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参林前15:10,和合本2010)所以他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满心欢喜快乐,时时刻刻感恩(参罗7:25;林前15:57;林后9:15;提前1:12)。  相似文献   

2.
<正>三卷福音书中都记载了"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这句话(参太7:2;可4:24;路6:38),不过三卷福音书记载这句话的上下文不同。根据马太、马可、路加的记载,有人从"施比受更为有福"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一生是从上帝那里领受丰盛恩典的一生,上帝从未停止过赐给我们恩典,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6)
<正>经文:林后9:15"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在纪念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感恩礼拜上的讲道: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章提到的"恩赐"是指上帝恩典的运用结果的恩赐。上帝恩典的丰富超出人所能领会的。上帝救赎的主题是没有穷尽、深不可测的,超出人有限的理解范围。无论人对上帝恩典的研究有多少,永远都不能发现上帝所有的完美。从保罗个人来说,上帝在他身上有说不尽的恩  相似文献   

4.
陈贤君 《天风》2007,(20):18-20
一、劳动本是神对人类的恩典与祝福上帝在创造人类以后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世人:"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创1:29)这就是说,最初人类对大地上所有自然出产的果实,享有天赋的权利,只要饿了,便可以随意摘取神吩咐他可以吃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慈爱     
《天风》2003,(2):F004-F004
慈爱是上帝最高的属性。旧约中不同书卷的不同作者都以美丽、感谢的词句歌颂赞美上帝慈爱的长阔高深:“耶和华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珥2:13);“耶和  相似文献   

6.
凡事谢恩     
从使徒保罗的书信中,我们看到保罗将恩典与患难困苦和他所受的托付及使命相连.保罗之所以遭受那许多的苦难,是为福音的缘故,也是上帝的恩典,他说:"由于上帝的恩典,我才成了今日的我,并且他所赐给我的恩典不是徒然的.我比众使徒格外劳苦;其实不是我,而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  相似文献   

7.
新年感恩     
吴恩平  吴新望 《天风》2015,(2):15-16
<正>经文:申11:11-12;诗65:9-13,103:2-5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又一个热闹的春节来到。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在基督里彼此勉励,携手并进。让我们在神面前再一次默想主爱,思念主恩。辞旧岁应数算主恩诗人大卫说:"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诗103:2-5)  相似文献   

8.
爱是上帝的属性,因为上帝就是爱(参约壹4:8、16)。上帝一切创造与救赎的行动都是基于他的爱。正如希伯来诗人所说:"耶和华……在他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参诗145:17)"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36:7)上帝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他对人的爱。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3)
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基督徒该有怎样的态度?本文从圣经伦理出发,给您十点建议:1.谨慎不害怕。上帝固然有全能可以保守我们免受一切伤害(参诗91),但他同样赐给了我们常识,让我们尊重上帝创造的规律,上帝保守,我们谨守。我们要有信心,也要谨慎,但不要害怕。做好我们的本分,把结果交给上帝,相信上帝必为信靠他的人预备美好的恩典。  相似文献   

10.
倪光道 《天风》2007,(23):5-7
"有恩典有真理"的教义,也是要求一切属于基督的人既有恩典又有真理,决不可有恩典无真理,也不可有真理无恩典。圣经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这就是说,道成肉身的基督,既有恩典,又有真理,集恩典真理于一身(参约1:17),所  相似文献   

11.
高英 《天风》2013,(3):16-18
一百年前,上帝带领广州教会的姊妹们,创立了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这是上帝赐给广州基督教姊妹们的特别恩典。今天,我们怀着谦卑、感恩的心,一同数算在过去整整一个世纪,上帝赐予广州基督教女青年会事工的各样恩惠,一同回顾女青年会所做出的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12.
仰望     
《天风》2020,(6)
正"凡仰望他的,便有光荣;他们的脸,必不蒙羞。"(诗34:5)经文:诗34:5仰望,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特殊恩典。人类可以随时抬头仰望,仰望蔚蓝的高天,仰望浩瀚无际的穹苍。在圣经中,天,也代表上帝。《马太福音》称上帝国为天国;在浪子回头的故事里,浪子对父亲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参路15:21)显然,天是指上帝。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中,有形的天是指穹苍,无形的天是指上帝。唐朝编撰的《随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书上说:"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天。"  相似文献   

