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缪的希腊想象,目的是成就一个"审美的人"。在他看来,中道、平衡与节制是希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审美达成自由是希腊人的人生目标,热爱生活与彻悟存在是希腊人的生命状态。而所有这一切,足以为现代人的精神病痛提供一剂解救的良药,进而为弥合"荒诞的人"与"荒诞世界"之间的沟壑提供一种古典品位的可能。加缪的创作与思考,在本质上是一种直面生活的美学。  相似文献   

2.
爱情美简论     
泰戈尔说,“到爱情中去找美吧!”真正的爱情是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的,卑微的爱情不具有审美价值。愚人之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是现实社会中重要的审美关系。在爱情生活中,时时体现着美,处处蕴含着美。爱情生活丰富人们了审美关系的内容,促进了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美中有爱,爱中有美。爱情美,就是在爱情的过程中,即在恋爱、婚姻和家庭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情美和生活美。爱和美是有机联系的。爱情美是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巩固和发展真正的爱情,就应该了  相似文献   

3.
"十七年"时期的中国电影在美学的探讨与发展上曾做出深切的努力,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十七年"时期电影民族化发展的角度和战争电影中崇高审美的精神内核为出发点,学习并研究"十七年"电影美学的发展,为中国电影的整体建构起到了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家立业”这则民间格言揭明了,爱情和事业是人生的两大支柱;深沉而执著的爱情对事业又不无促进之功。于是,千百年来,爱情成为哲学、道德、文化艺术等精神领域中的不朽主题。今天,在中国,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在追求爱情,创造爱情,  相似文献   

5.
周杰伦专辑中的爱情歌曲大多以悲情为主,这些有悲剧色彩的爱情却是欣赏者比较喜欢的审美对象.周杰伦通过审美距离的营造,艺术修饰的运用,悲剧精神的升华等三个技巧成功地化悲为美,使自己的歌曲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6.
美学史上关于美的研究有美的多样性与美的抽象性的不同侧重。美的多样性,是侧重"美的事物"的视角,从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两方面进行开放式的美学探讨;而美的抽象性,则是偏重"事物的美"的角度,从美本身的层面进行形而上的哲理研究。爱情是美,爱情拥有美和美学全部的内涵,对爱情进行美学的探索与研究,对理解和探讨美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儒家在历史上进行的最成功的努力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和谐道德哲学体系与和谐伦理精神体系.这个和谐道德哲学体系与和谐伦理精神体系具体表现为四个结构:道德哲学体系、伦理精神体系与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特殊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以"五伦"为原理的伦理世界的和谐;以"四德"为内核的道德世界的和谐;以"中庸"为境界的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在生产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生产出相应的社会精神现象。在由金融资产通过证券的"镜像化"从而产生的虚拟经济时代,资本的内在矛盾从实体经济领域折射到虚拟资本领域,并体现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矛盾之中,由此产生了"金融符号拜物教"等当代精神现象。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由此表现为精神现象上的矛盾:消费主义、福利主义和"唯生产主义"的对立与依存;"符号消费现象"与"山寨现象"的相互映照;"符号炒作"与劳动创造财富的对立和冲突。走出这种精神现象的矛盾的出路,在于通过运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来生产、形成和构建社会主义"人本财富观"。  相似文献   

9.
王建山是贵州版画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形式表面上看是平面的元素符号,从精神内核和文化特质的角度来看,则蕴含了中庸的审美格局。文章尝试用不同的视角论述王建山版画在内省的思维和民族养分润泽下的中庸审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要阐明的问题是:柏拉图和孔子二人是如何看待"虔诚"("孝")与正义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他们各自对这种冲突与矛盾又是如何作答的?以及"虔诚"("孝")的审美特征在两人的观点中各自起到了何种作用?从而进一步阐明伦理学与美学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从而可以得出一个鲜明的观点,即:伦理价值是完全可以与审美价值分离的.从论述方法上,笔者分别审视柏拉图和孔子关于"虔诚"("孝")的观点,然后对二者审视的结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坭兴陶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其泥质细腻,容易受刀,为书法艺术的表现提供了物质载体。书法在坭兴陶中的运用讲究刀法与章法,其刀法以简驭繁,取精用宏,变化灵活;章法追求自然,审曲度势,各随其宜,更具匠心。坭兴陶为书法的表现性及审美趣味开拓了新空间,而书法艺术以其自觉的精神追求及独特的审美境界为坭兴陶的发展注入生命活力及精神内核,赋予坭兴陶以性情,使道与器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爱情哲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地包含如下三方面的内容:(1)爱情的生活实践;(2)与爱情相关的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3)文学艺术对爱情所作的深刻描绘和提出的一些精辟见解。 爱情哲学的基本问题总以其独特的方式交织着理性和非理性的诸多矛盾。其中本能的、生理的、社会文化的、道德审美的种种要素矛盾地纠集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使得爱情既是非理性的本能的冲动,又是理性的合理的节制;既是非理性的自私,又是理性的自觉;既是非理性的自利和残忍,又是  相似文献   

