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新密市大隗镇,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有蔡伦手工造纸工艺,但由于工作量大、利润微薄已经难以维持了。其他地方的传统工艺品生产也有类似情况。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人提出"须求变求创新才能得以延续"的观点,值得商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的,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功利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天然的破坏性。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而原汁原味是不需要所谓的"创新"的。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的民族性回归,旨在传承、弘扬城市内特有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人们在生活中耳濡目染,更加直接地接触、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从而获得更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地域性、民族性文化的代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相继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虽然国内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形式各异,但是更多的表现在研究、展览层面,但是如果与城市景观相结合,就会让这些被展览的东西从展览馆里解放出来贴近人们的生活。本课题主要以常宁板桥剪纸为例,探究如何更好的将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到常宁市步行街的景观中。  相似文献   

3.
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讨论中,如何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体系一直是研究和探索的重点。从人文保护与科学传承两个方面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进行探析。从人文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想要为其创造可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就必须以人为核心,从传承主体、传承方式、传承途径三个层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传承进行全面考虑;从科学角度来看,我们要对"非遗"文化进行科学化综合保护,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从数字档案存储与传播平台技术升级等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湖湘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优秀的湖湘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人。现有的传承人制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传承人的年龄与性别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略微不均衡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传承人群体结构,将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保护与传承,是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以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探索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但是社会、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改变使得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变异,有的甚至处于濒危的边缘状态。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思考,旨在分析当下社会环境中非遗保护的紧迫性,研究新媒体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进而思考当下新媒体传播的路径与方式,从而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它更成为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一种符号。自2005年我国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评审、申报起,截止到2011年6月,汉中已拥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39项,市级名录5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既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故事传说及民间戏曲,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各种民俗活动。蔡伦造纸传说、洋县佛教音乐、汉调桄桄等优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提高了汉中的知名度,也推动了汉中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健鹏 《美与时代》2023,(8):128-130
景观叙事是历史文化遗产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之一,其传播与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日益突出。文化景观的展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个主要诉求。以叙事为纽带,将整个保护传承过程进行串联,实现了各要素之间的多维联系,从而使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得以有序呈现,并将其内在价值展现出来。以景观叙事理论的阐释为基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景观叙事性保护和传承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实现相关历史文化遗产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就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一个注重传承与保护,一个重在文化的创新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做好抢救与保护的前提下,对非物质遗产加以合理利用,适当将其转化为经济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经济价值,既是对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又能从文化创意角度去发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不失本色的新的希望。文化创意产业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的更远,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正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尊重其宗教特性。二是要积极拓展传承的方法。三是要提升宗教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宗教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中占有颇重的比例:在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与宗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信仰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上海的三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与民间信仰、黄道婆信仰与上海的海派精神两个专题的探索,论述了下列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为我国民间信仰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理论,因为前者的使命就是保护与传承对建设和谐社会仍然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而一部分的传统文化正寓含在民间信仰中。因此,我们研究保护与传承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忽略研究其民间信仰的源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出台,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预示着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南阳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地区的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南阳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燕赵故地,河北省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更有延续人类文明历程的文化遗产,然而多数文化遗产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渐趋消逝甚至绝迹。因此,研究如何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随着当下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新媒体影像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可 《美与时代》2014,(8):120-120
为了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必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曾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然而河南坠子如今已是濒危处境,如何对河南坠子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各行各业都改变了原有的运行模式,从而展现出新业态。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山西侯马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和娱乐方式,切实将山西侯马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永续传承,是侯马皮影保护传承中的新的课题。从构建"互联网+"的数据库、教育、文创产品、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及营销五个方面,能够更好地探讨"互联网+"视野下山西侯马皮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数不胜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地方戏曲川剧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去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唐卡艺术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和宗教艺术特征。对唐卡艺术的文化生态进行研究,可以探究唐卡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生态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的"传"即精神内核的保护和传递,"承"即物质载体的承接与创新。针对唐卡艺术的困境,提出活态传承的对策,将唐卡行业分为了原生性产品和衍生性产品分别进行讨论,对唐卡发展的大环境保护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与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失传的危机。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推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文化及艺术多样性的重要性。2008年阳新布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项重要的民间美术工艺,阳新布贴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近几年,对于阳新布贴的研究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阳新布贴的当代传承与未来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传承的保护、促进文化多样性、延续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立足于大量的田野调查而非空洞的理论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在保留核心基因和核心元素的基础上智慧地传承。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作为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一的民俗博物馆要发挥保存与保护职能以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文章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路径,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