13.
两双皮鞋神父在教堂对信徒们讲解圣经,一位信徒十分感动。在神父讲解完毕后,他告诉神父他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上帝。于是神父问他:"假如你有一栋楼房,你愿意奉献给上帝吗?他说:"愿意。"神父又问:"假如你有一辆汽车,你愿意奉献给上帝吗?他又说:"愿意。"神父又接着问:"那么你愿意将你的皮鞋奉献给上帝吗?他却说:"不愿意。"  相似文献   

14.
<正>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他以你们为大地的代治者,并使你们中的一部分人超越另一部分人若干级,以便他考验你们如何享受他赏赐你们的恩典。"(6∶165)。穆圣说:"你们当帮助人完成一切需求,因为凡是有了恩典之人,都会遭到他人的嫉妒。"。可见,有恩典之人遭到嫉妒,是人类固有的现象。人祖阿丹的儿子嘎比勒因为嫉妒而杀死了他的兄弟哈比勒。人类历史上,是嫉妒之心开启了杀人先河。什么叫"嫉妒"?就是看到别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祷告,新约中有许多的教导。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那样重复一些空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和合本2010)使徒保罗说:"我们本不知道当怎样祷告,但是圣灵亲自用无可言喻的叹息替我们祈求。"(参罗8:26,和合本2010)祷告是上帝所赐的无穷恩典,借着祷告,我们承认自己的罪,祈求上帝的赦免,得到上帝的恩典。祷告不是强求上  相似文献   

