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这个经济发展飞速的时代,互联网似乎已经遍布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服,网购;食物,网购;旅游,网购;看病,网络挂号;支付,支付宝、微信等……,我们的生活不仅完完全全陷入了瓦联网平台这个怪圈,而且几乎已经被突如其来的"微文化"快速地"引领"着。艺术传播和消费的方式,也从传统方式转换为了网络电子平台宣传和销售的新形式。艺术微展和微拍作为网络时代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从2013年年初起几乎成为了各种艺术机构必定使用的艺术品传播平台。传统的艺术品传播格局从  相似文献   

2.
微时代的来临为亚文化的生产设立了时代的坐标,而亚文化的生产既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精神生产,也是对特定群体的社会交往及日常生活方式的形塑。这不仅体现为文化是个体间信息交换的先在性"符号自觉",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一种场景构拟;它同时也是一种"自足"的空间构形,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功能性的场域。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迥异的文化形态,它彰显着一种共时性的"参照意义"和历时性的"绝对意义"。对于亚文化的剖析和批判,同样应该遵循着"价值"与"意义"、"价值"与"事实"的二分。一种文化,亦或是一个时代的来临,都必然伴随着一种随关系而改变所产生的对立面。在此,价值本身也就成为一个值得商榷的悖论体。  相似文献   

3.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4.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9)
<正>这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更是一个网络化、"全民网瘾"的时代。我们知道,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它也是人们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的通道。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四通八达,为人类带来工作、生活、学习的便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5,(10)
<正>一、脚步与声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全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全球化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政治全球化",时间起点可以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之后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时期的主角是现代主权国家,典型关系为"大使对大使"(A2A,Ambassador to Ambassador)。以联合国的成立为标志,最终形成了全球政治规  相似文献   

7.
韩庆祥 《学海》2003,3(3):205-206
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 ,2 67页  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业已对我们生活的不少方面产生着影响。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 ,也体验到了给我们带来的负面效应。全球化进程既是各种文化与价值的交往和融合过程 ,也是文化与价值互相冲突的过程。无论是融合还是冲突 ,都会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这就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韩璞庚同志紧紧抓住这一重大课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研究 ,出版了《全球化与价值冲突》一书 (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12月出版 ) ,值得学界同行关注。本书具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功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传统的固有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激烈的冲击,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愈加激烈,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艺术,在这种多种文化相互交织又相互融合的复杂环境下,必然要面临着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要适应的不仅是某种单一的文化,而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形势、新要求,是对时代的综合把握能力。只有将国际形势、时尚发展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建构中国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才是设计真正的"文化适应",我们的设计才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少数民族中有一个独特的渔猎民族——赫哲族。勤劳、智慧的赫哲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有的传统民俗鱼皮文化。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赫哲族民俗鱼皮文化的推广也要与时俱进,如从美学角度对装裱方面、传播角度对展示方面进行研究将有助于鱼皮文化的推广探新。总之,赫哲族民俗鱼皮文化的推广应当倡导以体验和互动为核心的现代化网络展示,强调展示信息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导致了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全球化,这给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族音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和认同至关重要。基于近年来关于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播以及文化认同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全球化认同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汉地,薪火相传二千余年,学界对于汉传佛教史的梳理大概可分为:以王朝更迭为标准、以宗派兴衰为依据、以文化融合为视角、以社会功能为线索等几种方法,本文独辟蹊径,以佛教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主流媒介技术革命为切入点,将佛教汉地传播史划分为:口语相传时代、书写印刷时代、网络传播时代;并对主流媒介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传播媒介给佛教传播带来的弊益。  相似文献   

12.
一、中文佛教网络发展历程 互联网络的问世和普及,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而且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仅是传播模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今天,在世界人类行将跨人21世纪的时刻,我们来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是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化运动的世界性推展与知识经济的初现端倪,全球化作为我们所处时代的最重要特征呈现在各国人民面前。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过程。单就文化过程而言,以“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为突出标志的西方价值观,把文化的全球化经常理解为超级大国为控制全球而推行的单极化过程,竭力凭借其经济、军…  相似文献   

14.
全球空间是个流动的空间。当前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改变着这个空间的结构。全球化不仅改变着经济生产和交换的方式,而且也改变着文化生产和交换的方式。这些新的方式在空间中流动不拘,甚至没有什么领土的界线,因而使整个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描述这种变化:全球化的冲击及其对文化同一性或文化身份的影响;跨国资本主义对社会结构可能带来的变化;在全球化形势下地缘政治和民族一国家的境遇。鉴于这些都是新的问题,笔者的能力和知识有限,恐难免有偏颇之虞。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的流程及设计方法都带来重大影响。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媒体艺术设计,将前沿科学理论、技术成果作为创造生态文化、信息文化的有效途径,推动了社会、科技、人文的互动与融合。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技术所要表达的设计理念、设计形式与情感体验,将数字化生态城市作为诠释艺术创作的新思维,也为营造健康、环保、绿色、和谐的生态城市提供了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这一重要论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无疑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从人类历史上看,最早、最成功的全球化应该是宗教的全球化,而不是经济的全球化.然而,过去却很少提及宗教的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无一不经历了全球化的历程,跨越了地区、种族与文化的界限,最终形成了具有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宗教全球化的历程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早期的全球化是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政治扩张,近代以来更是依靠殖民全球的霸权势力,才使基督教从欧美传播到更广泛的亚非拉地区.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督教在全球的发展又有哪些最深刻的变化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宗教学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2002年出版的新著<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到来>(The Next Chris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  相似文献   

18.
受经济、文化全球化以及生活方式简约化等因素的影响,图像大量繁殖,社会已发展到读图时代。摄影艺术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视觉艺术,而且是一种传播现代文明的视觉文化。摄影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摄影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田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36-236
高等学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同时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公共场所,各类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快速、便捷,交互性强,加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倾向使得高校危机管理难度加强,出现对新媒体重视不够、学校成员媒介素养不高、危机中媒体公关意识落后等问题。如何紧跟“微时代”步伐,在新形势下把握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迅速处置、化解网上舆论危机,科学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成功应对“微时代”新兴媒体对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预警与利用;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优化校园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姚颖 《学海》2006,(5):193-195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批判资本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出场,深刻阐述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嬗变,具有"世界历史"意蕴的前瞻视野.在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逐渐凝铸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多元的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