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带动艺术的发展,经济始终与艺术相联系,并反映出艺术的多样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街头艺术作为当代中国艺术中的一个新兴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渐渐地渗入大众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观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虽然传统化的"豫剧"表演艺术逐渐式微,而兼收并蓄的新兴艺术形式"豫歌"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大众审美的需求应运而生。"豫歌"的产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既保留了传统豫剧艺术的精髓又融入了当代歌曲创新艺术的元素,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艺术指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向公众所展示的艺术,是一种装点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独特的城市文化的载体。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的艺术性是城市公共艺术的两个重要属性。在时代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各类新的媒介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变革,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字技术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可以给人们带来沉浸式、交互式和全景式的综合体验,因此数字化与城市公共艺术的结合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艺术与城市、社会和大众关系的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公共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不断实践,其对社区品质的改造能力逐渐被大众所认知。以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目标的社区公共艺术发展是社会进步及时代的需求。文章通过思考社区公共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公共关系问题,对提升社区品质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从而为社区公共艺术组织策划提供了参考和启示,以期为公众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良好的公共关系和优质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往往把蹴鞠当做一项体育文化形态来研究,鲜有学者从艺术的角度研究蹴鞠。从宋代开始,几乎每一朝代都有关于蹴鞠题材的绘画作品流传于世,集中反映了儒家审美观、文人趣味与大众审美、"女性气质"与"身体美学"三个方面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因此,从审美文化的角度考察"蹴鞠与艺术"的关系,揭示蹴鞠绘画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是对蹴鞠研究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艺术由于其精英主义的文化立场,所以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难以真正对大众的生活产生有效影响。作为当代社会文化的理想,艺术要想实现其社会性价值,就要关注与大众共同的生存经验,追求其公共性,走入人群并与之共生。  相似文献   

7.
民间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大众艺术,是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的智慧结晶。民间艺术品类丰富,直观且富有艺术表现力,是朴素鲜活的艺术素材,非常易于被学生接受。将经典民间艺术与当代中职美术色彩教学相结合,凸显其时代价值,让学生们在民间艺术的殿堂里遨游畅想,既能够实现民间艺术的有力传承,也能彻底激活美术色彩教学。  相似文献   

8.
岑志强 《美与时代》2004,(12):22-23
现代艺术是社会的合规律的产物,它与通俗的大众消费文化相联结,符合当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价值观在产生冲突的同时,也给当代艺术家带来了开创新领域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当今的审美,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领域,而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它以审美为旗号,一头连着大众的娱乐,一头连着时代的产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观特征。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没有美学品位、艺术品味和创意品格的产品,是不能赢得市场青睐的,也吸引不了消费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0.
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奠基者与集大成者,他的艺术观念不仅影响了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还前所未有地变革了人们对艺术的看法。文章通过探析安迪沃霍尔对绘画作品中艺术语言的建构与艺术形式的创新,解读其作品使艺术界与大众趋之若鹜的独特魅力,从而对安迪·沃霍尔与波普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旧村落亟待改造,以促进乡村与城市繁荣共生。公共艺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包含多种艺术形式。文章通过国内外两个案例,阐述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导向、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大众生活的作用,探索了公共艺术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其在当代的意义,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往日文人的所谓晴窗幽趣、遣怀消日被代之以视觉冲击、笔墨游戏以及形形色色的功利主义艺术行为。于是,作为文化的书法被消解,作为心性开启的书法被异化,这固然是时代潮流的必然,但它带来的后果是,书法放弃了其由来已久的文化品质,转而成为了大众消费时代人们视觉盛宴上的一盘充饥的菜肴。  相似文献   

13.
历史博物馆是众多博物馆里有主题性性质的博物馆,它的主要职能是收藏历史类藏品和实现藏品对现今社会的意义。历史博物馆有助于人们传承优良文化传统,追溯时代发展轨迹,通过艺术手法、空间构造等表现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大众。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囊括了不同时代和文化和思想观念,文化多元,思想开放,这些特点丰富了大众的知识面开启了新的视域,网络世界为当下大众提供了更为便捷、更加顺畅、交流方式更加多样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的连环画在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涵方面与传统连环画还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形式类别有所不同而已。数字化的连环画集创意性、多彩性、趣味性和科技性于一体,它是现代数字媒体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受大众的欢迎,因此连环画数字化是不可避免的。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将3D绘画、动态、音效等现代元素合理地融入,加以技术与艺术的巧妙结合,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是连环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审美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展现出不同形态,消费文化的影响、读图时代的来临使得审美迅速地融入到大众文化之中,而审美意识的倾入与普及形成了当下审美的泛化现象,而美术馆作为面对大众的不可或缺的审美活动场所发挥着积极的审美引导与文化传播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英美兴起的波普艺术,打破了艺术长久以来的精英状态,消除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波普的出现让世人不得不重新对艺术进行定义。而在90年代的中国,一些艺术家也搞起了波普艺术。由于中西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波普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8.
公共艺术布局在城市之中,表达着该城市的独特品性,与城市融为一体;在观赏之余兼具实用功能,精致独到的设计保证了其艺术品质;当大众热情地享用其服务型性能时必定会为其艺术美感所折服,从而接受艺术的洗礼与熏陶;美好的精神体验将人与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公共艺术使得艺术、人与城市三者之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良性互动,这就是其作为当代艺术的时代特性。  相似文献   

19.
王芳 《美与时代》2020,(2):74-75
社会的多元化使跨界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跨界现象不仅提升了设计师和大众的审美水平,而且推进着艺术的演变。目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已经进入高峰期,完善的地铁空间只是满足了大众出行和换乘的需要,随处可见的是传统媒体艺术有限的表现形式。而新媒体艺术博采众长,将科技与艺术淋漓尽致地展现。地铁空间设计与新媒体艺术跨界合作,不仅将地铁空间打造成为传播城市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流艺廊,而且在赋予空间互动性和人本概念的同时,形成静态地铁和动态人群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读图时代"中壁画的公共性"公共艺术的要旨是人类的一切行为最终指向审美的境界,服务大众审美要求。壁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直映社会情绪。综合反映了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人文情况。壁画被称为环境艺术、大众艺术、实用艺术。""网络读图"的公共性是在它的传播功能上的公众性,与壁画艺术的公共性有区别,这里的公众性,即与个人私自相对立,是一种社会属性。是在网络社会的一种平等的,自由的,不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