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正处于十分深刻的剧变时期,从整体上来考察这种剧变,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到,它所涉及的不只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有限区域或者某一个特定层面,它既不单是“经济的”,也不单是“社会的”,同时也不单是“文化的”(这里指狭义文化)或者“思想的”;因而,用上述引号中的术语的某一个来描述这场宏伟的变化,都是不确切的。显然,这是一场伟大的、全面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整体变革。在“大文化”这个术语的意义上,我们把这种包含着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整体性的变革称作为“文化转型”。本文也正是在这种意义…  相似文献   

2.
启蒙以来,社会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以及技术理性逻辑的全世界扩张客观上生成和确立了“经济世界观”及其话语的主导性、支配性地位。就其历史性后果而言,则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在精神文化领域的弥漫。真正的、真实的文化在被日益边缘化的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从整体上理解、观照、诠释以及重构现实的能力。此种情境为反思批判意义上文化与现代性叙事逻辑的开显提供了可能。文化哲学之思的当代主题,当是直面后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思想、理论、制度等日益差异化、异质化的生存与生活现实,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实践,顺应人类社会从“经济时代”向“文化时代”全面转型的历史趋势,着眼人类整体性优存的实践-价值方略,有效破解文化与现代性的深层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是一个中西冲突、新旧交替的时代,面对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特别是更多地面向新时代、新社会、新文化,更多地关注并参与到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中,可将其称之为入世转型。这里的“入世”并非意味着近现代之前的佛教只有“出世”而没有“入世”的面向,恰恰相反,近现代佛教的入世转型,是对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入世化、人生化倾向的继承。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入世转型又有着与历史上的“入世”非常不同的时代境遇、丰富内涵、新的特点及历史效应,它是对大变革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回应,也是中国佛教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结果,是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佛教中国化的承续与创新,是佛教为了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更好地展示其独特价值、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努力与开拓。佛教通过与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社会思潮、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互动,实现了自身在政教关系、组织管理、思想观念、佛法义理、僧伽教育、宗教实践等方面的转型和变革。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型,呈现出曲折的历程和多向度的路径,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佛教入世的新面貌、新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往各期“通联片羽”往往以很零碎的形式刊登多位读者朋友的来信,这种形式能够尽量多地反映读者的具体意见和想法,当然值得继续保持。但是,因为较多地接触读者来函,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读者所关心的问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比较大而复杂甚至带有一定的理论色彩的疑惑,比如佛教与气功等热点、与道教基督教等其它宗教关系,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是我们今天经济体制大转型、各种文化大交流大碰撞的直接反映。本栏目有责任为读者提供一个交流这些困惑与想法的园地,所刊长文与其它栏目相比更多地带有个人请教的色彩,不代表编者意见,以期促进读者朋友之间加强沟通,解惑答疑(可直接给本栏目主持来信)。  相似文献   

5.
湛如 《佛教文化》2007,(1):98-99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由儒、道、佛文化共同构成的“大传统”及千流百派的“小传统”汇聚而成的中国文化海洋里,简直如空气一般须臾不可分离。近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变革 ,一直是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 1 5 0年来的观念变革 ,人们尽可众说纷纭 ,褒贬有别。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在近代的革命性的新开展 ,那么我们会发现 ,这场变动的结果与传统哲学之间 ,既有连续性 ,又有非连续性。或者说 ,经过 1 5 0年的变革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尽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加入了许多现代性 ,但是在现代形式下依然活跃着某些古老的传统 ,因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依然是“中国的” ,带有我们民族的特点。哲学发生于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系统 ,大致上环绕着“天人之辩…  相似文献   

7.
百年来,中国心理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当今中国心理学在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影响下,仍存在不以人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还原论和机械论等局限,这导致中国心理学在服务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上存在不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两个结合”,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为我们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心理学在面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时,必须认识到人具有生物、心理、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维复杂属性,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回答“什么是人”的根本问题,人的心理与思想、人的属性及其发展、现实中的人的行为规律、人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等问题。重构中国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根本遵循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以丰富当代中国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谢道韫(公元349-409年)生活的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社会激烈变动的时期.自东汉到魏晋,少数民族的内迁和政权的频繁更迭,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转型变革,"人口的大流动和民族关系的大变化带动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大交流.  相似文献   

9.
近读李鹏程博士力作《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以下简称《沉思》),细细品味,觉得颇有新意。本文就其整体性的文化观念及关于文化研究的新思路,略陈管见。一、《沉思》一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整体性意义上的文化观念。正如作者自己在此书序言中所说,《沉思》无意给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哲学”这两大问题作学术“立法”,而是希冀与读者朋友进行互相“对话”和“追问”。作者认为:“哲学不应只研究认识,也不应只研究以已被抽象了的本体论为前提的‘历史’,而应研究人类的全部‘文化’;哲学作为‘观念’,它应是…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企业形象战略中的作用朱珊企业形象设计是企业进入“表象竞争时代”的显著标志和客观反映。它预示着中国的企业文化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计划体制下的一统化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转型与变革。从一定意义上看,企业形象战略的导入,...  相似文献   

