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郭继锋 《美与时代》2014,(12):10-11
欧洲和西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沉甸甸的传统文化背景,有着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和碰撞的问题。在当下,我们怎样吸收古老的传统文化精髓,怎样去创作符合时代精神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都是国际雕塑家所共同面对和探讨的问题。此次国际雕塑家工作坊就是中西方艺术家在相互探讨、共同创作的同时,重新理解自己的对艺术的感受,在相互的碰撞中、不协调中寻求艺术表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提出"深化产学研对接,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需要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将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和巩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团队合作以及工作过程中的协调、反思等环节,强调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关系,让教学项目能在互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双创"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还要引入美术工作坊教学模式完成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文章结合"双创"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和重要性,对美术工作坊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展开了探究,并从空间设立、体系建设和项目开展三个方面对工作坊的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3月9日,旨在整合复旦深厚的人文学术资源,吸纳世界各国杰出学者对中华文明进行研究。每位来访的海外中国学学者都将组织一个小型学术工作坊;工作坊这一交流形式可以构建起访问学者、海外学者与复旦以及国内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体系。2013年10月16至17日,本中心举办了一期"中国近世地方社会中的宗教与国家"工作坊,该工作坊是由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佛罗里达大学的王岗教授发起,旨在讨论道教与民间宗教对近世地方与国家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6月2日至3日,由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的"经验、方法与反思:‘开放佛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佛光大学、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单位的10余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工作坊。本次工作坊,坚持人员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学科的开放、思想的开放的原则,从多个学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在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质量标准、水平划分和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和新的内容对一线美术教师而言,是必须掌握和深刻领会的。如何清晰地认识到新旧课标的变化与衔接,如何理解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们普遍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的传统培训不能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其实没有真正发生。工作坊式主题研究活动是基于任务驱动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对于这种文本的深入学习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1月4—5日,由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东亚宗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佛教史论坛:佛教史料与史学"工作坊在杭州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僧传与圣传"、"文本与文献"、"形象、仪式与史事"三大主题展开,促进了佛教史学、宗教学、写本学、文献学、图像学等不同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不仅就众多具体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还探讨了佛教史学与史料学的方法论与前景。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黄华新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指出浙江大学近年来极为重视佛教学科的发展,不仅引进了一批研究佛教的新锐人才,还大量投入学术资源,欲将佛教研究打造成浙江大学人文学科的高地。在接  相似文献   

8.
2010年7月12-13日,"身体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发起并主持.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张祥龙教授、张再林教授、王庆节教授、张曙光教授、李河研究员、杨大春教授、陈立胜教授,原定参加会议的蒙培元教授因故未能到会,但提交了书面发言.与会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研究中的身体维度"这一主题,就中国哲学研究的身体维度能否成立,中国哲学的身体性研究能否带来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这种身体研究能否为人类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提供不同于西方的解答等问题展开了深人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6,(1):143-160
中国的国际身份辨认,是中国从崩溃的"天下"体系被抛入新生的世界结构必然遭遇的问题。辨认中国在"世界"结构中的国际身份,就是要确立中国在国际社会以怎样的国家状态,如何发挥国际作用,塑造什么国际形象。恰切理解中国的国际身份辨认,需要把握中国国际身份背景条件的变化,承诺中国古代形成的"天下"体系已然自我崩解,而进入现代"世界"体系自有其必然。为此,必须相应承认中国进入世界体系时出现了观念、制度与做派的紊乱,有力矫正这一辨认活动的不知所措、急功近利和进退失据。在此基础上,理性确立中国辨认自己国际身份的基本支点:一方面清醒认识中国大而不强的当代国际处境,另一方面争取融入现行国际体系,再一方面尽力落定辨认中国国际身份的正常心态、理性期待和现实原则。  相似文献   

10.
陈少明 《现代哲学》2022,(3):132-138
<正>在《“做中国哲学”再思考》(《哲学动态》2019年第9期)一文中,我尝试对论题的由来及我本人的思考,作一个初步的概述。感谢这个工作坊,在得到朋友们的鼓励之余,让我有缘直接面对更具体的问题。虽然这些提问不完全是针对我本人,而且很多重要问题,朋友们也没有期待我能够解决。但是,这给我进一步反思问题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它视作讨论的延续。  相似文献   

