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科尔伯格提出道德认知发展概念至今,已经出现对道德认知发展的几种不同解释,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阶段论、水平论和认知图式论.本研究通过对一份道德判断测验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建立模型的实证方法,试图验证已有的几种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道德发展过程的确包含六个阶段,它们是按照一定顺序发展的.同时,道德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三个水平,并先后建立了三种不同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2.
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Gross提出情绪调节产生于情绪发生的过程之中。在情绪发生过程中的情绪调节主要有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等五个方面。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前进行,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反应调整是在情绪反应趋势形成之后进行,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有两种普遍的具体策略: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这两种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情感、认知与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00名5-9岁儿童解比较题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解比较题认知加工可划分为三级水平。2.问题表征分为动作、表象、符号三种方式,它与数学知识结构建立联系实现数学表征转换,能否实现转换影响算法选择,解题策略具有加性和减性两种类型,存在实物匹配、计数和加法表三个水平。3.比较图式整合为部总关系图式,其水平依照动作、表象、思维顺序发展,结构依照求差集、求比较集、求标准集顺序扩大。4.儿童解比较题困难是因为问题缺少操作动词和儿童不能实现相应的数学表征转换。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考察了情境线索对社会目标不同内容维度之间的推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缺乏情境线索时,两个基本维度热情和能力之间呈一种正向推断。研究二发现,当情境线索明确指向高能力时,高热情描述会导致低能力推断,同时也引发了消极的行为倾向。研究三进一步考察了热情的两个子维度社交性和道德性之间的推断,结果发现描述社交性职业的社交性信息或者描述道德性职业的道德性信息时,对目标对象的整体评价和行为意愿都更为积极。本研究表明,情境的预期性线索为社会认知内容的推断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当信息呈现与情境预期相匹配时,更容易产生积极推断。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从具身认知视角重新建构概念熟悉度、概念掌握度及名词具身性的定义和评价指标,探索了具体名词的具身性与概念掌握度的关系。借助Amsel等(2012)的调查结果和MRC心理语言学数据,采用逻辑演绎与回归分析结合的建模法构建了376个具体名词的具身性与概念掌握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具身认知能力假设。结果表明,对象概念的在线加工过程呈现出一个较长的“停滞期”,反映了认知主体的具身认知潜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考察了情境线索对社会目标不同内容维度之间的推断的影响。研究一发现,缺乏情境线索时,两个基本维度热情和能力之间呈一种正向推断。研究二发现,当情境线索明确指向高能力时,高热情描述会导致低能力推断,同时也引发了消极的行为倾向。研究三进一步考察了热情的两个子维度社交性和道德性之间的推断,结果发现描述社交性职业的社交性信息或者描述道德性职业的道德性信息时,对目标对象的整体评价和行为意愿都更为积极。本研究表明,情境的预期性线索为社会认知内容的推断提供了基本的认知框架,当信息呈现与情境预期相匹配时,更容易产生积极推断。  相似文献   

7.
生成认知与具身机能主义的比较——表征的取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希华 《心理科学》2005,28(6):1520-1525
在具身认知不同的思潮中,生成认知以其激进的观点反对表征和计算主义,可以称之为是具身认知思潮中的最为激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标准认知中表征和计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具身认知诞生出各种不同程度上的“妥协”性理论,其中,以克拉克为代表的具身的“机能主义”为目前具身认知的主流观点。表征尽管在当前阶段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依然无法在所有领域中都得到运用。随着表征的改造与发展,未来的激进具身认知工作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具身认知与更多学科的融合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取个别交谈临床法研究了76名五、六年级小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的过程.结果表明:1.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可划分为三级水平;2.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认知图式从分数图式发展到份总关系图式;3.分数认知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受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制约;4.问题表征和解题结果存在表征正确——结果正确、表征不完全正确——结果正确、表征错误——结果错误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双语转换问卷进行修订,用于客观测量双语者的语言转换能力;第二部分采用数字命名任务考察语言转换对双语认知优势发展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水平阶段,语言转换频率与转换消耗存在显著负相关;在高水平阶段,语言转换频率与转换消耗、混用消耗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果说明,语言转换首先影响瞬时转换能力,积累一定的经验之后,才会对持续监控能力与抑制控制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双语认知优势效应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相似文献   

10.
