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建筑美学是艺术美学与建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对建筑领域美和审美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新兴研究专业。而早在20世纪,英国的美学家罗杰斯·斯科拉顿就已经开始运用美学理论,从多个角度对建筑中的美进行论述,从而真正帮助人们找到建筑中美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因此,文章主要研讨建筑美学的综合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应用,详细阐述日常生活中人们及艺术家在建筑创作中对于一些建筑美学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机器美学开始渗透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在建筑中,勒·柯布西耶首先用"居住的机器"定义住宅建筑,这使得机器美学首先在建筑领域得到确立,随后建筑的机器美学形式不断成熟,"高技派"的出现将这种形式发挥得更为纯粹。建筑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文章对不同时期机器美学的代表建筑师的建筑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其时代特点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俊 《中国宗教》2022,(5):78-79
重庆近代天主教堂在建筑设计上注重融合东西方建筑美学,建筑布局采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布局,外部形态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建筑装饰上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重庆地处西南内陆,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区域建筑文化特色,对重庆地区近代的天主教堂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教堂在设计上融合东西方建筑美学,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建筑。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中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建筑工程设计理念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建筑工程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之外,也更加重视建筑的外观、风格等,而建筑设计对于美学理念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融合成了建筑美学,准确把握住了建筑艺术的审美,从而使现代建筑设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对此,阐述了建筑设计美学的意义,分析了美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表达,进而探讨了提高建筑设计中对于美学理念的应用水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安庆市赵朴初故居为例,以修复后的故居的建筑布局和绿化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关注传统民居所在区域空间肌理,乃至对城市历史的延续与文化传承,在阅读大量地方志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区位、人文、布局、空间、材质等角度出发,得到该场地的美学设计结论,总结解读徽州传统明清民居设计美学,并以调研实例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史的发展,从中可以体现出社会文明与美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同地区的建筑是不同地域社会风貌的展现,能够从中发现审美和哲学观念。因此,充分了解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有助于实现建筑艺术的美学化,提高人们的鉴赏能力,充分了解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7.
综观彭教授的东方美学成就,大致可归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入传播学视角 彭教授治东方美学的重要独创性贡献,是从中日文化传播层面深入研讨日本近代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历史影响及其导致的中国美学之近代转型开始的.此项发现研究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根据此研究成果,彭教授雄辩有力地阐述了中国美学的近现代化之路.就学术贡献而言,上述研究课题也填补了国内外美学界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可谓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8.
牛宏宝教授长期致力于现代西方美学、中西比较美学、美学原理和艺术理论、跨文化语境阐释学、话语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以作为"存在性境域的显现"的审美活动为基点对美学原理进行了原创性表述;(二)从主体曲变和不同话语模式的角度对现代西方美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三)以跨文化语境与中国现代知识的形成为切入点探讨中西比较美学;(四)开展了美学的"语言转向"与21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建设主要问题的研究;(五)持续对康德美学以及整个西方启蒙美学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艺术批评。牛宏宝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参照西方美学思想体系的同时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创造性地解释了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构建了自己的学术范式,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并体现了各关系之间的融合与交互,从建筑艺术审美的本质、特征、创造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建筑与艺术在形式美法则、审美价值和鉴赏机制等方面的互相关性。以现代的某些公共建筑为例,对现代建筑所蕴含的建筑美学特征的研究,则可使建筑师等工作者的思维更清晰,在设计中手法更纯熟,并使他们的创作在符合功能之外更接近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贲卦美学初探——对中国传统建筑斗拱艺术嬗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端,孕育了中华民族特定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贲卦是体现<周易>美学思想的重要一卦,本文在文与质的关系上研究贲卦的美学思想,梳理贲卦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符号--斗拱演变历程的影响,探求其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重庆都市美学主要包括古代的巴渝审美文化、陪都审美文化和现代直辖市的大都市审美文化,这三块内容一起构成了重庆都市美学的三个维度,并且三者能形成互动,一起构成重庆都市美学良好的生态链。在新时代,重庆在生态城市美学建设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认识到,美学是品牌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品牌文化中的美学价值不仅提供消费者视觉上面的享受,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消费者精神情感上的享受,因此美学对品牌文化的构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分别从美感体验、消费者的角度和美学提升品牌文化的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思考品牌文化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湖南宗祠建筑装饰在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风格,同时赋予了建筑一定的象征意义。湖南宗祠建筑装饰是湘西人民美好愿景的寄托,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湖南宗祠的发展、湖南宗祠建筑的主要装饰、湖南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美学构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人们增进关于湘西传统宗祠文化知识的认识、了解当地宗祠建筑装饰艺术的美学构成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筑空间中审美元素的表达也是建筑美的深化,是展示文化底蕴,完善空间造型的一种艺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工艺,用美学的设计理念,把人文精神和空间功能性相结合,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的空间环境。论文主要侧重将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在分析审美构成元素在建筑空间表达上的应用,从造型、美学的构成角度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最后总结出用美学理论营造建筑空间的规律和方法,为建筑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论证了美学概述、平面构成元素在建筑空间表达中的应用、审美元素提升建筑空间意境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的表达做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最后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5.
南京在六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佛都,而佛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建筑,见证并承载这一历史时期佛教的兴盛与发展。根据文史资料,以六朝都城的佛寺建筑为考察对象,探究佛寺建筑的美学价值。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佛寺建筑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其历史与文化;建筑形式的美学探究,一个时期的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头脑中艺术思想凝结的结果,通过对形式的探究深入研习其所要表达的内在内容;对佛寺建筑"意"的思考,给现在佛教寺院设计中以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伟大的艺术遗产,是中世纪美学思想和神学追求的集中体现,有深刻的美学意义。文章通过探究哥特式建筑的设计外观与结构,并以该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为例,分析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美学意蕴及内涵。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线条作为现代建筑的造型元素和美学因子,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逐渐成为高效快捷的代名词,代表了由功能引发的审美变迁。建筑设计也一样,如何运用线条来承载现代建筑艺术中的美学理念并将其纳入到美学范畴,以及如何排列、布局线条才可以产生建筑美感,是现代建筑在语言表达上所遇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总主题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美学的未来可能性。今日审美反思的若干尚处于萌芽的类型在未来的关键发展,对于美学自身在明日可能的发展新方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有关相当新的审美反思可能给美学带来的未来可能性,而新的审美反思的产生与美学和伦理学传统组合的仍成问题的关系不无关联。这一目标与其说是对这些成问题的关系的标准理解进行批评,不如说是进行补充。本文的立足点主要是美学的而非伦理学的。笔者在这里的建议是,美学的某些新方向可以看做产生于我将称做的"再语境化",对于这种特殊的审美反思,我们不仅要从今日狭隘的学术角度去理解,也要从明日广阔的全球角度去理解。  相似文献   

19.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凝聚了古希腊、罗马时期建筑美学思想的精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欧洲古典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影响深远。建筑外观比例和谐,在建筑设计中追求人文精神,是维特鲁威美学思想的核心。而要达到这样的设计境界,建筑师除了要具有顽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具备由丰厚的知识积累与完美的艺术修养等构成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张宇初不仅是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地位煊赫,而且其思想也非常深刻,对他的思想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占有大量的资料的情况下,本文从美学角度对其思想进行了研究,并把他放在美学发展史的角度,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