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两个研究考察男性大学生体型与社会排斥的关系,以及吸引力与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在体型与社会排斥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肥胖体型男大学生更易遭受社会排斥;(2)男性对肥胖同性表现出了更强的排斥意图,而女性则对男性表现出更强的包容;(3)吸引力与热情在体型与社会排斥间起中介作用,且在中介路径上呈现了性别差异,肥胖体型显著预测女性被试对实验目标的吸引力指标,显著预测男性被试对实验目标的排斥意图。两个研究共同表明:相比于其他体型,肥胖体型男大学生会遭受更多的社会排斥,吸引力与热情因素在体型与社会排斥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考察了情境线索对社会目标不同内容维度之间的推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缺乏情境线索时,两个基本维度热情和能力之间呈一种正向推断。研究二发现,当情境线索明确指向高能力时,高热情描述会导致低能力推断,同时也引发了消极的行为倾向。研究三进一步考察了热情的两个子维度社交性和道德性之间的推断,结果发现描述社交性职业的社交性信息或者描述道德性职业的道德性信息时,对目标对象的整体评价和行为意愿都更为积极。本研究表明,情境的预期性线索为社会认知内容的推断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当信息呈现与情境预期相匹配时,更容易产生积极推断。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考察了情境线索对社会目标不同内容维度之间的推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缺乏情境线索时,两个基本维度热情和能力之间呈一种正向推断。研究二发现,当情境线索明确指向高能力时,高热情描述会导致低能力推断,同时也引发了消极的行为倾向。研究三进一步考察了热情的两个子维度社交性和道德性之间的推断,结果发现描述社交性职业的社交性信息或者描述道德性职业的道德性信息时,对目标对象的整体评价和行为意愿都更为积极。本研究表明,情境的预期性线索为社会认知内容的推断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当信息呈现与情境预期相匹配时,更容易产生积极推断。 相似文献
4.
5.
热情与能力是解析社会认知的普适性框架,同现实情境中诸多要素存在着关联。与众多明显带有社会属性的要素相比,源自面孔或者颜色的视觉、声音的听觉、身体姿态的动觉、温度变化的肤觉等生理线索,也可以跟热情与能力的社会知觉产生关联,这个过程可能基于生理–社会的知觉联结假设或者知觉启动假设而发生。以生理–社会的知觉关系为切入点,热情与能力更能发挥解析具体情境的灵活性。侧重典型生理线索的挖掘、建立生理线索同热情与能力的组态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社会性偏向的影响,将有助于推进热情与能力融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应用之中。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投射的方法,利用图片和问题材料,考察了128名本科生对物、事、人的社会判断偏差的分化现象。实验结果表明:1)社会判断内在的宽大效应存在局限性,它是有条件限制的,受到所介入的人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分化现象;2)对物与事的评价中,突出了对性别判断标准的差异;3)在社会人的对比中,容貌、性别、背景在对同一事件的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社会判断出现偏差分化。 相似文献
7.
社会认知的内容存在两个基本维度,一个与热情或社会性特质有关,另一个与能力或智力性特质有关,称之为社会认知内容的\"大二\"模型。关于\"大二\"模型的理论有进化心理学、本体论和功能性三种解释。目前,\"大二\"模型的理论焦点集中在模型的文化普适性检验、两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维度的权重和偏好问题上。今后可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围绕着三大焦点问题和两维度的具身研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理论上,人们对不同个体行为是否违背道德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本研究提出,人们对社会距离线索的知觉会影响对道德行为的判断。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从社会距离直接启动和社会距离线索启动的角度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较近的社会距离启动及社会距离线索都能促使个体采取更温和的道德判断,功利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而较远的社会距离启动促使个体采用更加严格的道德判断,表现出道义论倾向。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一结果对未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一种结构性存在,它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具有不同的性质,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导向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目标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情感性和动力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性内容。从层次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构成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的整体性框架结构,而每一层次也有着自身的层次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又通过该民族的语言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在称谓方面,中西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依据跨文化比较和文化价值维度,比较汉英社会称谓的差异,探究其背后的历史、宗教等原因。同时,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权力距离两个价值维度,分析两种称谓系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加深文化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Wen-Ying Lin Jenn-Wu Wang Hung-Yu Lin Hui-Tzu Lin Blair T. Johns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3,147(3):247-265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people use warmth and competence as basic dimensions to evaluate others and to interpret their behavior, but little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low-warmth targets are liked. A series of 3 experiments involving 4 vignettes showed, in general, that low-warmth targets were better liked when they exhibited higher competence and that high-status persons displayed greater tolerance toward the low-warmth person of low status. Exceptions to these patterns were predicted and found as a function of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evaluations were made: groups that place priority on individual goals over common goals and groups that are performance oriented rather than relationship oriented. Target gender interacted with competence and relative status. 相似文献
12.
13.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提出了热情与能力社会认知维度, 这两个维度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补偿效应。补偿效应是在比较两个基本维度的情境下, 为了区分两个社会目标, 通过热情与能力之间的补偿使社会目标形成反差的一种倾向。其心理机制可能通过对比效应、系统公正理论或混合印象预期理论来解释。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来测量补偿效应。补偿效应包括单维补偿和双维补偿两种基本类型, 其中单维补偿又可分为能力补偿热情以及热情补偿能力两种。补偿效应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其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相似文献
14.
Holly S. Howe Lingrui Zhou Rodrigo S. Dias Gavan J. Fitzsimon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23,33(1):107-114
We examine whether the cleverness of a brand's humor attempt affects consumers' brand attitudes and engagement. A clever humor attempt is any humor attempt wherein the consumer feels she must make mental connections to solve the joke (e.g., understand a cultural reference, understand the dual meaning of a pun). Across five studies, we demonstrate that as the cleverness of a humor attempt increases, consumers report higher brand attitudes and are more engaged with the brand. This effect is mediated by perceptions of brand warmth and competence and moderated by consumers' need for cognition. 相似文献
15.
Adopting a social approach to social judgment, we conducted five studies to validate a conceptual distinction between agency and competence traits. Studies 1–3 revealed that competence traits (e.g., skillful) are associated with job performance, whereas agentic traits (e.g., ambitious) are associated with career success. Study 4 showed that only agency predicted the amount of money people are likely to earn: the more a given trait was considered as agentic, the more it wa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netary values. Study 5 highlighted the predominance of agency traits over competence traits in the evaluation of an employee applying for a promotion. Nevertheless, participants asserted that competence was the main criterion they used to judge the applicant. Implications of the conceptual distinction between agency and competence for social cogni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自我知觉视角和元知觉视角下社会认知基本维度对自尊的预测作用。研究1中36名被试同时完成自我知觉和元知觉视角下的能动性和社群性评价任务,结果发现仅有自我知觉视角下的能动性评价能预测自尊,元知觉视角下能动性评价对自尊的预测作用被自我知觉视角下的能动性评价所中介;研究2中120名被试完成自我知觉视角评价任务,另120名被试完成元知觉视角评价任务,结果发现无论是自我知觉视角还是元知觉视角,能动性评价都能预测自尊,而社群性评价对自尊没有预测作用,这表明能动性评价能预测个体的自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