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克明在《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对于“利”的广义理解应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应当得到满足的需要。可将其区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是由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利,它基本上是由主体人把自然界作为客体,并按照人的需要作用于这个客体而实现的。这个层次的利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即古人所  相似文献   

2.
《古兰经》中说“真主的确不喜爱过分的人。”(5∶87)不过分、不走极端、凡事谨守中道,这是伊斯兰教所主张的“适度”原则,也是穆斯林社会生活中普遍的行为取向。这种行为取向类似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儒家讲中庸之道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合乎周礼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3.
4.
何谓道德?从“异乡人”的视角看,该问题除了指向“我们”世界的“伦理内核”外,还指向“我们”世界的“我”之道德自立的“道德内核”.“伦理”一词的古希腊语义及拉丁译读表明,伦理与人之居息的“本土本乡”及其共同生活紧密相关,道德更多地关涉“异乡人”的视阈.何谓道德的问题涉及伦理与道德相互化约的两个视角.“本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伦理统一道德的路线.“异乡人”的视角遵循着用道德化约伦理的路线.然而,“何谓道德”之问在“异乡人”的视角上凸显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了区分伦理与道德对道德哲学的重要性.在文明史上,道德之问以两种方式敞开“异乡人”的视角并使伦理不再是一种直接的经验性习俗:其一,与灵魂放逐的“神话”有关;其二,与宗教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有关.人类道德生活形式由此分为“传统”与“现代性”两种类型,它们涉及道德范畴的问题层次和语境分殊.透过“异乡人”的目光,一种思想的警醒和心灵的自由导向如下设“问”:在道德问题的时空坐标中,到底什么紧要?对于“我们”的世界遭遇的现代性道德危机而言,两大难题的应对最为紧要:一是道德自由问题;二是伦理认同问题.两者的解释循环将使道德之“问”引领人们走向更为健全的道德自信.  相似文献   

5.
6.
孔子的"义"内含"仁"与"礼"两大因素,在外延上展开为"义德"、"义政"、"义利"三个方面。从幸福观一般原则的意义上看,孔子的义利观规定着幸福观的德性基调和现实品格,表现为重公利轻私利、重精神轻物欲的整体倾向,同时也客观地确认了功利的正当性。这种规定和确认是孔子在对现实生活的辩证分析中完成的。孔子的义利观探讨的不仅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而且关乎理想人格的成就,"成人"意义上的义利观在内在和深层意义上确立了孔子德性幸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从“大历史观”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诚鸣本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核大战的威胁、自然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某些能源的危机、某些资源的枯竭……都是世人注目的全球性问题。但,从普遍性、长期性、根本性和系统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人工造成的世界宗教”,而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  相似文献   

9.
道德和其它的意识形式如法律、政冶、宗教、艺术等,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种区别就是道德的形式特征之所在。道德的形式特征也是对道德的一种本质规定。如果说物质社会关系决定道德是道德的第一级本质,那么道德的形式特征则是道德的第二级本质。科学准确地把握道德的形式特征,从而深入地研究道德和道德教育,修养的规律性,是我们当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评述康德的道德论出发,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道德的形式特征作一些探索,以就教于学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辨是内在于孔子思想中的根本话题之一,它所关涉的乃是人在依于仁而行道的过程中如何衡估与裁断利的问题。具体说来,由孔子所开启的义利之辨是从以下两个层面展开的:一个是对人在富与贫、贵与贱之间进行取舍而作的义或不义的价值裁断,一个是对人在生与死之间进行取舍而作的义或不义的价值裁断。从根底处看,以价值裁断为其内在枢机的义利之辨显然不是一个诉诸思辨的知识论话题,而是一个诉诸生命践履且同人的生命意志与生命意义息息相关的价值论话题。  相似文献   

