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权”,作为一个政治理论的出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人权问题一直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某些西方国家大造“人权国际保护”的舆论,将“人权攻势”作为其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动辄指责他国“侵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的人权观汪习根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着尖锐对立和根本分岐的一个焦点问题。西方某些大国奉行“人权外交”政策,为达到以“人权”作幌子,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的目的,在人权理论领域颠倒是非、制造混乱、模糊视听,造成极坏影响和严重后果。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西藏活佛转世制的由来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明显的社会政治根源。所谓“活佛”,藏语称作“朱古”,意为“转世者”或“化身”,蒙语称作“呼毕勒罕”。活佛转世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古代藏族民间宗教灵魂不灭观念和佛教的化身理...  相似文献   

4.
早先带有贬义的“机器人”,而今有人竟在考虑为它“立法”、为它争“人权”了。假如有一天你在敲打键盘时被控告为“攻击”、你要与新一代吸尘器一同去投票站参加选举,那该是何等尴尬。若机器人不断“进化”、“升级”、“自我复制”、“结婚生子”,当它们的智慧与才能有一天大到足以与人抗衡的地步,它们就可能转而与人类较量一番。 让机器人拥有“人权”,就是企图违背“机器人三大法则”,就是企图放纵机器人,就是间接地在危害人类。  相似文献   

5.
杜章智同志在今年第一期的《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同时发表《谈谈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含糊的、可疑的概念》两篇文章,就“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和我商榷的意见。我觉得,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得到正确的研究,从而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引向深入的。但是,我觉得杜章智同志文章之所以值得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细致爬梳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藏相关法文原档,对1854—1858年西藏传教会(La Mission du Thibet)传教士贝尔纳及德高丹于南亚近藏地带开展该会南亚方向最后的进藏尝试活动之史实进行考述,以期揭示当时西方天主教势力企图进入中国西藏实施宗教归化的行径,以及当时阿萨姆东北部近藏地带部落和中国西藏地方政府对西方企图入藏势力的敌视和抵制。  相似文献   

7.
有偿人权和做人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偿人权和做人主义赵汀阳近数十年来,“人权”成了西方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且似乎成了解释伦理道德的根据。尽管人权概念是重要的,但也无疑在政治气氛中被夸大了而且被加以滥用。即使是一些头脑比较冷静的西方哲学家(例如米尔恩)也至多认为联合国的《世界人权...  相似文献   

8.
批判“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了两个多月 ,其理由是所谓“人权高于主权”。这在表面上看好像有点道理 ,因为“人权”是所有人 (即全人类 )的权利 ,而“主权”国家的人口 ,无论多到什么程度 ,都只是“全人类”的一部分 ,所以“人权高于主权”。但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这种“人权”不过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只存在于一切个人权利之中 ,所以没有个人权利也就没有人权。而今天的个人权利都存在于国家主体的保护之下 ,所以没有国家主权也就没有个人权利 ,“主权”实际上高于“人权”。如果这种“人权”就是真实存在的个人权…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人权?目前我国学术界观点莫衷一是,表述多种多样,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人权定义不下30余种.本文仅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作一评析.以促进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进一步研究.1.“人权就是人的权利”.认为这一定义“原则上不涉及人权的本质、制度与政策,能同国际社会的共同看法相协调,也可以在国际交往中避免不必要的障碍和困难.”,其实,这正是这个定义的致命弱点.我认为,人权的定义是人权理论的一块基石,是一定人权观的集中体现,它不能不反映或涉及到人权的实质等问题.事实上西方社会对人权的看法和对人权的规定,也不是象有些作者所想象的那么中性,《大失败》的作者布热津斯基就明确地认为,“人权是现今时代最有吸引力的政治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反映出对人权的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海内外流行一种说法:——直到19世纪末,由西方传来卢梭《民约论》等学说,中国知识分子才开始追求民主,讲究人权,似乎民主和人权是西方“舶来品”。民国初期,一些清朝遗老遗少中的“国粹”派曾把它们作为洋货一样来抵制。晚近又有人说这是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云云。 其实这些都是曲解和误解,毛病出在不数典而忘祖。在民主和人权制度方面,西方一些国家虽较早提供了一些实践经验,其中当然不无缺陷。但说到思想、主张和学说,中国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11~12日,由台湾华梵大学主办的第九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华大举行,会议主题是人权的哲学反省。来自台湾华梵大学等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以及荷兰、比利时、法国、美国、韩国的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人权的哲学理论与实践、多元文化与人权、佛教的“平等”概念、儒家思想与人权关怀等前沿课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其中,本次研讨会的两大主题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1.关于中国文化与人权理念的会通问题众所周知,“人权”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哲学本无对现代“人权”直接的关切与陈述。但许多学者认为,这并不…  相似文献   

