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姻亲关系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但研究却较少涉及。本研究以选自四川及重庆城市和乡镇的341对夫妻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姻亲关系与夫妻婚姻质量间的关系,并检验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夫妻的姻亲关系普遍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妻子的姻亲关系问题显著多于丈夫,但受到的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显著少于丈夫;丈夫和妻子报告的姻亲关系均能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婚姻质量,丈夫报告的姻亲关系还能显著正向预测妻子婚姻质量;妻子受到的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在妻子报告的姻亲关系与其婚姻质量间起调节作用,高伴侣支持可以减缓姻亲关系对婚姻质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溢出-交叉的视角,采用工作狂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孤独感量表对国内242个双职工家庭进行调查,探索工作狂对配偶孤独感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结果表明,工作狂正向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继而正向影响配偶的孤独感,但是丈夫工作狂对妻子孤独感的直接影响不显著,而妻子工作狂对丈夫孤独感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即丈夫工作家庭冲突完全中介丈夫工作狂对妻子孤独感的影响,而妻子工作家庭冲突部分中介妻子工作狂对丈夫孤独感的影响。此外,孤独感在双职工夫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交叉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丈夫》,以湘西某河畔的妓船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妻子在船上"做生意",丈夫逢年过节偶尔来探望的故事。小说《丈夫》典型地体现了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浪漫主义,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是"回归自然"的创作倾向。这也是沈从文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追求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4.
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婚姻冲突、应对策略、婚姻满意度的特点及其关系。采用方便取样,选取辽阳市已婚完整家庭1~10年的夫妻620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夫妻报告的前三项冲突是:家务琐事、不良习惯和交流解决问题方面。在家务琐事、交流解决问题和孩子方面,妻子报告的冲突显著多于丈夫;妻子报告的双方回避应对显著多于丈夫;2)人际关系冲突和工作方面的冲突分别对妻子和丈夫的婚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双方都报告人际关系方面的冲突对对方婚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但妻子报告的人际关系冲突对丈夫婚姻满意的预测作用更大;3)自己和对方的应对策略在妻子报告的冲突与婚姻满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丈夫报告的冲突与婚姻满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温柔的力量     
周晓波 《天风》2013,(4):42-42
参加教会第一届夫妻特会后感想很多,尤其是对姊妹的角色,有了更新的认识,在此与姊妹们共勉。 神造人时就制定了秩序,妻子要顺服丈夫;丈夫要疼爱妻子:丈夫是妻子的头……这些熟悉的经文告诉我们,神所祝福的婚姻生活理当如此,被神所祝福的婚姻中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63对夫妻的原生家庭父母冲突、 夫妻冲突解决模式和婚姻质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个体的原生家庭父母冲突与自身以及配偶的婚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丈夫的原生家庭冲突可以预测自身以及妻子的冲突解决模式,妻子的原生家庭冲突可预测丈夫的冲突解决模式;(3)丈夫夫妻冲突解决模式在双方原生家庭父母冲突对自...  相似文献   

7.
以41对新婚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夫妻冲突和支持、依恋安全性和婚姻质量之间的相互机制进行探索。结果显示:(1)妻子的婚姻质量更受到问题解决情境中(而不是社会支持)夫妻的积极行为(而不是消极行为)的影响;丈夫的婚姻质量更受到社会支持情境(而不是问题解决)中夫妻的消极行为(而不是积极行为)的影响;(2)妻子的依恋安全性显著预测妻子的婚姻质量,但丈夫的依恋安全性不能显著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妻子的依恋安全性在丈夫和妻子的问题解决积极行为对妻子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丈夫的依恋安全性在夫妻问题解决、社会支持行为与丈夫婚姻质量的关系之间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0,(8)
完美的婚姻是神的心意,因为神与人之间最终极的关系,是以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来作比喻的。 使徒保罗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来引伸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故此,在某一程度上,丈夫之于妻子好比基督之于教会。无疑,丈夫不是基督,但是他在家庭中,他对妻子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主的样式;而妻子也不是教会,但在家庭中,她对丈夫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教会的样式。由此,基督徒在婚姻生活中,要培养责任感、爱心、分享、彼此顺服、谦卑和互相委身。兹简述丈夫及妻子的角色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政府大力推动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一度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旅游区""郊区""城市边缘化地带"是它们新的名字。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应当探讨如何在保护现有乡村人居相处模式的前提下,发展乡村,建立人与城市之间的新的"共同生活"模式,打破固有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不同"的生活壁垒,使我们的新农村,不再被一味地"同质化",变得更具有包容性。基于此,文章尝试从共享空间着手,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保护型设计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室观察法,对106对夫妻在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任务中的互动行为进行录像并编码,探索丈夫和妻子互动类型的异同及其与婚姻质量的关系,旨在为新冠肺炎疫情后婚姻干预提供建议。研究发现:(1)丈夫和妻子的互动类型呈现跨情境上"量"的变化,跨性别上"质"的差异。(2)"温暖支持型"和"敌意-退缩型"的丈夫和妻子,自己及配偶的婚姻质量都分别稳定地的居于最好和最差的一组。在问题解决情境中,"传统内敛型"、"微敌意型"的丈夫,与"温暖支持型"一样,其妻子婚姻质量都处于最好的一组;但"微敌意型"的妻子,其丈夫婚姻质量处于最差的一组;"理智型"和"激烈型"的妻子,其丈夫婚姻质量得分都处于较高的一组。研究根据以上结果对新冠肺炎疫情后婚姻干预的"关键互动模式""关键领域""关键对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城市景观从"雾都"逐渐转变为今天郁郁葱葱的景观。而这则得益于19至20世纪中的环境保护运动的浪潮。其中,较为著名的则是保护英国乡村运动(CPRE)这一环保组织。19世纪城市景观的变化触发了英国民众对乡村景象的怀念,而这也是保护英国乡村运动的起源。CPRE的发展伴随着英国生态观念的转变,其立足点最终着眼于城市,乡村的发展是为了城市更好地复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刻了解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冲突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CPRE对此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很多作品因描写人性的复杂而著名。《恋情的终结》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小说围绕着小说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政府公务员亨利·迈尔思及其妻子萨拉的三角关系而展开,刻画了嫉妒满满的情人、愚蠢呆板的丈夫和捉摸不定的妻子的形象。但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而是通过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了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充分揭示了人性与宗教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8)
正教会里有一些称谓是教友们熟悉的,但对于刚接触教会、刚成为信徒的人却是陌生的,比如我们知道"师母"是对男性牧师的妻子的称呼,但是女性牧师的丈夫又该如何称呼?"师公"!师公者,其妻为牧师,人尊其为"师公"。在今年上半年武汉疫情严重时,师公们因为妻子为牧师、为  相似文献   

