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合理性问题作为科学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隐含于科学划界、科学发现、科学评价以及科学进步诸问题之中,制约着它们并通过它们表征出来。正因为如此,在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盛行时,科学合理性并没有明确地作为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人们较多地是关注科学划界、科学评价等问题本身的研究。只是在历史主义取代了逻辑主义在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主导地位,从对科学的逻辑分析转向历史考察,科学活动的社会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被引入科学哲学的研究之后,科学合理性问题才受到科学哲学家们的重视。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合理性问题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获得为大家都普遍认同的圆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谈到科学合理性问题 ,人们通常仅着眼于评析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流派及理论体系。本文力图从科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与境来思考中西方科学合理性的异同 ,以此来重新认识科学合理性的丰富内涵。一、西方科学合理性的形成与理论研究1 西方科学合理性的来源 合理性论题一直是整个西方哲学与文化所关注的焦点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呈现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合理性观念。一是毕达哥拉斯主义的数学合理性。即数是表述实在的根本性语言 ,能提供世界之真理的密码 ,能渗透到变化的表象层次下面求得实在的根本范型。这种数学合理性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  相似文献   

3.
略述科学合理性的演进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合理性问题 ,或以合理性作为说明其它问题的基础。科学哲学也循着自身的发展逻辑 ,几乎是以独立的方式走向合理性问题的研究 ,并把科学合理性看作它所探讨的中心和关键。在此 ,我们选择价值的分析视角 ,追溯一下科学哲学怎样从科学内部对传统的逻辑 -经验理性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由此确认科学内部的合理性必须与科学外部的合理性相结合 ,直至越来越关注后者的内容和评价标准的这一趋向。一、与价值无涉的科学合理性近代科学使用精确的观察 -实验方法 ,建立起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的理论或…  相似文献   

4.
合理性辨析     
合理性辨析陈建涛近几十年,哲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家越来越关注合理性问题。在科学哲学中。这个问题已提高到研究主题的地位,如劳丹所说:“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为什么出现这种对合理性问题的“偏好”呢?根本原因是,合理性问题不是纯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洪晓楠 《学海》2008,(2):93-98
科学哲学家对科学合理性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从形式的合理性过渡到非形式的合理性;从严格的预设主义跳到了极端的相对主义;从理性主义跳到了非理性主义;从对科学内部合理性的寻求跳到将科学内部合理性与科学外部非理性因素有效地结合起来;从对科学合理性的哲学分析走向对科学合理性的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哲学的分析.由此,科学就溢出了"纯粹的科学"的范围走向了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作为一种实践的科学、作为一种能够进行社会学分析、政治学分析和文化哲学分析的科学.  相似文献   

6.
马雷  田艳平 《哲学动态》2023,(8):102-110
构元论从实用主义和可错主义出发,将科学研究语境化和情境化,指出科学中存在一些仅在功能上被视为相对稳定的“构元”,它们是后续探究的必要起点和工具。这些构元也不是不可改变的,针对这些构元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触发基础概念的合法变化。在科学史上,概念的变化是由针对构元提出的问题所触发的,由此存在一个理解科学概念变化的逻辑。但是,构元不能解释自身变化的合理性,因为构元也是科学理论的一部分,从理论内部寻找的合理性依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合理性问题。协调论基于问题的功能性提出概念变化的协调力模型,尝试解决构元本身变化的合理性问题,为科学概念的变化寻找更深层的合理性理由。  相似文献   

7.
近代科学以惊人的进步加速度明显区别于以往一切对于自然的研究。这说明科学有自己的合理性,也说明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为什么关心科学的合理性。有人甚至断言,科学哲学家的主要目的是定义什么是科学的合理性。①科学的合理性原本立足于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给出科学的价值。因此,科学的合理性主要是科学方法(或方法论)的合理性。而今,科学哲学家们比较普遍地倾向于一种价值的或工具的合理性,价值论相对方法论处于主导地位。正是在方法论与价值论何为主导这一点上,科学合理性思想和科学认识论的演化出现了一个断层。正是这个断层,…  相似文献   

8.
运用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后殖民批判关于科学认识论、方法论问题的观点,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问题,认为中医是对生活世界和主体性的回归,是另一种科学或文化范式,中西医都是各民族原创的具有同等地位的元叙说方式和文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科学逻辑的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认为科学逻辑的研究要涉及以下三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现的逻辑、检验的逻辑和发展的逻辑。本文认为那种断言发现范围是非理性的,不存在合理性的意见是分析不足和结论过早的。对于研究确证的合理性问题,作者认为比较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向,应当是对证据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者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把静态考察与动态考察统一起来。本文还对证伪问题作了分析,认为理论是由多层次构成的,而且又是多元的,证伪问题必须放在不同理论系列的历史竞争中来考察。本文还提出,对于研究科学发展的合理性问题,比较切实有效的方向和途径,应当把批判传统与继承传统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四、哲学认识问题。在就专门的哲学问题(“当前关于共相的一场争论”、“科学中的合理性与其他类型的合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作主要报告的,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代表,而且有资产阶级哲学家的代表。特别是就其中的第二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为合理性问题本身包含着广泛的世界观内容。什么是合理性?可以获得合理性吗?它的标准是什么?哲学上的唯理论,实际的道德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合理结构,神话和宗  相似文献   