12.
林育川 《现代哲学》2007,1(1):37-44
在毛泽东的权利思考中,他很少使用“人权”这一概念,绝大多数时候使用的是“人民的权利”,这一细节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毛泽东的人民权利思想是批判性地发展西方人权理论的一种尝试。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近代中国面临的救亡危局极大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权利思维,使他深刻地认识到西方人权理论的局限性,并进而提出了明显异质于西方人权理论的权利思想。作为西方人权思想的一种替代性方案,人民权利思想以强调阶级属性、非精英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利真实性的特质,完成了在反思以天赋人权为主要特征的西方人权基础上的一种权利建构。而由毛泽东主导的权利实践的成就和失误都可以从这些特质中找到其根源。以史为鉴、推进当前中国的人权建设无疑应当从清理这一时期的权利理论与实践开始。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都充分说明,“藏独”发明者和最大的推动力就是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要解决“西藏问题”,就要从这个根本因素上着眼考虑对策,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关于西藏与祖国的关系,即西藏的主权归属问题,一直以来都有着三种观点:一、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二、西藏自元代起纳入中国版图后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三、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分别从历史学、地理学、基因学等几个方面论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驳斥了所谓的“西藏自元代起纳入中国版图后成为中国的一部分”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人权宣言”是直接宣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想国”的基本文本。进入“德法年鉴”时期,伴随着马克思的政治立场转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他开始了致力于解构这个“人权理想国”的历史性进程,即对“人权宣言”进行批判性的阐述。按照马克思本人的说法,他所批判的“人权宣言”,是  相似文献   

16.
一、夫人的“的”不可少《扬子晚报》1987年4月26日在《西藏事务外国无权干涉,西德和法国有人借“人权问题”干预我内政》的标题下报道: 另据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夫人最近在巴黎会见了达赖喇嘛,表示支持达赖提出的关于派国际调查团去西藏,还表示将研究派团的可能性。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提出异议:“法国总统是密特朗,不是密特朗夫人!”他的批评是对的,新华社的电讯本该写: 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夫人最近在巴黎会见了达赖喇嘛……以区别于: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到一封从海外寄来的所谓“家书”的印刷品,它把“三自”说成是教会,把教会说成是“官办”。其目的是企图离间信徒和“三自”的关系,破坏国家在宗教信仰自由方面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过不少关于人权的论述.但学者们对这些论述的理解远非完全一致.本文拟就其中一些疑难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人权的规定在《德法年鉴》中发表的《论犹太人问题》一文,马克思第一次从批判资产阶级政治解放的角度谈到人权问题,提出对于人权的规定.马克思说:“首先我们肯定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不同于[公民权]的所谓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已主义的人的权利”;“为什么他(市民社会的成员——引者)的权利称为人权呢?  相似文献   

19.
这一篇文章是前一篇报告的第四部分的扩充与展开,发表在《共产党人》杂志一九六五年第十四期上。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探讨所谓“社会主义发展的辩证法”为幌子,企图从根本上篡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它的核心即唯物辩证法。全文分四个部分,直接谈到矛盾问题的,主要是一、三两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归纳问题”研究综述夏年喜(首都师大政法系)所谓“归纳问题”,指的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以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由于完全归纳是在考察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的基础上得出全称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