14.
葛藟 《天风》2018,(10)
正据《新京报》报道,四川德阳的安医生跟丈夫去游泳馆游泳,被13岁的男孩肢体冒犯。她很生气,要求男孩道歉。男孩拒绝道歉并做鬼脸、向她吐口水,安医生的丈夫一怒之下教训了男孩。孩子父母得知后,在更衣室打了安医生,经过警察调解,安医生丈夫向他们道了歉。但之后男孩家属又到医院闹事,要求医院开除安医生。同时,男孩家属联合媒体将安医生及其丈夫曝光,一则"疑妻子被撞,男人竟游泳池里打小孩"的新闻和视频开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8月25日,事发五天后,安医生不堪舆论压力,吞药自杀。小小冲突酿成惨剧,谁之过?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6,(3):38-45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针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基层社会出现的经济瘫痪、行政僵化、乡土损蚀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积极性的主张"。1949年后,乡村社会经历了多种改造,出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断裂,乡村经济的断裂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得到了修复,而社会与文化的断裂问题依然存在,突出地表现为乡村居民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摇摆不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在向市场社会转型过程中,乡村文化矛盾凸显出来,不仅表现为经济与文化原则的分离和相悖发展,也体现在伴随"乡村大流动"而出现的二重性生活方式和二重时空场域的断裂与冲突。乡土重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乡村转型中的文化矛盾,重建乡村社会秩序。在重建乡土的实践中,遵照互惠原则和共识原则既重要也必要,因为这两个原则是乡村共同体实现关系均衡和社会团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丈夫兴致勃勃地从办公室回到家里,他打开门,正想把他提升为营业部主任的好消息告诉妻子,让她一同分享快乐。可是,妻子用冷冰冰的语调告诉丈夫说:“我要走了。我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充当附属品的生活了。”丈夫好象迎面被浇了一盆冷水,顿时从幸福的高峰被抛进痛苦的深谷。不知道眼前的一切为何发生。妻子说到做到。果然走了。从此,一个三人小家庭,失去了女性这个重要支柱。父亲只得同儿子生活在一起,开始了悲辛交集的“半边生活”。  相似文献   

17.
采用社会支持观察研究范式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41对新婚夫妻进行提供支持、接收支持以及婚姻满意度测量,探讨提供支持与配偶接收支持之间关系的性别效应及婚姻满意度的情感覆盖效应.结果显示:①妻子提供的支持可以预测丈夫接收到的支持,但丈夫提供的支持不能预测妻子接收到的支持.②妻子接收到的支持与丈夫提供的支持之间的不一致受婚姻满意度的情感覆盖效应的调节,而丈夫则没有这种效应.结论:妻子在对丈夫的支持行为进行解码时,更多受到婚姻满意度的情感覆盖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8.
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的关系近年来是婚姻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承诺是保持婚姻的意愿,会导致婚姻中牺牲行为的产生。然而,承诺和牺牲对婚姻质量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那么,承诺对婚姻质量影响的不一致是否是因为牺牲所起作用的不一致导致?以往研究并没有得到探讨。为此,从北京选取389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对他们的婚姻承诺,牺牲行为和婚姻质量进行测查,以探讨婚姻承诺、牺牲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以及牺牲在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关系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丈夫对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的感知显著高于妻子;并且丈夫比妻子报告有更多的"行动服务"上的牺牲行为。(2)夫妻的婚姻承诺对自身牺牲频率和婚姻质量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妻子的婚姻承诺还对丈夫的婚姻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3)丈夫的牺牲频率在丈夫婚姻承诺对自身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同时,丈夫的牺牲频率也能显著预测妻子感知到的婚姻质量,而妻子的牺牲频率在本身对双方的婚姻质量均无直接或间接的预测作用。说明丈夫的牺牲行为对婚姻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边城》用"人性"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美好和谐的世外桃源画面,但是这仅仅是作者为我们构建的表层话语组合,从深层结构上来看,《边城》则包含着由死亡事件作为主线而透露出来的悲剧感,表现出现代与传统冲突带来的无奈和悲剧情绪。  相似文献   

20.
在《边城》中,沈从文对端午节的描写倾注了极其深厚的感情。沈从文的不止于"感性美"的描绘以及对于"人性"这一千古难题的理性探求,其敏感细腻的笔触以及追求哲思的雄心,使他的书"能作为真正具有永久价值的文献传诸后世",使他不但属于湘西,也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