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宁夏地处伊斯兰的东部边缘,当地民居建筑表现出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双重色彩。尤其是宁夏董府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建筑,在建筑装饰中大量运用被汉化的伊斯兰装饰纹样。漫步董府,异常丰富的伊斯兰植物纹样以砖雕、木雕等形式流动于每一个建筑构件之上,深奥优美的伊斯兰文字纹样装饰着古老的壁面,诉说着信徒们对宗教的虔诚,变化无穷的伊斯兰几何纹样更是体现了一个神秘的宗教色彩。中伊两种文化完美结合使得董府成为了当地民居建筑文化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新疆国际大巴扎作为伊斯兰建筑的一个支系,它的装饰手法和内容都体现了新疆本土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外来文化不断渗透和涌入,给本土伊斯兰建筑带来很大冲击,让这座城市大多地区都已经淡化或者略去了民族特色。新疆国际大巴扎虽然在建筑构建等方面采用了现代技术与理念,却是一个富有伊斯兰艺术特征的建筑群体。因此研究新疆国际大巴扎装饰艺术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新疆的建筑美学、文化氛围、人文历史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大街化觉巷之内。清真寺面向东方,寺院内布局为长方形,总占地面积为18亩,寺院的建筑雕刻纹样种类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砖雕、石雕、木雕以及装饰图案等艺术纹样。文章以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建筑符号纹样为研究对象,对伊斯兰教建筑的符号纹样进行研究分析,更进一步探究少数民族建筑符号的艺术特点和对传统建筑的艺术装饰性。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图形艺术之中,吉祥纹样在传统文物建筑的装饰中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这种传统古老的装饰艺术有着丰富的领域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作为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的历史价值以及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小觑的,针对吉祥纹样在传统文物建筑装饰中的构成原理以及造型形式,提出了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打散重构以及删繁就简等,对有象征性意义的符号进行了提炼,从而使其更加适应于现代化的设计之中。对吉祥纹样在文物建筑的装饰中的图形艺术进行探析,将更加有益于现代图形艺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保存的伊斯兰教遗迹和建筑都很丰富。根据建筑物的实际作用、造型和装饰特点,可以分为清真寺、教经堂和陵墓等三大类建筑。我们重点论述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特点。一、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于公元6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逐步传人东方的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西边传入非洲大陆的中部地区。喀拉汗王朝奥古尔恰克统治时期(约892-glo),伊斯兰教徒以及清真寺在阿图什相继出现,说明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信奉了伊斯兰教的苏吐克布格拉汗,大约公元932年登上王…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是伊斯兰建筑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在建筑的构造、庭院水系的设计,还是在装饰图案的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当时较高的设计水平。宫殿特殊复杂的空间结构构造存在着巨大的艺术视觉效果,这里的装饰不仅能起到美化的作用,还能体现当时人们对于伊斯兰教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其体现了装饰存在的价值,赋予了装饰更加深层的意义,使复杂的建筑集合体通过装饰的手段达到统一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传统文化和图像学的理解,在图片、文献等搜集的资料中完成了对张谷英村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纹样的研究。文章主要对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并从自然意义和象征意义两方面来阐述纹样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意义,以期对古建筑文化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蝙蝠在中国汉字中谐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纳吉之意,因而在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蝙蝠装饰纹样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蝙蝠纹样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古代权贵的住宅建筑中应用极广,恭王府就是蝙蝠纹样在建筑装饰中应用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各式各样蝙蝠纹样的灵活应用,将恭王府打造成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福之地"。  相似文献   

9.
正阿拉伯纹饰精巧繁密、变化丰富、别具特色,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精髓,也是世界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阿拉伯纹饰具有浓郁的装饰性和实用性,被广泛运用于伊斯兰建筑装饰、器皿装饰、细密画以及书籍装帧等方面。阿拉伯纹饰按照题材分为几何纹饰、植物纹饰和阿拉伯书法纹饰。其中几何纹饰构图严谨、精准均衡、秩序感强,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伊斯兰宗教、美学、数学的感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解读鄄城谢家砖塑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做为建筑装饰构建在李氏祠堂建筑中的运用情况,以及砖塑形象本身所蕴含的当地人特有的朴素审美观及乡土信俗。  相似文献   