16.
五百年前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引发宗教改革的因素包括宗教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这些因素迅速地改变着当时的欧洲。但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神学上的。改教家们明确地将神学作为他们对抗罗马天主教会的基础加以使用:维护恩典的教义或维护耶稣基督的福音。作为最重要的改教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方面批评当时盛行的经院主义恩典观念,其将恩典看为人的灵魂性质上的改善,这种改善是神圣的恩典及人与上帝恩典的合作而促成的。另一方面,路德抵制唯名论和人文主义的"现代"观念,其强调人的意志有自由去主动地与上帝拯救的恩典建立连结。路德认为,这两种在中世纪后期被广为接受的恩典模式不过是人的"自义"两种不同的表述。与此不同,接受使徒保罗和奥古斯丁的教导,路德强调恩典教义的三个维度。(1)首先,人被不信和自我中心的罪所奴役,以致他/她不能自由地成为悔改的人,不能够自由地寻求上帝和上帝的救恩。罪人没有能力靠自己成为悔改的人,并改变他/她的心意,从不信转向信心。只有上帝"先存的恩典",即圣灵有效的行动,能够触摸人内在的存有,使他/她悔改,认识到自己需要基督,需要上帝的饶恕。只有上帝的灵能够使人皈依,相信并确信基督、基督的十字架及其复活。只有上帝的灵,能够将罪人和救赎主联结起来。(2)第二,称义(也就是成为上帝所接纳的)包含两个因素。一方面,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和代赎,有罪的人被上帝宣称为无罪。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站在罪人的地位受到罪的刑罚,而罪人的罪现在则被赦免了。罪人的罪被归于基督,而耶稣基督藉十字架上的牺牲所成就的救赎和公义则归于罪人,并因此使他/她为上帝所接纳。另一方面,称义同时也意味着恩赐、赦罪、给予者,即基督自己进入人的里面,与人联合。基督不是仅仅从远处将他的礼物送给人,而是亲自进入罪人里面,与人联合。因此,基督本身的公义和圣洁也就作为礼物赐给了罪人。在基督和罪人之间发生了"一种幸福的交换":基督的属性一他的公义、圣洁和不朽的生命一.被归于罪人,而罪人的所有一他/她的罪愆、污秽和软弱一被归于基督。称义意味着基督藉圣灵居住在罪人里面,而基督内住的结果就是罪人与基督进入一种紧密的位格的联合(unio cum Christo)。事实上,这也意味着蒙饶恕的罪人成为"神圣三一上帝的殿",因为基督的灵同时就是父上帝的灵。因此,蒙救赎的信徒现在分享有神圣的生命及其特质,而最重要的特质就是神圣的爱。路德的称义概念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赦罪的法律的或法庭的维度,以及蒙救赎的人与基督亲密联合的维度。(3)路德恩典教义的第三个维度是强调在圣父和圣子的圣灵中的新生命:在圣灵中复活的基督开始在被称义的人里面活出他复活的新生命。作为一个与基督联合的"新生"的人,信徒分享有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这种分享使人进入一个改变的进程中:因着内住的圣灵的大能,他/她被纳入一个毕生的医治和圣化的运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肉体"与在被称义的罪人里面的新灵之间会有一个长期不断的冲突;但是,信徒越被上帝的灵充满和引导,他/她就越深入地分享有神圣的爱,就会在他/她自己的生命中越愿意爱上帝和爱邻舍,成全上帝的旨意。这不是称义的一个要求或条件,而是称义的结果和产物,是通过圣灵的影响而有的纯粹的神圣恩典的礼物。在这种神圣之爱中的成长使基督徒能够越来越无私地去爱和服侍上帝、教会、及世界上所有的人。成圣意味着逐渐成为"像基督一样"。被称义的罪人逐渐被改变的程度将不会对他/她永恒的救恩产生任何的影响;救恩单单靠赖十字架的礼物和耶稣基督的"义"。在作为当代普世教会运动中最重要教义文献之一的《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中,恩典教义的这三个维度是可以被辨识出来的。这个"联合声明"最初是由信义宗世界联盟和罗马天主教会于1999年制定并签署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消除了信义宗与罗马天主教之间有关称义教义的相互谴责。稍后,世界卫理公会联合会(World Methodist Council)于2006年也签署了这个声明;最近,改革宗教会世界同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于2017年7月签署了这个联合声明。许多其它教会,例如安立甘教会,也正在考虑签署这个联合声明。我个人确信,马丁·路德恩典教义的这三个维度(其也包含在"联合声明"中),在中国基督教会进一步的神学建设中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义因素。接受宗教改革这个根本的、源自圣经的教义将会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强化中国基督教会的后宗派身份。这个教义现在也正在成为普世教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刘永建 《天风》1996,(8):14-15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与耶稣相交,神丰盛的恩典就必环绕在他的左右。“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  相似文献   

18.
李世峥 《天风》2014,(6):38-39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圣子耶稣的道成肉身,目的在于将不能看见的上帝展示给习惯于用视觉和感观认识事物的世人,以便让人藉着他认识上帝。为了更好地"表明"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给人间带来两样礼物,一样叫"恩典",一样叫"真理"。《约翰福音》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相似文献   

19.
泥沙 《天风》2005,(2):6-7
经文:林后12:8-9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是人们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开心的事情。对此,基督徒也然。但作为被主呼召做他福音事工之仆人的我们来说,最让我们喜乐与愉悦的事,莫不过用心数算主恩典的时候。正如《新编赞美诗》237首副歌所说的一样:"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主的恩典都要记清楚。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圣经中"恩典"一词就多达57处之多,应该说恩典是所有基督徒所向往的。因为"恩典"二字在原文中有祝福、福气、拯救、恩宠的意思。主的恩典是我们作为主的仆人力量之保证。相反,倘若一个主的仆人或基督徒在其信仰生活中感觉不到主恩典的存在,显然他(她)的信仰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无数主的仆人有旺盛的侍奉热忱,在圣工中任劳任怨,一生无怨无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们呢?就是他们始终不忘记临到自己身上主丰富的恩典。  相似文献   

20.
<正>教会是上帝对人类和创造的救赎旨意的记号,也是上帝百姓与上帝和好的记号。通过教会的使命和服侍,上帝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聚集他的子民来进入他永恒的国度,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参弗1:10;西1:27)。人类的盼望是生活在上帝永恒的国度中,借神圣三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