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教育"模式是近几年教育界新兴起的一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获取和共享教育资源的教学模式。作为一款主要社交通讯软件,微信在影响和改变高校师生学习、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微信平台在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微教育"辅助教学具有多重作用,如"方便管理,及时沟通""资源共享,开拓视野""多向传播,增进交流""因材施教,激发兴趣"等。研究如何将微信这种新型社交技术平台有效应用于高校的艺术专业课辅助教学之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如今,随着互联网和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网上消费成了一种潮流,因此涌现了许多网购平台,如淘宝、拼多多、唯品会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超级大国,网购用户更是节节攀升。截止2020年底,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年销售额达到10.8万亿元,在社会总销售额的占比达到21.9%。那么何为网购呢?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网购即网上购物,就是用户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账号或银行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递的方式发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以其无时间限制、选择性多、性价比高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信赖,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更成为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而随着网购平台竞争的白热化,网络购物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推销员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重新整合其功能特点。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网购包装设计进行研究探索不仅有利于提升网络企业的品牌附加值,拓展消费者购物体验,更有利于规范网购市场,优化网购行业整体发展结构。  相似文献   

4.
陈薇亦 《美与时代》2016,(10):120-121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设备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新型媒体和艺术产生了奇妙的融合,推动传统绘画作品慢慢跳出了传统传播媒体的范围,开始走向绘画艺术多角度、深层次的变革之路。从新媒体传播载体类型与传播方式出发,分析新媒体对绘画艺术传播的影响以及新媒体传播载体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艺术微喷(Giclee)的出现方便了艺术品的传播和收藏,但也挑战了传统的艺术理念。艺术微喷的复制品是通过对原始的、优秀的艺术品进行高分辨率的数码扫描而产生的。它以最新的印刷技术、精确的色彩效果,使得它比其他任何一种印刷复制品都要好。质地和刷痕被忠实地再现,让复制品几乎和原作没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6.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生长,积淀着民族的智慧,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是艺术的瑰宝。以往的传统手工艺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小、距离短,技艺的传承需要依赖师徒传授,文化的传播则依靠书籍资料和作品实物,影响力受到限制。如今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兴盛,文化和技艺的传播迎来了新的机遇,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构建和演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创客"和文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和策略,从而为自媒体时代下传统手工艺"创客"的发展道路和文化传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喜爱艺术或是从事艺术设计的人们都热衷于在艺术领域或美术馆内参观、欣赏,寻求共鸣。随着对艺术关注度的上升,艺术形式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其中,极富时代气息的当代艺术,时常能够展现这个时代生活的特质,引起人们的共鸣,无形之中对推动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当代艺术的大发展中,不可否认的是涌现出一大批当代艺术家,他们在各自独具风味的作品当中展现当代艺术性,其中包括"大笑画"岳敏君。随着消费文化的悄然出现,外来消费文化刺激着艺术家,自然艺术品的价值取向有了改变,艺术品的价值不再单纯由艺术家所决定,还有受众、观者,更为重要的是出现的"艺术品消费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文化对当代艺术作品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作品展示方式相比,"微展示"是"微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美术成果展示和评价形式,它不仅解决了传统作品展示方式不能达到的方便、迅速、时效等问题,还为美术教学构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展示和交流的自由空间。"微展示"的主要模式有网站、微博、微信、QQ、微课等。通过微展示,可以实现学习共同体的自评和他评、创建课堂教学的素材库、搭建优秀作品推送平台、形成成果展示型微课等。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传统作品展示模式和"微展示"相结合,充分展示学生的优秀美术成果,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艺术博物馆具有将普通的物品转化为展示品的功能,从而使这些物品成为了具有视觉兴趣的艺术品,因此艺术博物馆并不是艺术品"无表情"的展示场所,这种"博物馆效应"提供了一种观看方式;策展人在布展时就为观众预设每件作品的观看方式,引导观众在博物馆进行参观时根据事先编排的展品顺序进行观看。展厅的空间样式、布展方式、展品形式与文化背景、艺术表达方式与接受方式都密切相关;作品的呈现形式、摆放的位置、灯光强度以及其他衬托作用的物品都会影响到观众的观看方式。艺术博物馆作为观看艺术品的专属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特定的观看机制,无形中为人们塑造了一种观看方式。