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中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社会风俗文化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融入了广大普通民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夸张变化的装饰造型和富有寓意的意境美,完美地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内涵。中国民间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根植于民间生活的肥沃土壤中,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农村的生活习俗和自然景观给剪纸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劳动人民从自  相似文献   

2.
雕塑是公共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艺术在景观中的直接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艺术的创新发展,雕塑不再是环境的装饰,而与公共空间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通过论述景观雕塑的外部宏观语言和内在微观语言两个方面来认识景观雕塑在公共空间的外观视觉核心。  相似文献   

3.
交互性公共艺术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地铁自身的空间特性给了交互性公共艺术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文章主要针对交互性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从交互空间艺术的空间影响、设计原则以及介入方式入手展开分析,然后提出四点交互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与艺术及哲学有关的美学 自20世纪初以来,诸如瓦尔特·本雅明、莫里斯·梅洛一庞蒂、吉勒·德勒兹以及阿瑟·丹托这些观点不同的哲学家在从事美学研究的过程中像他们的前辈黑格尔、歌德及其他人在19世纪那样,时常纠结于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设计中,空间感的营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具有美感的空间塑造更能在艺术感上体现出植物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下,人们对于建设绿色城市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美化环境作用和观赏性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点对象,科学合理地利用植物与周边建筑物在空间上营造的立体性和美感,是植物在空间景观上能够营造的作用。因此,通过将建筑与植物等自然景物进行结合,有助于彰显城市的生命力并且改善城市的污染问题,加强城市在景观设计以及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及协调性。因此,植物的景观设计成为了更多城市建造者的首选,但一直以来研究者对于植物营造空间景观的作用上存在着误区,尤其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忽视植物的生物学性质简单地将植物视为建筑材料;另一个就是过分追逐细枝末节,没有将植物的设计融入到周围的空间布局之中。因此,想要营造一种植物在空间景观上的美感必须全面考虑各种要素,尤其是在景观的空间作用上。  相似文献   

6.
张唐景观提出的"趣味性"景观实验,将创新和趣味融入到城市景观空间的实践中去,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景观视觉享受上的美学意义,将艺术装置通过的"符号性"的表达为景观设计打上了艺术性的烙印。二是城市景观空间功能的拓展与广泛的参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强调空间的"动态"。三是"师法自然"在探寻自然环境中景观设计的无限趣味和更多可能的同时,注重游人的心理感受。文章以张唐景观设计作品"云朵公园"为例来探讨如何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融入创意性趣味元素。  相似文献   

7.
地下,既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精神领域。古老的地狱传说代表着人类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幽暗的洞穴有着和人类命运相似的扑朔迷离;科技城市的地下铁,急速而来,呼啸而去,但也孕育了现代人感伤、陌生、孤寂的情愫;乐园般的下沉式地下街和商业广场,提供了消费的循环、游戏的沉醉。游走于神话思维、科技思维、消费思维中的我们,从理性和情感上都无可避免地要走向一种空间美学,一种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最终享有自由平等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8.
谈“围”与“透”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与透是中国画构图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围与透运用得当能给画面带来气韵生动、意境空灵的效果。室内设计中空间的组合,也常常运用围与透的处理手法。在空间与空间之间不仅仅是利用设计媒介分割,而且利用具有空透、连通性的元素进行分隔,既使室内空间分割合理,又给居住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9.
8 7=?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然而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个书生和一个愚汉为此争论起来。书生说肯定等于15,愚汉却硬说一定等于16。两个闹到了县衙,请县令明断。县令大喝一声,将书生推出打了五十大板。书生大声喊冤,骂县令混蛋。县令回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你与愚汉相争,与他一般见识,岂不该打?”  相似文献   

