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来是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关注的重要内容。梅山教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影响广泛的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之一,涉及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仫佬族、侗族、布依族、毛南族、水族、畲族等民族,且与各族生活方式的紧密结合体现在各民族多种祭祀仪式、傩坛、神话传说以及民俗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族民俗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在荣获了第二届北方十五省区民间文学专著一等奖、第十届北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文学艺十作品一等奖之后,其第二版再次获得第六届中国图书奖这一国家级大奖,这不仅是回族民俗学领域的一件喜事,也是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件喜事。 《概论》的作者王正伟,是一位从事民俗学研究的著名回族学者,他是“含着对回回民族天然的亲切感情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完成这个课题的”(林松《序》),因此《概论》不只是开创了回族学者研究本民族民俗的一部先河…  相似文献   

3.
对人的精神生活的抽象关注构成西方传统哲学的主题之一。西方传统哲学的精神生活观可历时态地划分为超验性、先验性、经验性的不同铸型。马克思的精神生活观建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前提之上,在对西方传统哲学精神生活观的历史反叛和现实扬弃之中,确认精神生活的存在由超验、先验和经验共时态构成,并由此开启了重新理解精神生活的"实践"、"现实"、"人的解放"等新维度,进而具体展现出对精神生活理解的多重性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术界对宗教的研究,结合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探讨,还比较薄弱。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实地调查,试图在宗教民俗学领域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问题的提出 1988年9月至1989年元月期间,笔者赴云南省武定县等地调查彝族支系“俚濮”人的宗教信仰状况。最初,我采取了单刀直入的方法,专门提问他们的宗教信仰情况,崇拜哪些神?有哪几种宗教祭祀活动?得到的仅是支离破碎而显得干巴巴的几条,我甚至已产生了“所有的有关情况就是这么一些”的错觉。为了不白跑一趟,我只得把宗教调查改为民俗调查,转而调查他们的风俗习惯,调查的结果使我十分意外。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的中西对话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双方的隔阂、冲突,也促进了不同文明传统自身的丰富发展。在这场交流中心的耶儒对话中,双方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特别是传教士对儒家的关注,由大而化之到内部分野,由简单的宇宙论问题扩展到本体、道德多方面,由简单的概念互译相容到更深入的思想体系互通,乃至各取所长指导具体实践。本文以高一志《修身西学》为例,考察明清之际中西两大文明传统在"修身"这一共同关注的主题上如何消除分歧、诠释概念、构建体系,进而切实影响晚明士大夫的道德实践生活,并考察高一志与罗明坚、利玛窦等对儒学的理解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正>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虽然有各自的学科理论传统和研究方法,但是它们一向被学界看做两个十分相近的学科。而在我国,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更是从诞生就紧密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它们既独立发展又相互关联。本文通过对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在中国发展历程的简要介绍,试图分析这两个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炅 《美与时代》2006,(11):27-29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民俗逐渐消亡;加之传统艺术教育中缺乏基本的民俗学知识训练,使艺术家对于传统的民俗知之甚少,以致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一些错误的“译码”。本文提出如果艺术教育中引入民俗学的知识,将能极大拓展和增强艺术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也能创作出反映族群心理特征和时代气息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8.
"快节奏"已是现代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因此,人们渴望生活节奏"慢"下来,希望过一种新型的生活——"慢"生活,让人们慢下脚步去感受城市的美好,留下充足时间去品味生活中的细节。"慢城"这一新型的城市理念就是增加城市活动空间,人们在"慢"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文章立足宜居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及传统文化与特色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独有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等方面,进行慢城化规划设计,寻求创新点,期许对浮梁县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乃至对景德镇的国际化都市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越来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后现代"一词在设计领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后现代的设计风格复杂且多变,是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它将设计带入到一种"很多"可能的状态。"后现代"并不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显现人的精神及生存状态的文化概念。它高扬时尚,且颠覆传统,不仅给广告领域,而且也给设计的其它领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它与现代主义虽然互为矛盾,但是事实上也互为补充。它们都是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尽管有局限,但都为设计领域带来了惊喜和改变,是人类艺术的进步和超越,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丁宁 《美与时代》2013,(3):9-13
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与环境美学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实践较之于理论研究更为活跃和领先。目前我国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也逐渐关注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的认知、理解与实践,目前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需要以包容的态度来争鸣和探索,希望在这种争鸣和探索中达成对公共艺术符合逻辑的、具有学科意义的共识,以便促进公共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对道德的否定性论述和消极性评价,是部分西方学者判定马克思主义是"非道德主义"的主要依据。但对于终身与"意识"做斗争的马克思来讲,他消极对待的或反对的只是具有规范的超验性和意识的终极确定性的"理念式道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理念式道德"折射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这种形态和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去理解道德、志向于改变世界、重视革命意识、反对道德说教的思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池与分野。马克思主义"跳出道德同情的羁绊",建构了一种实践的、历史的观点理解道德的非模式化、非实体化的"实践式道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安关中民俗博物馆的考察,深刻感受到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引起的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居住生活理念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阶段,城市空间扩展,人口膨胀,城市不断提升建筑高度,日益减少公共交往空间,眼前这么好的传统院落文化正慢慢被人们所遗忘,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民居是何物,更是一头雾水。文章详细地解析了关中民居特点、关中民居的空间构成形态,从建筑学角度看随着民居历史文化不断的发掘与传承,建筑空间的形态与特色也不断地被人们所传承和研究,中国人的庭院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寄托着中国人浓浓的情思。如何将这诗一般的居住空间真正融入到现代设计和生活中去,如何唤起当代人们头脑中残存的院落记忆,是当下建筑设计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作为新时代高校研究生不仅应做传统民居文化的继承者,更应该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3.
生存与理性     
邹诗鹏 《学海》2001,(2):84-88
传统哲学与现代存在主义哲学都没有合理地理解人的生存与理性的内在关联传统哲学把理性与生存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理性"对"实存"的逻辑生成;而现代存在主义则把人的生存直接看成了非理性问题.非理性作为"能够自我意识到的本能",本是构成生存理性以及理性地阐释人生存的关键环节.理性对人生存的内在规定性具体体现在第一,理性理解人的生存,理性是人生存的具体的、历史性的表现,它本身就经历了从实存性向生存性的提升.第二,理性作为内蕴于人生存活动中的具有对象性功用的属性,又对人生存起着反省及评价的双重作用.第三,作为对生存性及生存意义的理解,理性必然从总体上引导着人的现实的生存活动.  相似文献   