文章运用了哲学和艺术学理论对传统艺术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博物馆所营造的观看方式、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面塑是发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从农耕社会乡土气息浓郁、同时蕴含众多文化内涵的节庆"面花"食品或祭祀供品,到近代市井街头的玩具"面人儿",再到成为今天观赏收藏的"面人"艺术品,历经了千百年历史沧桑,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在梳理面塑艺术传承演变历史源流的同时,保护和传承面塑艺术更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文学和艺术的审美接受强调体验和感悟,需要受众对作品进行想象和联想,通过复杂的思维加工活动获得审美快感。进入现代,也即"机械复制"的时代,其呈现方式改变了人们看的方式,大众对作品的接受方式也随之由"凝神观照"转变为"消遣"。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观看以及体验的方式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被手机等信息终端彻底地撕裂成"碎片"。同时作为信息传播的大众媒介,传播的文字与图像呈现出一种"巧妙"的状态,使大众的接受进一步简单化,节约了联想与思考的脑力,也节约了时间。所有内容都追求准确地"戳中一点",让受众产生直接、即刻而又相对具有冲击力的快感。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花鸟画写意形态多元化,作为其中异军突起的"扬州八怪"成为这个时代的点睛之笔。从梳理"扬州八怪"及其花鸟画作画的形态方式入手,分别从花鸟画的两种形态即大写意和小写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细从题材、笔墨和布局三个方面,将"扬州八怪"的代表性画家及作品大写意和小写意形态进行解析,着意于绘画作品艺术本体语言分析,旨在透视出这个艺术群体绘画形态多样化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已经得到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打破了传统的审美意识,变形、简化等"异化"的造型方式在现在社会的艺术中变得相当普遍,也变得越来越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体依靠计算机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信息元素进行动态整合,形成视听互动,并借助网络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成为当下视听传播的主要方式。数字媒体的传播优势,使社会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增长,各高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也在逐步完善。"动态图形设计"在当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是从设计基础到专业设计的一门衔接课程,在整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大纲中,起到创意连接、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同于传统平面的图形设计或庞大复杂的CG作品创作流程,而是以其独有的短平快节奏及较为抽象的图形化元素视觉特色占据了当下快节奏读屏时代的主流趋势,在表现形式上介于动画和平面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5.
曹凌 《美与时代》2005,(11):7-9
大凡称之为艺术的东西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感受深刻的产物,同时它还要具有美感,即审美价值,故称之为"艺术品".所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的就是艺术品是作者深刻感受现实生活后,对其概括和提炼的结果,这个结果往往是凝练的、浓缩的、典型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塑造艺术典型时就需要把握好它的分寸,否则会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燕文贵的"燕家景致"享有盛名,但《宣和画谱》却"不载之谱",与此相应的,《秋山萧寺图》题跋则表现出跋文作者对燕文贵身份认识的偏差。鉴于"燕家景致"是"完成了典范选择的艺术品",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便可运用"艺术品的典范选择和传播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近代文艺美学主要是一种接受美学,忽略了艺术的创作问题。政治美学则试图重建艺术之创作问题和认识问题的双重维度。本文提出的"对艺术创作的存在论理解"认为:美是存在的完美性,这种完美的存在必须在精神的意义上被创造出来;艺术是对这种精神创造的象征性重演,表现为艺术品的创作过程;如何将艺术的创作与存在之创造的反思性概念联结在一起,是创作美学的基本问题。当艺术的创作不是以艺术品的感性存在、而是以更伟大的精神事物为目标,它就从"个人性和无目的性的创作"转变成"匿名性和实用性的创作";同时艺术品亦不再是纯粹鉴赏的对象,而是作为生活世界之美的形式通达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高雅艺术日益得到了民众的喜爱与政府部门、高校的倡导与关注。作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价值理念的高雅艺术,它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高雅艺术进校园”这项活动得到了各大高校大力的推动和广泛的传播,本文将以高雅艺术进校园在媒介网络上的推广为出发点,探索在新媒体时代下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美育价值。为强化校园艺术教育,培养正确的美学趣味和美学素养,把“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以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通过其多元化互动交融方式、多层次分众传播策略以及多角度消息整合推广等突出优势开辟出新媒体高速、高效、多能的信息传播途径。在这一途径影响下,以往运用形式单一的地方城市形象推广方式也可借此突破改变,充分利用"两微一端"媒体框架构建宣传推广平台,进行海量信息推送、跨媒介整合营销、互动体验式交流传播等,释放城市形象推广"话语权",寻求适合地方城市形象推广的有效策略,促进整体品牌形象建立及竞争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读图时代"中壁画的公共性"公共艺术的要旨是人类的一切行为最终指向审美的境界,服务大众审美要求。壁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直映社会情绪。综合反映了历史、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人文情况。壁画被称为环境艺术、大众艺术、实用艺术。""网络读图"的公共性是在它的传播功能上的公众性,与壁画艺术的公共性有区别,这里的公众性,即与个人私自相对立,是一种社会属性。是在网络社会的一种平等的,自由的,不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