范、咨询者价值取向及来访者已有的价值观三者间的冲突和矛盾。心理咨询中的价值之争实为价值冲突所致。对心理咨询中的价值问题的处理应该遵循普遍性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的价值介入。 相似文献
6.
一、一般资料张某,女,22岁,大学毕业,未婚,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向而好强,不爱与人交往。父母都是教师,家庭和睦,家教很严。从小成绩优秀,老师喜欢,同学羡慕,家人也很宠爱她。张某学习一直很顺利,高考进入一所重点大学,并于毕业后开始找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校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类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总体情况以及咨询问题在不同样本大学生中的分布特征。结论为大学生咨询问题的类别与其性别、年级、与家庭的联系、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家庭融洽程度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网络心理咨询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在网络心理咨询中,人的心理既呈现紧张性、也呈现松驰性;本言语既具有定势,也具有特异性;而心理调节则具有互动性和自适应性等特点。本基于网络心理咨询特点及大学生特点,讨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在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应对方式及能力方面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将按照入组条件选出的2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14名)和对照组(14名)。实验组接受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干预两个月,对照组不予处理。三个月后对实验组成员进行追踪随访。采用应对方式问卷、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明显改善了团体成员的应对方式,在提高团体成员的社会支持程度和减少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因局部住处环境不同所致信息偏盛,可能引发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信息偏盛表现在地域、家庭、社会关系、学校、同学、媒体、综合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可以简单划分为好与不好两类,不仅不好的局部信息环境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而且好的局部环境同样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本具体分析了家庭信息偏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媒体信息偏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学习成绩致信息偏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后简要讨论了信息偏盛所致心理障碍的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新时代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大学新生与毕业生的心理需求不同,所产生的心理障碍也不同,但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们保持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析了人格因素与咨询期望的相关性及对临床工作的启示.通过方便抽样选取样本348人,用心理咨询预期简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子问卷进行调查.咨询期望在性别之间无差异,心理咨询中的个人承诺与聪慧性、稳定性等人格因子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等呈负相关.对咨询师专业性的期待与乐群性、稳定性等人格因子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等呈负相关.人格中的有恒性、聪慧性等对个人承诺有正向影响,而忧虑性、怀疑性对其有负向影响.有恒性、乐群性对专业性期待有正向影响,而忧虑性则产生负向影响.在临床心理咨询中要想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依据来访者的人格特点,评估并适时调整咨询期望. 相似文献
13.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2012,25(4):389-402
This article sets ou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omatic expression of distress and frequenc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 (GP) consultation. The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wo cultural groups, British Asians living in the UK and native White British residents. It was hypothesised that the British Asian group would have higher somatisation scores than the British group. Further, it was hypothesised that these would be associated with frequency of GP consultations. Participants were 146 adults attending two GP surgeries. They answered a questionnaire on frequency of GP consultation and completed two questionnaires, the Bradford Somatic Inventory (Mumford, D.B. (1989). Somatic sensation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tudents in Britain and Pakistan.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24, 321–326.) and the 28-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oldberg, 1972). Multiple regressions showed culture as being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omatic expression of distress.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income and age, were found to be also significant. Proficiency in English, in the British Asian sampl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omatic expression. There was a strong association between somatic expression of distres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frequency of GP visits for the British Asian sample and not for the British sample. Somatic expression predicted GP visits for the British Asian sample only. Implications for GP consultations and diagnostic procedur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析了人格因素与咨询期望的相关性及对临床工作的启示.通过方便抽样选取样本348人,用心理咨询预期简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子问卷进行调查.咨询期望在性别之间无差异,心理咨询中的个人承诺与聪慧性、稳定性等人格因子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等呈负相关.对咨询师专业性的期待与乐群性、稳定性等人格因子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等呈负相关.人格中的有恒性、聪慧性等对个人承诺有正向影响,而忧虑性、怀疑性对其有负向影响.有恒性、乐群性对专业性期待有正向影响,而忧虑性则产生负向影响.在临床心理咨询中要想达到理想效果,需要依据来访者的人格特点,评估并适时调整咨询期望. 相似文献
15.
心理资本近年已成为研究大学生就业状况相关问题的热点之一.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性别、生源地、专业、实习经验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以及两者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具体采用列联表分析、£检验、方差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了心理资本各维度与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的影响,发现专业和实习经历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心理资本中的乐观维度对大学生就业成功率有显著影响;建议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学校应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重视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营造乐观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不管哪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其最终目的都是促进来访者领悟,而领悟能不能出现,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心理咨询师应该为了领悟的出现,作好充分的准备,促进领悟的出现,巩固领悟的成果,取得心理治疗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了解护理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与患者存在的沟通障碍以及心理体验。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高等院校护理专业10名有临床实习经历的本科生,针对实习中护患沟通的障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整理出2大主题:护生与患者有效沟通的障碍和护生与患者沟通障碍的心理体验。护理本科生与患者沟通时存在困难,且护生因此会产生负性心理体验,护生本人、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沟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案例描述了一位大四护理学专业的男生,因为考研失利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问题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5次心理咨询,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心理咨询业的伦理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需求日趋增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异常火爆,但是从业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和行业规范不健全,导致了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伦理学困惑和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我国心理咨询工作中的伦理学现状,结合欧美国家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发展历程,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