14.
村落劳作模式是近年来生产民俗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主要指代因生计选择趋同性而形成的村落特色劳作模式。比起"生计模式"、"生产民俗"等概念,"劳作模式"凸显了劳作者的实践过程、主体感受以及因劳作而形成的特定生活模式。村落劳作模式研究体现了民俗学者对研究对象主体性、民俗身体性以及日常生活世界的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陈驯 《天风》2015,(2):28-29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孝道精神是其中之优秀者。本文称"孝道精神"而不称"孝道传统",是因为孝道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性",是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发扬下去的,而孝道传统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已经不能直接效法。因而本文定义中国孝道作为中国人的优秀文化精神性,而不是鼓励人们去模仿某种孝道故事。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具有时代性和进步特色的,现代人不可能回到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中去直接效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油画由于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当时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哲学背景、国内油画发展需要、西方文化经济等原因的作用下,呈现出对"无聊状态"的关注,它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无聊只是一个表象,隐藏在里面的是普通人最贴切的真实,崇高和激情已不再是这一代人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17.
孙鹏  徐克谦 《管子学刊》2014,(1):14-16,21
管仲与晏婴同是先秦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他们的故事中均有不为所事之主而死的情节。从民俗学角度,说明时代和民俗的变化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分析孔子评价人物的仁、道标准及其言说标准下的管晏形象,为当下职场人士处理上下级关系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素有伦理本位的文化传统,人们思想中的很多困惑与痛苦都可以从这种传统中找到相关根源。中国伦理传统有两大部分,一是从社会整体秩序的"应然"理想出发,注重"仁义"、"忠恕"的精英伦理,二是从个人本位需要的"实然"现实出发,讲究生存致用的世俗伦理。仁人志士大多将目光聚焦于精英伦理,注重于社会精英的德性培育,不屑于立足世情、民俗的世俗伦理的生存论价值。其实,世俗伦理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解惑资源,闪耀着道德实践的智慧光芒。  相似文献   

19.
设计是自然介入人生活的一种途径,也是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古往今来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探寻,站在设计角度去理解与反思,应以创意设计的思维去维护二者关系的和谐。而和谐的实现,更多地要改造"人"的思想观念,将自然融入人的生活,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态度和方式。无论是作为设计师还是消费者,都应反省自身,自觉地关注自身与自然的共存发展。同时,通过绿色设计协调人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的矛盾,通过仿生设计使更多自然观念融入人的生活,不断倡导环保、绿色、自然的生活方式,以求达到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虚拟”与“虚拟”生存的实践特性——兼与刘友红商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目前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读了《哲学动态》 2 0 0 0年第 1期发表的刘友红有关“虚拟”生存及其实践特性的文章 ,觉得很有意思 ,亦想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虚拟”生存是否改变了实践的基础 ?刘友红在文中认为 ,以往我们理解的实践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 ,而劳动又主要指生产劳动 ,劳动的含义是人与物质的交换过程 ,以劳动为实践的内核 ,就把人的生存置于自然物质世界的基础上 ,人的生存世界是物质实体的世界 ,即人类现实社会的存在 ,这就是实践的劳动特性。而人在电脑网络社会的“虚拟”生存则揭示出实践除了具有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