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洁 《美与时代》2013,(2):80-82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代的室内设计应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这就需要美学的指导。美学可以帮助室内设计师加强整体的设计风格和提高空间的艺术情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居住者与参观者的审美层次。既然谈到了室内设计中的美学,我们首先自然要问:"什么是美学?"每个人对此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美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开始探索精神之旅,对艺术的审美追求从单一格式化迈向多元化。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为了满足现代人对审美的需求,开始在工笔画中融入西方油画元素、日本绘画表现语言以及其他美学元素,再通过缤纷多彩的色彩表现出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意境也相应发生了调整,要求当代艺术家具有开放性思维,以不同的审美体验为导向,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而创作出更富有内涵和多样性语言元素的工笔人物作品。文章主要阐释了当代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的发展历史和表现技法,并概况了艺术语言的多样性对工笔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色彩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色彩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巨大冲击,对景观的质量和景观的美学评价也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景观不仅追求更高的实用价值,而且要求更高的审美价值。景观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是美学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质量。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对景观设计师有效设计园林景观以满足居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探讨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渗透,分析色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总结色彩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过程,并以彩叶树种为例探索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以研究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扩张,美学研究在纯美学之外开辟了一个关于大众审美的新领域,即狭义的现代语境中的"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往往没有传统美学中严格的哲学思考和神性追求,它满足于人们日常的审美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审美文化"成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对其理解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文化则是在当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独特的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5.
室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室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人们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还要全面考虑人们的情感需求,以巧妙的搭配和设计映射出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品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加之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对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体现出了对人的关怀,设计师将人本身的情感需求融入到设计各个环节当中,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也突出了情感追求和审美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功能。因此,从人们情感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胡蓉 《美与时代》2006,(11):74-76
在当代生活世界与文化语境中,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消费时代的来临和技术的发展等原因,促使当代室内设计审美文化发生了较大转变。对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转变原因的分析,有助于设计师把握时代的发展规律,创造出为大众所喜欢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当代室内设计发展以及审美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古至今,美这一概念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关于美的本质的研究贯穿于整部美学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围绕着美的本质的观点形成了四大美学流派,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格局。但是美这个概念主观性非常强,人必须了解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对客观存在赋予的意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尽管有些观点能得到许多共鸣,获得多数人的赞许,但也只能从经验上而无法从科学上证明其合理性。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如果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就不会有心思去追求美、创造美。因此,审美更可能来自于人们探寻并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精神需求,这样的需求导致了审美的两种趋向:可掌控的审美和不可掌控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丁岚 《美与时代》2014,(5):39-39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提深,对家居环境也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陶瓷作为古老的一门独特艺术,在中国美学历史发展过程中足以显见与其密切关联,陶瓷能和家具设计构成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境界,其重要性不单表现在其实用性,而且融入审美品位和设计理念,已经成为了室内设计的重要装饰元素。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中最节约和环保的办法是改变色彩配置.色彩作用于人们的感官,刺激人们的联想,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各种影响.完美的色彩配置是室内环境设计中最经济,也是最环保的.居室环境的色彩设计,可分为背景色彩、主体色彩、点缀色彩三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们根据室内设计的元素和人们的感知,提出了"心理空间"概念,并通过心理空间和室内设计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心理因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把业主的基本需求和业主的精神意识结合起来,设计出更加具有人性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其设计的要求不仅有所提升,在设计形式上也呈现出了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而由于色彩能够对人们的视觉感官产生强烈的反应与刺激,因此色彩艺术设计也成为室内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室内设计的视觉效果及个性化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邹广文当代美学研究正面临着体系的转型与重建,人们深切感到:美学是一门人文色彩很强的学科,人的审美活动作为文化创造系统中最富魁力的部分,它应该以自己的特殊形式来表达现实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表达人类文化创造的超越本性。从这一角度来展望当...  相似文献   

13.
张文莲 《美与时代》2006,3(7):60-61
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探讨设计领域中美学问题的一门应用美学,它把美学应运于生产技术领域,使美学与技术达到和谐统一。设计美学思想古已有之,但设计审美问题的真正提出即现代设计美学,是在工业革命后,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物质逐渐丰富,人们对粗陋的机器产品日渐不满意,工业产品的审美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产生的;同时,无数美学先辈对之不倦研究,为现代设计美学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学理论家试图建立一种与新政治、新文艺相呼应的崭新的美学体系。20世纪50、80年代产生过两次重要的美学争论,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美学问题。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出贯穿当代美学始终的基本问题是美的本质和美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50年代反映论和工具论的批评形态,80年代实践论和审美自律的批评形态。到了新时期以后,美学的基本问题日渐多元,如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资本主义、生态存在论、审美社会学、审美人类学等等,但尚未形成较为固定的批判形态。  相似文献   

15.
年画以方寸容万有,以尺壁摄万象,承载了民族精神、文化、情感,积累了人民的智慧与经验。木板年画作为时代精神象征的记录者,反映了当时人们真实的审美追求。面对当代社会文化激荡的局面,其形式与功能在现代审美的重新审视下,产生了新的解读,并对当代设计作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先生的邮票设计为例,分析传统年画元素中的色彩语言对其邮票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而思考当代设计作品该如何把握好年画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找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6.
儒家的色彩审美思想体现在儒家的基本经典当中,这些经典既包括四书五经,也包括《荀子》等儒家的著作。儒家色彩美学思想既外显于漆器、玉器、陶瓷、丝绸等工艺门类的色彩运用上,又具体凝聚为若干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儒家色彩审美思想主要包括观物取象、尊"礼"、崇尚色泽之美三个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7.
审美经验范畴在当代西方是门显学,无论是从20世纪中期延续而来的接受美学、阐释学美学,还是近30年来兴起的新实用主义美学,都搭建在这个核心范畴之上。可奇怪的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存在诸多模糊之处。伽达默尔、塔塔科维茨都认为审美经验令人费解[1],不是一个精确的概  相似文献   

18.
反美学的美学意义——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潘知常(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审美文化,无论在内容、形式风格的变化上都是同传统美学完全对立的全新美学,人类美学的本质也一举改变了。它带给我们一段最富于挑战性的美学历史,对之进行阐释,也是极富挑战性的。囎囆囋囍...  相似文献   

19.
绘画中色彩的运用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复杂再回到单一的过程。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中国当代架上绘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视觉信息的极大丰富为色彩的单纯化提供了一个出现的可能。当今时代的包容性为色彩的单纯化提供了可能。数字技术的运用对色彩运用产生影响。大众审美的改变为色彩单纯化提供了平台。当代架上绘画中色彩运用单纯化让我们的绘画创作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当代绘画中色彩的单纯化特征以及这种特征产生的种种背景和社会因素。通过解析发现,这种特征可为艺术创作提供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以及创作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芬 《美与时代》2014,(10):54-54
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现代室内设计遗弃了传统的纯表面化的“装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注重材料与空间构造、材料与光照、材料与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功能作用,使装饰材料能够真正地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