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豪放"美学范畴的成熟,主要受到<易传>美学思想的影响,它继承<易传>哲学的积极因素并在多方面达到了"刚柔并济"的美学境界.更为重要的是,<易传>所表现出的刚健积极的进取精神,是"豪放"主体最根本的处世姿态,也是"豪放"美学范畴最大的魅力和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自<诗经>始我国古代文学中"风雅兴寄"的美学精神便一脉传承.<毛诗序>释"风雅"曰:"风者,讽也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者无罪闻者足戒";"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多次将一风雅"并举提出"圣文之雅丽",强调作品意蕴的雅正.他释<诗经>"六义"时说,"风清而不杂""文丽而不淫"认为"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这些都为古代艺术的风雅传统定下了基调并为后世的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性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名《金玉缘》。共120回,前80回为清代曹雪芹所作,后40回多认为是高鹗续补。小说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其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4.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5)名平战国楚人,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思想家、政治家.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其代表作<离骚>等作品"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屈原虽非文艺理论家但其辞赋中蕴含了丰富的美学思想.<九章·惜诵>开篇曰:"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这是诗人自述创作动机和目的的表白是理解屈骚美学的关键所在,更成为后世一个源远流长的美学传统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5.
就同一理论维度论,<易传>认为"生"、"性"同源于"命",即在"生"和"性"之间,"命"成为连接二者的契合点,"生"经由"命"转化为"性".<易传>讲"生"是基于阴阳"转易"的,由此出发则使"生生不已"成为"命"的基本内涵,而讲"性"则是基于"命"向万物之"顺承"的."命"的"生生不已"促成了"性"的积极有为,进而引领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一个解释活动中,概念范畴都作为重要的前提限定着意义的生成,"刚柔"在今帛本<易传>中就作为基本的范畴性前提而存在.<易传>形成时,人们对"刚柔"的涵义及内在关系即有着一定的基本理解..刚柔"被用以解<易>时,这些涵义及内在关系便被赋予<周易>文本,从而使<周易>生成了丰富的意义;同时,在此过程中作为前提性范畴的"刚柔"也实现了意义增值.今帛本<易传>对"刚柔"的把握既有同又有异,故而对<周易>的解释也有所差别.今本<易传>中,"刚柔"观念的"人文义"、"秩序义"、"变动相推义"作为"前理解"构成解<易>的前提,限定着今本<易传>的意义生成;而在帛书<易传>中,除此诸"义"之外,更突出了"刚柔"范畴的"相济义",从而使其易学解释、意义生成展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周易>哲学的"中道"法度有三个:"三才定中",发轫于天地,展现天地贞观的宇宙图式;"体用得中".思辨于筮法,萌发道器合一的本体架构;"时行成中",着跟于天下,诉说乐天知命的生存情怀.这三者各有特色,又相互关联,共同组建了<易>之生生之道.其影响也早已远远超出了易学范围.对其探讨,有助于我们把握<周易>哲学的底蕴,也有利于我们洞悉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特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美学以"中和"为最高境界和理论范式,乃源于独特而深厚的民族思维文化.其一,"中和"范式以审美矛盾因素的两面、两极、两端……(即"两")为基本架构,这正贯彻了中国传统以"物生有两"观念为基点的"耦两"型或以<易>为范本的"阴阳两仪"型思维模式.其二,中国传统"耦两"思维同西方近代的主客二元思维根本不同,其本质差异就在于"耦两"思维不脱离"一"的根本原则,关注的是"一两"关系.立"两"最终是为了明"一".其三,"两"所济所明的"一"实质上就是"中"."中"同"美是和谐"的古典美学理念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和"这一中国特色的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9.
王广 《周易研究》2004,(5):45-49
朱的治<易>体会.本文据此考察了朱子治<易>理路:一是对<易>道和<易>书的定位,认为圣人所深见的<易>道不仅仅指<易>的生生之道,而且还涵<易>书本为卜筮而作的本义;二是对治<易>困境的省思,认为因<易>之本义被遮蔽,且<易>道还需经历见得之故,故<易>成为难读的"天书".得出:朱子认定只有达至"此心大段虚明宁静"之境后,方可像圣人一样"深见<易>道之无穷",证成"学<易>无大过"的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10.
"感"·"象"·"数"--《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哲学人类学释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周易研究》2005,(3):10-18
象数观念是<周易>经传乃至易学中的基础和核心观念.历来对象数观念的理解和解释,往往局限于象数观念本身,而对<周易>经传的产生背景、以及其中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感",则关注不够.本文从哲学人类学的视角,在考察<周易>经传的产生背景以及"感"、"象"、"数"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周易>经传中的象数观念其实是原始时代的感性具体的思维方式及其宇宙观的积淀.具体说来,"数"也是"象",它们本来都是"互渗"或"交感"的中介;换句话说,<周易>经传象数观念的最终依据其实是感;象数因感而蕴涵着向天道观和伦理观发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旨在以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的敬据,重新审视"乾"、"坤"卦名问题.笔者认为乾卦卦名指涉的是天的状态,即<鹖冠子>所言:"天燥而水生焉"."天燥"即"天乾",甲骨卜辞和先泰传世文献均可补正段玉裁"上出为乾,下注为湿"的看法.关于"坤"字,以先秦出土及传世的文献推论,应与"(田申) "有异体字的关系,表达的是圣地的概念,"(田申)" 字本意指雷泽隰地,所以"坤"字原本也是神圣隰地的意思,即<鹖冠子>所言:"地湿而火生焉.""乾"、"坤"二字正好构成天干地湿的相对意思,可完整地象征天地宇宙,以及<易>经中,自然现象问相对而义互补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儒、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在美学领域儒、道文化更是各有千秋,但是又有着相同之处.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礼"它是以"仁"为根基,偏重于伦理学."仁"在儒家的思想之中是最高的境界,但是这个境界是可以达到的,如<孟子·告子下>即说"人皆可以为尧舜"[1].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美学热主要表现在流派争鸣、<手稿>现象、美学史研究的拓展以及李泽厚现象等四个方面.90年代美学的沉寂并不是美学的沉寂,而只是80年代美学的沉寂,转型的时代在呼唤着转型的美学.  相似文献   