蔡艳  丁树良  涂冬波 《心理科学》2011,34(2):272-277
本研究尝试将认知诊断技术应用于中学生英语阅读问题解决(ERPS),以实现对中学生英语阅读问题解决的认知诊断,探讨中学生英语阅读问题解决的认知发展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为中学生的相关认知发展和知识获取服务。研究发现:(1)基于文本表征和反应决策两个加工过程中的七个认知属性是影响中学生ERPS的主要认知成分(R2=0.792);(2)中学生对于文本表征加工过程所涉及的属性的掌握情况优于反应决策加工过程所涉及的属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困主要难于在反应决策加工阶段;(3)对不同属性掌握情况上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4)学生认知掌握状态的类型主要集中在15种(占73%),最多的三种为(1111011)、(1111110)和(1111101)(占34%)。总体来说,学生的属性掌握还是比较好的。相对地,对推理、信息匹配和正确选项的加工水平三个属性掌握较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用团体实验考察大学生在生活与科学两个领域中问题发现过程的思维特点。62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从问题数量、思维产品、思维层次、思维开放性和思维品质等维度对问题评分。结果显示:(1)不同年级与性别大学生发现问题的整体思维水平相当,男生在思维层次与精致性上占优,态度对问题发现有影响;(2)问题思维评分的领域差异显著;(3)依据问题发现思维的差异可将大学生分为能力强与弱两个类别;(4)大学生发现的大部分问题涉及中等偏下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2.
顿悟式组块破解的时间进程:ERP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永垒  韩玉昌  张侃 《心理科学》2005,28(5):1026-1032
本研究旨在探讨顿悟式组块破解的信息加工机制及神经动态变化。被试完成汉字拆解任务,也即从一个源汉字中移动部件从而得到有效汉字。研究操纵部件之间在空间交错背景下的类别关系:同类(移动部件和剩余部件都是汉字)和异类(移动部件是笔画,剩余部件是汉字)。与此同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变化。结果显示,同类条件比异类条件引发了更大的N2波动和减小的LPC波动。早期的N2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识别困难,而晚期的LPC效应可能提示了组块破解过程中的知觉转换困难。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建构主义教学评估问卷、认知压力问卷、一般元思维量表与情境元思维量表对381名学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建构主义教学与元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一级、二级认知压力在其中的中介或解释作用。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仅考虑一级认知压力时,建构主义教学能正向预测两种元思维,一级认知压力在建构主义教学与两种元思维间皆起部分中介作用;(2)仅考虑二级认知压力时,其在建构主义教学与两种元思维间皆起完全中介作用;(3)同时加入两种认知压力时,仅二级认知压力的中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2,25(1):57-59
该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能力问卷量表,结合教师问卷、个案访谈和调查等方法对80名小学四年级学生、9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85名高中一年级学生,共259名被试进行了假设一验证和范畴化认知方式与学业不良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均低于学业优秀者,且差异显著;各学习年限段学业不良学生间在这两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认知风格对不同类型几何问题解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银舫 《心理科学》2005,28(4):975-976
通过镶嵌图形测验(EFT),在初中学生中选了不同认知风格的被试,限时考查被试对不同类型几何问题的解决。结果表明:新问题与所学内容相似性会影响中学生几何问题解决的成绩;认知风格不同类型在几何问题解决中存在显著差异,在与所学内容相似性高的新问题解决中,场依存性学生的成绩显著地高于场独立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对初中生的平面几何成绩与其认知风格之间的关系、解题者对迁移题与源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的平面几何成绩与认知风格有显著的正相关;(2)在平面几何解题过程中,当迁移题与源题之间具有结构共同性,且表面相似性和条件隐蔽性为中等程度时,解题者对先后问题之间共性关系的意识水平对解题迁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光伟  范劲松 《心理科学》2007,30(5):1104-1106,1103
通过对40名小学生解决故事问题的过程分析,研究表明:(1)中等生与学困生在解题结果和解题过程2个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2)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在,前者的特点主要是"比较"、"编码"和"目标定向",而后者的特点是"联结"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姚海娟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14,37(2):316-321
抑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加工机制。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去抑制假说、认知抑制假说和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本文系统评述了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新进展和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分析创造性思维的不同阶段的认知抑制机制,采用无意抑制与有意抑制研究范式,对创造性思维与认知抑制的关系、影响因素及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优生、差生与其父母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而展开的沟通过程进行观察,并采用量表法测量其感受到的认知和情绪压力,以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优、差生在两者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优生无论在沟通行为次数上,还是在沟通行为类型上都表现出一些积极特征;(2)优生的二级认知压力显著高于差生,一级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显著低于差生;(3)督促、指责等消极沟通行为都与一级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存在正相关,而积极沟通行为,如方法指导等则与一级认知压力、情绪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一级认知压力与正确提议比例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情境两类问题发现任务中,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研究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两类各1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内部认知活动。利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进行个案分析,着重考察大学生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及问题行为图等方面的表现。基于加工性质把知识编码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基于信息来源编码为情境、内部和推断信息;基于思维关联与转换,把思维操作编码为独立、横向、纵向与元认知思维。研究表明:(1)问题发现中,在内部信息、纵向思维以及纵横交错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潜藏情境高于矛盾情境;在情境信息、横向思维以及横向平行和横向归纳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矛盾情境高于潜藏情境。(2)高低能力组被试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与问题行为图的使用上差异均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上述方面涉及问题发现的基本认知过程和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