11.
反对造像 和崇拜偶像最 为彻底的宗教 就是伊斯兰 教。这一点构 成了伊斯兰教 艺术的单纯性 和肃穆性。 由于形象表现禁止,直观地看上去,地,继承了犹太教含蓄性的伊斯兰教艺术中似乎只有那一座座线条流畅、形体光渭、色彩素雅的清真寺了。当然,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艺术吕中最为夺目的一类,但是当我们走进寺里,仔细看去,便会发现精美的陶瓷器、金银器、壁毯、玻璃器及书籍装帧等诸多的工艺美术品,无不美妙独特,而其中作为装饰纹样使用的《古兰经》文字,即图案化了的经文字句则几平无处不在,加之伊斯兰教艺术家表现上的非写实性手法,…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是中国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重镇,也是伊斯兰教较早传入中国的城市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地区清真寺建筑也被赋予了更高更全面的艺术和审美要求。北京地区清真寺的建筑制式和装饰图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转变。因此,全面发掘与梳理清真寺的图像符号类型,解析其背后的美学思想、社会信息和文化语义,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北京地区穆斯林传统艺术理念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目前,北京除怀柔和平谷两区没有清真寺外,各区现存且仍在使用的清真寺共71座。(1)北京地区清真寺建筑中的图像符号由色彩和造型组成,其色彩即包含了伊斯兰传统色彩观,也融合了汉族地区的色彩观。清真寺中的图像构成主要分为具象图像和抽象图像,图像艺术中既有富含宗教语义的设计因素,也深受本土儒家思想的影响;既有来自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几何符号,又有中国本土建筑彩绘图像和装饰纹样符号。可以说清真寺中的装饰艺术和图像符号既是穆斯林对宗教信仰的表达,也包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美好祝福。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兰州南山卧龙岭,有一处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特色和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巍然矗立于崇山峻岭之中。这就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兰州灵明堂。灵明堂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砖刻木镂,美轮美奂;斗拱飞檐,结构精妙,给人以庄严、肃穆和神圣之感,其布局和装饰结合传统古典园林建筑及寺  相似文献   

14.
陶瓷装饰作为世界性的艺术形式,主要来自于自然,经过系列的艺术加工,可以形成一种赏心悦目的图案形式。在陶瓷连续纹样分析的过程中,其造型相对简单,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较为浓烈的象征意义。这种连续纹样被现代陶瓷装饰广泛运用。现代陶瓷装饰通过民族性以及现代性的艺术结合,可以充分展现出民族艺术文化的价值性,并突出传统文化传承特点。因此,应该认识到连续纹样设计的价值性,结合纹样设计艺术特点,进行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产业的创新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主要运用了折衷主义的手法,将历史装饰符号络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打开了装饰艺术的新篇章。而银行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发展历史,同时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将西方古典装饰元素以多样化的手法运用到银行的建筑形态之中。昆明银行建设不应一味地运用欧洲古典建筑元素,而应更多地借鉴民族建筑,用不同方式加以重组,同时对中国传统钱庄的形态加以提炼,形成自己的风格与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北宋官式建筑法典《营造法式》中记载并描绘了15种佛教艺术题材和1种受佛教影响的艺术手法。这些装饰艺术在《法式》中的出现,说明它们是属于北宋国家层面认可的宗教文化形式与内容。从审美文化视角来看,《法式》佛教艺术以建筑装饰纹样的形式呈现在该法典中,其内容上承载了世俗化的美好寓意,形式上具有典型性和程式化特征。折射出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佛教审美文化在建筑艺术中的呈现。此外,此研究对探讨当代中国佛教艺术发展与佛教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9.
略探中国家具图案装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等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想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面的通称。不管是传统家具或者是现代家具,图案都是家具装饰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家具的图案装饰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品味,文中从中国传统和现代家具图案装饰特点、手法、技法等方面来探讨家具图案装饰。  相似文献   

20.
王照东  朱毅 《美与时代》2013,(7):108-110
20世纪上半叶东北地区传统椅类家具的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靠背板、卷口两处;装饰手法主要是雕刻,尤以雕刻中的浮雕和透雕为主,装饰纹样以圆形适合纹样为主,纹样题材为花、卷草、祥云、瑞兽等动植物纹样和吉祥图案;结构上的接合方式为榫卯结合,适当涂胶。东北地区的椅类家具较传统家具有了一些变化:一是椅背出现斜度,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舒适性提高;二是腿足吸收了西洋家具的装饰风格和装饰纹样,造型更加丰富、多雕刻,并强调方、圆的变化和曲线的优美;三是座面和扶手的变化,座面后部变窄,座面和扶手出现了软包,设计更趋向人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