13.
《判断力批判》是一部包含着丰富内容的美学与文艺理论著作,长期以来一直为后代理论家和文艺家所重视,在西方文艺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判断力批判》中分析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美的分析。第一个契机是"质"的契机,认为审美的本质特征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第二个契机是"量"的契机,即所谓"无概念的普遍性";第三个契机是"关系"契机,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四个契机是"模态"契机,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康德比前人更能充分认识到审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审美现象中的许多矛盾对立,而他的企图不是忽视或否定矛盾对立的某一方面,而是使对立双方达到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4.
阮籍在精神上倾向于老庄,在艰苦的精神探索中形成了"至人""大人先生"式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回到现实中的阮籍为了寻求身心的自由和放达,以放诞的行为佯狂寓世,在困顿煎熬中形成率真、纯净与和谐的审美人格。阮籍的这种游刃于"入世"与"出世"之间,理想人格与审美人格之间的双重人格对后世文人人格的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施鹏程 《美与时代》2023,(12):77-79
围绕视觉艺术形态下黄石工业遗址特殊的空间之美、怀旧的审美和创建高文化辨识度的工业形象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入挖掘其美学价值的当代内涵,彰显其崇高的审美内核,密切把握社会变迁和时代精神,能有效地从视觉艺术形态角度丰富工业遗址的审美价值研究理论,并对于当代黄石地区工业文明的历史传承、矿冶文化精神赓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爱情与婚姻是青年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爱情与婚姻心理是否健康,对于青年恋爱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事业的成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少人既有热恋的甜蜜,又有失恋的痛苦。失恋是青年心灵上的伤口、有时也是难以愈合的。但如何在失恋后尽快保持心理的平衡,使生活不偏离正常轨道,应当是青年人生活中正视的问题。一、倾吐人在失恋时最容易感到心理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的意识形态是以科学精神和个体意识为根基。古希腊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也是以科学精神为内核,并依靠科学精神将全希腊独立的个体联系起来,因此这种科学精神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断臂的维纳斯》以精确的比例和无与伦比的女性形象魅力深深影响着西方近现代的雕塑艺术,她正是西方古典审美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论音乐的美>是汉斯力克美学思想集中反映的一部论著."形式美"、"纯音乐"是汉斯利克的美学原则,贯穿于整部著作,充满了哲理和理性思维,也彰显了汉斯立克关于音乐审美中二重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相似文献   

19.
千古传唱的动人爱情,无情世界的有情幻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霞 《美与时代》2003,(10):71-72
焦仲卿与刘兰芝,韩凭与何氏、梁山伯与祝英台,“华山畿”的爱情传说,都讲述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而不得,最终以身殉情的悲剧。这些动人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被千古传唱,在于它们包含和体现了自由主义精神和尊重人正当、合理的权利追求的人本主义思想;它们对杀人性的封建礼教的大胆叛逆和至死不渝的反抗以及对真挚爱情的热烈追求,反映了人们在无情世界里的有情幻想。  相似文献   

20.
美育对于服务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修养和文化内涵的提高,更是激发创造力并帮助学生提高服务境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的革新使传统的审美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信息化教学已经像图书馆、阅览室一样成为常规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现代高校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审美会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一个人的品味,使人拥有一种大"气象"、大"格局"。拥有审美的眼光,会看到平淡生活中的"乐",看到连接各学科之间的桥梁——"美的形式",会感受到天地间的"生意",能够得到最高境界的精神享受,最终会实现人性的"完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