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社会心理研究的不同学科取向、文化取向和方法论取向做为三条主要线索,对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和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努力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多质性和社会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性质所决定的,社今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整合努力则主要是由于社会心理的整体性和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统一性所决定的。分化与整合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对予盾统一体,伴随了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百年进程,推动着当代社会心理学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文 《心理学报》2002,34(6):99-103
论文以学科制度化过程和学科理智演化为分析视角 ,概要研究欧洲社会心理学的成长历程。论文结论是 :经过近 40年的不懈努力 ,欧洲社会心理学 ,已经成功地解构美国社会心理学的主宰地位 ,并和美国社会心理学一起 ,建构国际社会心理学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3.
生命史理论作为进化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同时关注了环境因素和个体经验, 是社会心理与个人心理的有机结合, 但是该理论目前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得到的关注还相当有限。因此该理论具体的建立、发展过程, 主要理论观点, 以及主要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以便于研究者对其有较为全面的理解。此外, 结合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道德行为, 可以发现不同生命史策略在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不道德/暴力犯罪行为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 并且控制感、安全感和调节定向理论都会是其可能的影响机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该将生命史理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行更广泛的应用, 为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分析道德行为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1.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评价众所周知,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同时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界一直把此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社会心理学在其诞生之初就内置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其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两种取向虽然相对孤立,  相似文献   

5.
履历数据测评的效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进  吴英杰  张娓 《心理学报》2010,42(3):423-433
履历数据是人员测评的重要手段, 但其组织情景性限制使得国外同类工具不能适用于国内人事选拔, 国内也缺乏实证研究验证其信度、效度。本研究结合某通信企业的招募选拔工作, 开发履历数据分析工具, 选取250名应聘者的履历数据、一般认知能力、大五个性和面试结果数据, 通过效标关联效度、增量效度思想, 分析履历数据有效性。结果表明, 以面试结果为效标, 履历数据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与其他测评工具组合使用时有良好的增量效度。  相似文献   

6.
本作在对面向理工科大学生开设《社会心理学》十年来的探索历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社会心理学》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心理水平;努力汲取古今中外成果等经验。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方法问题研讨会于1999年10月24日至26日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邹道文教授、江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秦圆珠教益和江西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漆书清教授向大会召开表示了祝贺。会议采用主题报告和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围绕“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进展和作用”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学科职能及社会心理学如何面向社会、如何与社会相结合等问题。会议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友好。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沈德灿教授,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到今天还有必要再来思考它的学科性质吗?这个问题的必要性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与深刻变化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有改革有发展,才使这个学科在今天碰到了新问题: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实际上是愈益需要社会心理学,而在理论上对社会心理学的认识并不那么明确;它长期存在的两种取向即心理学取向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取向社会心理学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出现了体制性定位问题。这两个问题都触及到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规定。本文力图从社会心理学的原生形态开始分析它的变迁、它在中国的状况和应有的学科思考。  相似文献   