11.
科学进步问题牵涉到科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论问题。无疑,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作出合理的辩护是一件高难度的、极为有意义的工作。林定夷同志以实现这一任务为己任,继其著作《科学方法概论》之后,又著述《科学的进步与科学目标》(以下简称《进步与目标》)一书。现在,这本专著也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2.
T·尼克莱斯在《科学发现、逻辑与合理性》一书中写道:“问题的形成和解决是科学研究的真正核心”。“研究过程最好理解为由问题定向的……尽管如此,科学问题的性质、结构以及科学问  相似文献   

13.
英国科学哲学家约翰·沃勒尔(John Worrall)1992年3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科学革命与科学合理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沃勒尔认为托·库恩的科学革命的思想对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在于库恩指出了科学合理性所面临的问题,范式之间的转变不存在逻辑的依据,新旧范式彼此都有成立的理由,因此,都是合理的,事实上,没有一个或一组实验结果可以将范式反驳掉,理论和实验结果之间即使存在反常,也可通过修改理论而消除反常,不存在判定多少反常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末的合理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十年,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科学学家越来越热烈地讨论合理性问题,在科学哲学中,这个问题已成为最紧迫的问题之一。正如德国哲学家B.齐梅里写的那样,“当代大陆欧洲哲学围绕其运动的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是合理性及其界限”。然而在大陆欧洲以外,在英美两国的出版物中,对这个问题讨论得更加活跃;在我国,许多引人注目的著述也在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叶泽雄 《学海》2001,4(2):102-107
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及其科学性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何谓"科学性"(科学化是对其科学性的动态分析--作者注)?人们常常把它看作一个"真"的问题,即真理性问题.实际上它还有另一面,即合理性问题.本文正是立足于科学性是真理性与合理性统一的视角,在"真理度"与"合理度"的张力关系中,着力探讨社会认知与社会评价走向统一、达到科学的可能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的价值合理性江涛(中共中央党校100091)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事业,客观性是科学的生命①。那么科学有没有一种价值合理性呢?易言之,科学是否价值中立?在日常思维和一般思辩中,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科学当作一种追求纯粹真理的事业,真理是客观的,因此人们习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人的意识中合理性因素的本质、它的潜能和意义、它与人同世界关系之其他形式的相互作用,始终处于哲学关注的中心。众所周知,哲学本身是作为世界观的合理化过程而产生并发展的。但在不同的时代,哲学思想的这个一贯的课题自然带有其特殊的形式,在不同的缩影中突出起来,在当代,如果在全球的、全人类的范围中考察该课题,那么,它首先与科学技术文明发展的特点,与科技文明产生的意识形式有关。 首先在科学发展、科学合理性、科技文明的形式和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合理性意识之无可争议的成就,导致了唯科学主义的流行。用H.赖兴巴赫的话来说,对唯科学主义来说,对科学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对上帝的信仰。世俗化世界观中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开始起能确定无疑地回答世界结构和人的存在的所有具体问题的宗教作用。同时,当代清楚表现出来的科技文明的破坏性、反文明的后果,造成了坚决反对唯科学主义地崇拜科学合理性的人。现在,有人在很大程度上把科技文明的种种弊端和罪行,归咎于科学合理性的传播。因此,抗议把科学的作用和潜能唯科学主义地绝对化,常常变为极端消极地对待科学,并表现为特殊的现代批判形式——不仅批判在此背景下以唯科学主义形式出现的唯理论,而且批判真正合理性的潜能。反对咄咄逼人的唯  相似文献   

18.
有人认为 ,科学哲学似将风光不再。的确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欧美的科学哲学研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科学合理性的论证困难重重、科学元方法论的研究难以为继 ,……基于分析传统的科学哲学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对此 ,科学哲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反应是以创新应对挑战。他们有的从诠释学传统中寻找科学解释的资源 ,有的用科学实在论的讨论取代合理性的讨论以寻找一条底线 ,也有的从元方法论转到各门具体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研究 ,还有的试图在科学的社会研究和科学的文化研究中寻找跨学科研究途径。可见 ,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形式…  相似文献   

19.
R.希尔毕宁(Risto Hilpinen)是当代著名的芬兰科学哲学家,芬兰土尔库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学会(DLMPS)秘书长。本文介绍他的学术思想。从哲学的角度考察科学,既可以把它看作结果,也可以把它看作过程。30、40年代的科学哲学主要探讨理论结构和证明条件等问题,这是把科学看作结果。当哲学家对理论变化与科学进步、科学的合理性等问题发生兴趣时,就开始把科学看作过程。这样,价值和科学目标问题就无法回避,而且必然要采取科林伍德(Collinewood)的一般立场,即研究的目的是为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寻找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与政治权力之间的互动、科学的政治意义、科学的意识形态等问题日益成为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它导致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的意见分歧。例如,关于知识是什么,科学合理性的标准性在哪里,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等等,这些分歧根源于基本的哲学观点的对立。它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