11.
国际保护责任,以其深刻的伦理意蕴为国际政治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国际保护责任在实践上陷入价值选择的两难情景:为实现一种善而采取的道德行为,必然损害另一种善。这种道德行为的悖论构成了国际保护责任的伦理困境。它在本质上是道德意识的内在矛盾。这种矛盾系因国际社会"康德型伦理文化"和"黑格尔型伦理文化"之间的冲突而生成。两种国际伦理文化都植根于西方中心的现代性国际体系。要消解这一伦理困境,存在两种可能路径:一是渐进路径,即国际伦理文化的涵化;二是激进路径,现有世界秩序的重构。就短时期而言,国际保护责任的伦理困境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发展援助中的作用关注日甚。该类组织兼具非政府组织和宗教性双重特征。文章采用开放系统的分析框架,从世俗环境和宗教环境两方面对其国际发展援助行为进行探讨。在相同的世俗环境的作用下,在援助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世俗非政府组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在宗教环境的影响下,与世俗组织不同,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多将发展援助置于其信仰框架内,奉行"救世与救心"并举的原则,但其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在基督宗教内部,福音派或基要派背景的组织侧重于将国际援助视为福音传播途径式的"救心",在此方面,美国背景的组织更甚于西欧;而自由派或主流教会则更倾向于宏观的社会结构变革,其活动方式更接近与世俗组织,其"救心"表现为受本宗教教义所指引,体现人之尊严。  相似文献   

13.
《孔子研究》2015,(2):162
<正>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是中国政法大学和国际儒学联合会于2006年6月合作创办的二级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刘忠德、滕文生先后担任院长。学院致力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复兴,本着"从事儒学教育,培养儒学人才,开展儒学研究,弘扬儒学精华"的办学宗旨,凝聚国内优质师资,对话国际儒学前沿,广泛开展儒学的教学、研究、交流、传播、培训活动。国际儒学院聘请众多国内外知名儒学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等教育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亟待大幅度提高。学校要适当调整培养规格,加大教学的投入,实施深度教学,有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高度重视专题研习和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培养出适应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世界哲学》2007,(6):F0004-F0004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将于2008年6月6日至9日期间于北京大学举办"比较哲学方法论——建设性交锋-交融"(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Constructive Engagement)的国际会议。继2004年及2005年成功举办"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建设性交锋-交融"和"塞尔哲学与中国哲学——建设性交锋-交融"之后,此次会议是此学会第三次举办这个系列的国际会议。协办方与会议东道主为北京大学哲  相似文献   

16.
法荣 《佛教文化》2010,(2):122-123
<正> 本刊讯由南京毗卢寺和日中文化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的"国际书法艺术展"于4月13日上午在毗卢寺南京古都美术馆隆重开幕。"国际书法艺术展"是由日本国际书法艺术协会每年在东京都美术馆举办的一项很有影响的重要展事。今年特地转展南京古都美术馆。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1日上午,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宣布由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国际道教论坛湖北组委会"承办,以"道通天地,德贯古今"为主题的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将于2017年5月10日至12日在湖北  相似文献   

18.
"国际宗教自由法"(IRFA)构成近年来美国对外关系中有关宗教问题的政治与法律基础,是规定和指导美国政府在宗教问题上采取对外行动的纲领性文件,是美国国务院"监督国际宗教自由"、发布"国际宗教自由年度报告"和指定"特别关注国"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本文从客观学理角度详细分析和探讨了该法案的背景、起源、规定、机制、影响以及各种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9.
曾燚 《管子学刊》2020,(4):80-83
“工夫”作为宋明儒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儒者日用常行间对修身达圣、齐家治国的追求起着关键的作用。于他们而言,工夫是贯通天人的实践法门,若工夫到处,则万事皆安。如程颐所说:“修养之所以引年,国祚之所以祈天永命,常人之至于圣贤,皆工夫到这里,则有此应。”自宋明至今,对于工夫的研究络绎不绝,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关于工夫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了一大热点,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成果上都有诸多的突破,但是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或问题。鉴于此,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沈顺福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团队承办的“论道稷下:儒家工夫论”工作坊会议,于2019年12月20日至22日在山东大学召开。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二十余篇。与会人员就儒家工夫概论、儒家工夫论与先秦思想、程朱理学工夫论、陆王心学工夫论、明清儒学工夫论、儒家工夫论与西方思想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气氛热烈,各抒己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兹将会议学术研讨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2月16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清华大学新学堂召开"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暨中同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发布会"发布会公布了"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