14.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1]这句出自<老子>中的不经意的一句话,最后被演,变成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不仅衍生出形象、意象这些美学范畴,甚至中国艺术中至关重要的范畴--意境也跟上面的命题有着丝丝入扣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熊十力先生融<周易>乾坤二卦中<彖>辞为一体,演"乾坤一元"新论.乾代表生命、心灵,是宇宙大生之力用.坤代表物质、能力,是宇宙广生之力用.他认为"乾统坤,坤承乾"的"乾坤一元"思想是孔子易学的精髓,并以"乾坤一元"解说宇宙生命的演化形成过程.熊十力沿袭了宋明以来三教合一的精神,其<乾坤衍>站在儒家本位,批判性地融合了儒道二家思想,揭示了儒家易学的时代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楚简<周易>"不家而食"的文字与理解问题.认为楚简<大畜>卦所见"而"字不是衍文,其中"家"字宜读为"稼"."不家食"与<无妄>卦"不耕获"结构相类,可理解为"不稼而食"、"不耕而获".  相似文献   

17.
帛书《要》篇"夫子老而好易"章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王堆帛书<要>篇"夫子老而好易"章第十四行中间的缺文当补为"予樂[亓辤也,予何]尤於此乎",第十五行的"校"字当依<论语·泰伯>孔子语读为"绞",第十五行中同的缺文当补为"吾告女(汝)<易>之道:良[筮而善占],此百生(姓)之道[也,非]<易>也",第十六行中间的缺文当补为"[非文王]之自(作<易>,予何[知]亓事纣乎".  相似文献   

18.
受访学者简介:温克勤,男,汉族,1936年9月生,天津人,大学毕业,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历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伦理学所)所长、<道德与文明>主编、天津市伦理学会会长.主要学术成果有<中国伦理思想史>(合作)、<伦理学简编>(主编)、<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概论>(主编)、<管理伦理学>(主编)、<干部道德教程>(主编)、<毛泽东伦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主编)、<中华名人与治国>(主编)、<中华五千年美德丛书>(主编,获1993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项目奖)等十几部著作;<道德约束论>、<先秦儒家合理人生观述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道德>(获1993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项目奖)等论文百余篇.  相似文献   

19.
纪明明 《美与时代》2005,(11):46-47
"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说:"听之不闻名日希."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无声之乐,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与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4′3″>是20世纪美国先锋派音乐中心人物约翰·凯奇的一部重要作品,颇符合"大音希声"的境界."大音希声"与<4′33″>似乎是有着一种相同的艺术美学构思,但从哲理内涵的角度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虚实问题一直是众多小说评论家争论的焦点.进入当代社会,小说的话语模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对历史小说的虚实问题的探究一直都在进行.相对于古代小说评论,这一时期的学者对<三国演义>的虚实问题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特别是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品三国以后,对<三国演义>创作中虚实问题处理的利害得失的评论已成为学术界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