11.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 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 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 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 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 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 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 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疾病中传播广、危害大的传染病,尤其是人类所抗争的主要对象。在中国古代传染病往往被称为瘟或疫,“疫”是传染病的通称,“瘟”则指可以在禽畜动物与人之间相互感染的烈性传染病。后来人们把这些传染病、流行病统称为“瘟疫”。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尚医的宗教,在创教之初(如张陵、张角等人)就以疗治瘟疫的方式来传教,在后世抗击各种传染病的过程中,也曾积累了一些经验,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当前“非典”正在对广大人民的生命发生严重的威胁,防治“非典”成为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忆古及今,考察传统文化资源之一的道教的瘟疫观,对我们…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团结一心防治“非典”,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佛教,似乎也正在遭遇“非典”的“袭击”。“封山”、“封庙”的消息不断地从全国各地传来,许多香火旺盛的名山、古刹顿时变得冷清多了。一座享誉世界,已经获得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佛教名山,往年在“五一”黄金周旅游高峰期间,来此度假的人不下十数万,但是这次由于“非典”的影响,来山的游客仅有4000余人。关注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安抚众生的心灵,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团结,一向是佛教的优良传统,也是佛教的重要社会功能。面对像“非典”这样危害社会和生命的重大传染病疫情,佛教…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凡是稍有从事过美术相关行业的人,都不会对印象派感到陌生。西方艺术19世纪最后30年,印象派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当今在中国的学院教育里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分析,关注的大多是技法、题材和历史背景等,这些无疑是欣赏和评价印象派绘画的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从印象派绘画观念发展的过程来看,最为吊诡的一点是它从追求极端的真实起步,最终走到了真实的虚妄。本文通过对西方艺术经历印象派绘画的前后过程进行分析解读,指出人的视觉思维观念是如何从西方传统绘画中以借物说事为原则转向表现事物的客观面貌——追真为原则再发展到了以表现艺术家自身的主体原则的变化过程,这种转变源于印象派艺术家自觉的艺术实践精神。印象派的存在对于人类对于客观真实的认识来讲,正所谓是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葛大威 《天风》2018,(2):20-21
清代的诗论家袁枚有言:“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传统圣诗与敬拜赞美的格格不入,问题正在于此。传统圣诗学的经典定义形成于中古时代,以强调上帝的“超然性”的古典神学作为基础,它严格限定了诗歌应用的场所、对象、形式与群体。若以此概念审视今日的“敬拜赞美”,自然会产生离经叛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是道德存在的意义,是道德导向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发挥作用的理论前提。从“道德容许行为”到“次道德”范畴的提出,道德评价标准的理想性、前瞻性正在丧失,道德的规范作用、引领作用日益淡化,道德已经跌出了“道德底线”。道德在沦为经济附庸的同时丧失自己的高贵品位。因此,道德建设必须高扬理想的旗帜,实现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与哲学都是既适用于自然界,又适用于人类社会乃至人的思维,这种对象范围表面上的混淆,使人分不清“三论”同哲学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产生这种情况的背景之一,就是科学分类中的  相似文献   

18.
南宋淳熙年间,在我国学术史上曾有一场关于义利问题的争论。这场争论以朱熹为一方,以永康学派的陈亮为另一方。时下的有关论著.在论及这场争论时,几乎都认为陈亮是主张“义利双行”的。这其实是一个误解。争论发生在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但两人思想上的分歧两年前就已开始。淳熙八年八月,朱熹被任命为提举两浙东路常平盐茶公事。九年正月,地巡历到衙州。陈亮曾从永康到衢州会见了他,这是陈、朱的第一次会面。同年二月,朱熹巡历至婺州时,也曾到永康回访过陈亮。对于这两次会面,朱熹在不久之后曾追述道:“思奉伟论,梦想以…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对道德的否定性论述和消极性评价,是部分西方学者判定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主义"的主要依据。但对于终身与"意识"做斗争的马克思来讲,他消极对待的或反对的只是具有规范的超验性和意识的终极确定性的"理念式道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念式道德"折射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这种形态和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去理解道德、志向于改变世界、重视革命意识、反对道德说教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池与分野。马克思主义"跳出道德同情的羁绊",建构了一种实践的、历史的观点理解道德的非模式化、非实体化的"实践式道德"。  相似文献   

20.
蔡昱 《道德与文明》2021,(4):129-141
"思维与实践如何联接"是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分析揭示出了它在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上的问题,并且表明"超越生存性恐惧"是联接思维与实践,即使得道德得以现实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之问题式是"道德如何现实化",它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以其彻底的实践哲学超越了康德而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他着重讨论了与"道德现实化的外在条件"相关的问题.从生存性恐惧出发来继承与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这是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有效路径.同时,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性恐惧出发的道德教育,才是摆脱了道德说教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