10.
正一、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概述公共艺术是一个外来语,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中,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精神。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有多种定义性的说法,归纳起来有两类:从狭义上讲,公共艺术是指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装置、壁画景墙、装饰小品、造型植物、标识标牌等艺术形式。广义的公共艺术则包括了由公众兴办或参与的公开的表演艺术和其他面向大众的艺术活动。无论哪种定义,公共艺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1.
装置艺术是"特定时空环境+作品元素+要阐述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艺术展示形式,其无拘无束的创作形式使得创作者更好地将自己的艺术理念、情感态度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中。这或许是装置艺术独有的展示特点,给欣赏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多方位的特殊视角来欣赏作品。而空间营造中的光线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空间中的光线可以改变空间的格局使得空间更加具有层次性。其光线对主体物的映射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引导性,光线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空间与主体物之间形成更好的呼应。文章主要阐述了装置艺术的艺术特点、空间营造中光线的运用及装置艺术与空间光线的结合,再到本人对于二者不同艺术形式的思考及融入到本人的毕业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具体操作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的人性化程度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与文明程度的象征。它应能满足人们休憩的各种需求,构建出一个有序的人际交流公共空间。城市公园的景观设施人性化设计,应遵循功能先导、人本关怀、绿色环保、体现城市艺术气息等原则,才能设计出"绿色""和谐""便利""安全"的人性化景观设施环境。  相似文献   

13.
赵卿  陈景风 《美与时代》2014,(11):30-30
在钢筋混凝土的年代,城市居住小区逐渐成为一座城市形象的标志和新的景观,是体现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通过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彰显出这座城市里人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环境陶艺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走向公共艺术空间,是当代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审美要求与必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介艺术以新媒介为依托,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介艺术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同城市的一面镜子,彰显着城市的文化与内涵。在过去城市空间一直扮演着传统媒介的工具身份,现如今新媒介艺术在公共空间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知体验,同时也给城市公共空间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中新媒介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新媒介艺术应用在城市公共间建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晋  边柳 《美与时代》2008,(1):109-110
城市景观建设是一门多元关系的综合艺术形式,它需要我们根据一个城市的地域位置、自然特征,把城市的文化特性和景观建设的艺术创造性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6.
公共艺术是一种呈现艺术本体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当代文化现象。公共艺术是促进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诸多艺术方式能够在当代文化的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的方式,它是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一种精神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于艺术之间的借鉴与融合,成为现代艺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景观空间设计随着时代发展和人类精神需求的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景观空间美感及文化品质不断创新与发展。坭兴陶与景观空间设计相结合,运用坭兴陶所富含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提升景观空间的品质,既充分传承与发挥坭兴陶艺术文化价值,同时也满足现代人们对景观空间品质的需求。文章研究如何将钦州坭兴陶融入景观空间设计中,以达到景观设计的创新,研究重在将坭兴陶的色彩、肌理、造型、窑变、文化等一系列坭兴陶艺术形式及内涵融入到环境设计中的景观小品、文化墙、绿化带以及室内装饰陈设等。  相似文献   

18.
打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除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之外,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文化也是必不可缺的,因其是彰显城市内涵以及居民生活水品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装饰艺术特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有利于凸显城市个性,从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坐落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喀什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为了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喀什城市的容貌及文化,在城市装饰艺术设计方面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更为突出地表达地域文化所赋予城市的装饰特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的不断推进,打造喀什城市空间中的装饰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发掘城市装饰艺术特征应深度研究喀什的历史发展、民族风俗及城市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凸现区域文化与装饰艺术,使得喀什城市空间中的装饰艺术既有时代特征的体现,又有本土气息的存在,以此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圣愚是东正教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发源于埃及,后传播到叙利亚、小亚细亚,并在拜占庭帝国一度流行,14-17世纪,在俄罗斯大地上达到繁盛,成为透视俄罗斯文化的一个棱镜。本文拟分三个部分探究俄罗斯东正教的圣愚崇敬现象:首先,厘清圣愚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其次,从神学基础、社会服务性以及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几个角度解析俄罗斯所以对圣愚推崇备至的社会文化根源;最后,对俄罗斯的东正教圣愚崇敬现象进行反思,探讨与民间崇敬圣愚这一现象相对的、教会对圣愚的态度,解读由教会、信徒、传记作家、文化等共同构建的俄罗斯圣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愚文化"的普世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资和精神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城市雕塑是城市历史文化和人文习俗的代表,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现代化进程。现代城市雕塑应当是集建筑学、美学、历史学等多项艺术于一身的综合体。文章以景观艺术语境为出发点,以现代城市雕塑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当前我国在城市雕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当如何使用景观艺术语言帮助开展现代城市雕塑建设,力求为城市雕塑的良好发展增添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