11.
齐鹏飞  肖丹 《学海》2023,(1):13-26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放眼“两个大局”、立足“两个全面”,秉持“六个坚持”基本原则,所明确提出的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一国两制”港澳实践行稳致远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和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涉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十年尤其是过去五年港澳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探索和创新所积淀和呈现的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梳理和阐释,对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新阶段的香港工作,对进入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方面稳中求进、力求突破新阶段的澳门工作,对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的港澳地位、优势和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论述,标志着党对“一国两制”港澳实践以及港澳治理规律认识的新高度新境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港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近代以来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文化转型 ,学术界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多次大讨论 :一是鸦片战争之后 ,中西方文化发生了第一次大撞击 ;二是“五四运动”时期 ;三是2 0世纪 80— 90年代。在历次争论中均有激进与保守、“西方”与“国粹”之争。这三次大讨论促进了我国对文化的研究 ,但也出现了一些错误主张 ,如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彻底重建论、西体中用论等等。进入 2 1世纪以来 ,我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讨论 ,主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创新与发展问题。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最终需要依靠行动与实践。实践不仅能够将想法与现实的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真实的效应,而且对于人的认识会有所改善和深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实践,应该向何处“讨教”?无须舍近求远,中华传统文化中便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与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中所言,“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儒释道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三家的生态实践具有共同的特性所在,值得深入研究与评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宗教理论研究者,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与我们关涉的宗教实际相结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从事宗教研究和宗教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探析宗教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复杂关系,看到宗教作为“潜在的精神力量”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认识到“精神变物质”的意义,从而从促进、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角度来评价宗教的历史及现实作用,引导宗教今后的发展。遵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应该了解宗教的文化意义,把握宗教在人类文化及文明发展中的定位;“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道文化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当中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革,佛教文化既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多重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并迎接挑战,决定着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当代走向。总体上看,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是深刻反思社会变革、文化变革与自我处境之后的智慧抉择,堪称佛教在中国的第三次重大转型,并与前两次的中国化与大众化转型遥相呼应,共同铺就了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发展历史的内在路径。  相似文献   

16.
是从思想观念出发,把现实问题归结为观念问题,把现实变革归诸理论上的演绎和思想上的宣教,还是从现实出发,把观念问题植根于现实之中,以实际地改造社会条件作为解决现实问题(包括意识形态问题)的途径?这是观念论和唯物史观的分野,也是实践中需要不断反思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以对近年来西藏文化现代化研究及其相关行政举措的方法论反思为契机,剖析观念论的生成机制及其利益掣肘,凸显唯物史观的实践品格,以期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管之见。一从近十年来西藏文化现代化问题研究及其相关举措的缘起看,边疆特征决定了其基本解读视角。“文…  相似文献   

17.
进入80年代以后,中国学术界兴起一种文化研究热,一批学者(包括少数经济学者)试图从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中解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诸多疑惑。笔者不敢简单否定这种“热”的意义,但在总体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缺乏批判性思维而耽迷于引经据典的“考据派”学风。有的学者则是以书斋里幻想出的概念联系,来替代现实事物之间本来的联系;还有的学者甚至把玩着一串串概念,在搞填空游戏。分析中国社会的过去与未来不联系中国的文化,是不适当的;但如果在这项研究中不采取批判性立场,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文化问题呼唤实证性研究。本文试图用…  相似文献   

18.
转型社会国民心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国民心态”,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它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国民性”,即一个国家成员长期形成的、符合该国国情的人格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显然,在“国民心态”中必然地“烙”上了一个国家成员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痕迹”;二是“国民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的社会心理。一个发展中的社会的“国民心态”必然反映了该社会发展中的特征。 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发生剧变的转型社会。显然,中国的国民心态也发  相似文献   

19.
引言近年来,学术界又一次掀起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性质、根源及出路和趋向的热潮,使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承认:中国智慧绝非西方思维体系所能完全容纳和规范,它遵循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罕见的生命力。有的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思维的全息性、整体性、系统性、象征性、直觉性、模糊性等特点与艺术形象思维相通;中国智慧是一种审美型智慧,其最高层次是美学而非宗教,中国传统文化之谜在古老典籍《周易》中隐约可见……“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国智慧”、“美学、”“周易”几个热点在向一处聚焦,笔者曾苦苦  相似文献   

20.
张明 《现代哲学》2020,(2):58-63
辩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革的高度出发,以更宽阔深远的历史视角加以把握。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次碰撞角度看,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性,其使基于本民族传统来比附、解释源自异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路径依赖”。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存在所谓截然的断裂性,其仍然以显性或隐性形式对现实发挥影响,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存在正反两个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就是要超越单纯从形式层面理解二者的融合问题——传统文化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式表达,而且需要进一步实现二者在实质性理论内容层面的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