9.
集体的社会心理学问题社会主义竞赛,适应,社会心理气氛在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的科学研究活动中,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集体以及其中某些社会心理现象的实践,占着重要地位。在探讨集体的心理学问题上,K.K.普拉东诺夫作出了重要贡献。它考察了群体和集体的一般理论问题,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以及表达它们的术语的系统。集体的理论,自然,要决定于对社会心理学对象的理解。普拉东诺夫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学科分化是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的前提条件,教育实践是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的动力条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有助于人们重新审视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并深化人们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社会心理学多种多样的知识来源及研究取向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显得颇为零散,因此,如何建构系统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就成为其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史密斯和马珂在整合社会心理学知识上的主要贡献:(1)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八大基本原理,找到了将多样化的研究题目贯通起来的主线;(2)将社会过程和认知过程整合起来;(3)将基本理论和应用整合起来。然后,作者简要地讨论了他们的整合工作对我国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质、质空间和质学原理闵家胤“质”和“量”是一对古老的范畴。迄今为止,研究质和量的学科与分枝学科已有很多。其中,专门以“量”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经久不衰,发展成具有几十个分枝学科的大学问。与数学原理相对应,似乎也应有专门研究“质”的大学问,即质学原理。虽然人们强调“质”的重要性的议论,时时处处都能听到,但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中对数量的片面追求和对质量的忽视,仍然是个严重问题。本文试图批判地汲取东西方哲学当中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融汇系统科学的新发现,提出系统哲学关于质、质空间和质学原理的…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用户对数据进行分析的需求增长,数据可视化的需要也因此变得愈发强烈。数据可视化即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并以其在视觉感知与人脑认知上的优势使美学因素融合在数据分析中。优秀的数据信息图甚至可以达到艺术的层面,令人赏心悦目。而图表的设计是门大学问,如图形的选择、版式的设计、颜色的搭配等,都需要掌握一定的设计原则。当然在运用数据可视化之前,必须做好前期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前期准备,通过查阅资料、分析可总结出六项基本原则,以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可视化操作,进而为用户提供准备、直观的数据结果和图形展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数据技术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疫情期间青少年长时间与父母相处的条件下,亲子冲突的演变特征。方法:利用Python3.8编写程序,以“亲子冲突、初中生、高中生、青少年、冲突、父母、与父母冲突”等为关键词在微博平台上搜索个人发布的内容,经数据整理,选择286条微博文本纳入文本分析,用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辅助编码。结果:亲子冲突的表达包含了冲突诱因、冲突类型、冲突领域,和冲突管理策略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结论:研究建构了冲突诱因、冲突领域、冲突类型和冲突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模型。亲子冲突的发生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由于家庭功能失调引发的亲子互动方式异常。亲子冲突发生以后,取积极应对策略有助于家庭功能的良性调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对象、研究方法和实际目的。作者把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分成下列几类:1.关于进行领导活动时的最好的心理状态问题;2.关于社会主义集体劳动的最适宜的形式问题;3.关于社会主义集体的发展规律和人们如何准确地确定和评价社会主义集体发展水平的问题;4.关于什么样的集体活动内容与方式对集体的形成特别有效的问题;5.关于大大小小集体里的最适宜的标准通讯形式问题;6.关于改进直接的和间接的宣传工作和鼓动工作的可能性的问题;7.关于人能够以何种方式掌握对社会行为的要求与行为规范以及如何能够保证这种掌握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社会心理学的本质问题。作者认为,关于人的具体协作与相互作用的问题是上述所有问题里的共同的东西,因此,作者就对社会心理学中使用的主要概念——协作与相互作用作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社会心理学的任务。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集团中的具体协作与相互作用的规律,这种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协作与相互作用,就是说,使它们最大限度地有益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个性或觉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安德列耶娃的《社会心理学》翻译出版了。莫斯科大学教授安德列耶娃在社会学方面,尤其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著述颇多。1980年由莫斯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她的新著《社会心理学》是以她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系的社会心理学讲义为基础写成的。该书已经苏联高等及中等专业教育部批准为大学心理系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一粉碎“四人帮”后,中国心理学会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心理学上提倡探新以达到创新”。解放三十年来视为禁区的“社会心理学”,始有人问津了。但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看法上似不一致。比如奥尔波特(Floyd H.Allport)的《社会心理学》开宗明义就说,“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行为及意识的科学”,就和报刊上所论“把集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82年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成立,“六五”计划把社会心理学列为“也要加强研究”的学科以来,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的高等学校迅速增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著作相继问世;社会心理学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企业管理、宣传司法、婚姻家庭等各个实践领域的积极作用日益增长;社会心理学已经引起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广泛兴趣,特别是在高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科学》2001,(3):63-64
《社会心理科学》杂志为天津市法制心理学会主办,天津市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为社会心理学、法制心理学、应用心理科学专业学术刊物。《社会心理科学》致力中国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注重报道中国社会心理学基础理论、政法和应用心理科学科研成果,介绍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政法、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发展、新成就。《社会心理科学》主要以社会科学、心理科学、政法科学教学科研人员、部门实践工作和高等学校学生为读对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米德有关著作的详尽考察,勾画出他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体系。在扼要介绍了米德的哲学思想后,本文着重分节论述了他的心智论、自我论和社会论的社会心理学体系。米德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至今仍在激发着许多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