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旅游业是天然的"体验产业"。体验是旅游的固有属性,现代旅游业发展形势呈燎原态势,特别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精神方面的享受,对旅游行业来说,无疑是绝佳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该行业应该做出相应的对策,打破传统旅游模式,在景区内设施建造方面,应更多地设计出新奇、独特、引人入胜、让游客流连忘返、并能与游客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游乐、公共、住宿等设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国际化旅游城市"和"滇西北商贸中心"这两个发展目标定位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丽江古城在丽江发展定位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古城人口与外来人口的置换,古城人的语言、衣着等均已汉化。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以丽江民族主体为文化主体,保持古城独特的边疆少数民族感性存在,才能实现古城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购"的地位尤为显著,并且弹性空间很大,旅游购物收入指数反映出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度。近年来,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游客数量增长迅速,但旅游商品的开发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为促进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有效利用纳木措各种资源,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成为纳木措国家公园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旅游商品发展依存于旅游开发,应纳入景区旅游发展规划之中做系统、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4.
汤家汇民居是皖古村落民居之一,其建筑分格和建筑文化是珍贵的历史遗存。这里的民居外部建筑朴素,在功能上注重人性化需求;内部装饰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皖西建筑的独特体现,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汤家汇古民居不仅有独特文化区域的建筑特色,同时也拥有特殊红色文化底蕴。但在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的摧残下,汤家汇镇的古民居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保护意识薄弱、地方财力缺乏,加之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汤家汇镇的古民居的文化、学术、旅游等重大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忻州市作为山西省版图最大的市,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世界遗产地、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台山,无疑是镶嵌在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如何利用五台山这个融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佛教地位尊崇的世界文殊信仰中心和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文化景观及独特的冰缘地貌、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品牌,并使五台山凸现出核心品牌的价值,形成忻州旅游业的拳头竞争合力,进而引领忻州市的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以强化大品牌意识、解决行政管辖割据、采取科学联袂宣传促销手段、组建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振兴,为人们体验乡村自然风情提供了便利。随着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推进,国家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为各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时机,其中蓟州区也在这大环境下加快发展当地旅游。蓟州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好,为了扩大本地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广阔的旅游前景,依靠着自身的优越条件开发建设了乡村旅馆旅游。旅馆作为游客到达乡村景点后的暂居地,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本地的认可度。研究以天津蓟州区乡村旅馆为调研对象,分析现有问题,进而研究适宜于蓟州区乡村小型极限度假屋的设计方案,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悦目的栖息之所。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旅游越来越吸引游客,对其进行开发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旅游发展方向。除了经济、社会的利益之外,这种旅游的形式还为保护及推广本地的独特文化做出了贡献。越南是拥有很多旅游开发优势的国家。为了发挥这些优势,越南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需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目标之间的问题,同时,需要建设符合实际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模式。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工作坊模式以艺人/手工员/本地人、美术设计师/创意者/科学家、旅游经营者、游客四个主体为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各地持续创新旅游业发展策略,通过历史名人雕塑建设、博物馆展览、历史街区打卡等方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使景区获得可观收益。历史街区打造是旅游业优化改进的重要营销模式,为保证历史街区的吸引力,加强文化创意设计是关键,但目前有关历史街区发展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如何打造特色历史街区是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展开讨论,分析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的影响机理,并以河南郑州为例,深入剖析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文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充分发挥旅游的文化效应,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优秀的旅游文化产品,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遗产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学生。文章通过对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的资料搜集与实地考察,探寻其蕴含的深层文化价值,寻求旅游跨域发展。文章研究认为:(1)"丝绸之路:长安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表明中国大遗址保护初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这是中国对西方主导的世界遗产保护规则一次重要改进性贡献,同时也对中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2)政府在"申遗"和旅游运作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可尝试构建政府主导的多利益主体发挥有效作用的区域遗产旅游发展模式。(3)旅游发展需要从政府规治角度加强三个层面的合作和竞争,同时积极推行社区管理,以一体化的目标化解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充分代表当地的优秀文化艺术特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诉求。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在乡村旅游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艺术魅力,并且能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黎族文化旅游的智慧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信息终端设备、现代通讯工具等),将旅游服务推向智能化、便利化、个性化的一种实践,各类游客围绕旅游实质要素完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文化旅游体验。具体包括旅游订制智慧服务、线上虚拟旅游体验、旅游文化网络传播、旅游电子商务等内容。需要高度重视黎族文化旅游智慧化信息工程建设,通过智慧化平台高度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智慧化契机营造独特的黎族特色旅游文化等,来进一步激发黎族文化旅游的潜力与活力,使其积极发挥战略性支柱产业作用,促进黎族地区经济与社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民居具有独特的建造布局手法,是我国重要的乡土建筑类型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将传统民居建筑布局手法运用在现代建筑中,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功能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够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从而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民居建筑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巴厘岛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城市,也是深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其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吸引着全世界游客。巴厘印度教是巴厘社会的根基,巴厘岛的舞蹈、音乐、皮影、绘画和雕刻等艺术都源于巴厘印度教,丰富的宗教艺术文化满足了游客对异质文化的体验需求,促进了巴厘岛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巴厘印度教对巴厘艺术、旅游、社会的深远影响,以期对中国的宗教旅游开发和保护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有效的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升游客体验,拉动消费和区域综合发展。全域旅游理念背景下,乡村旅游景观需要给予优化。基于此,文章以宁夏地区为例进行分析,首先论述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要求、宁夏地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乡村旅游景观优化思路和方法,给出产业链建设、自然景观设计等建议,为后续宁夏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古镇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到现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早期,许多古镇盲目追求旅游开发,以满足开发商和游客的需求,导致大量古镇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失去了原始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对古镇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逐步探索古镇的文化保护与发展战略,然而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破坏了古镇的生态环境,古镇特色文化丧失严重,古镇旅游开发设计面临着一个重大难题。从古镇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以长乐古镇为例,按照生态保护的基本构成,多层次地探讨了长乐古镇的生态保护以及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规划建议,在保护这些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对长乐古镇未来发展提出可持续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湖南益阳禅宗文化发展模式,解析禅宗文化旅游形象结构,文章以益阳白鹿寺风景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游客对白鹿寺旅游景区的表意形象认知、情感认知以及文化认知等因素,为进一步完善白鹿寺文化景区旅游形象的结构模式奠定可靠的数据信息。结果显示:游客对于白鹿寺旅游形象的感知多在于情感认识,对其表意形象认知相对较弱;游客感知所产生的差异性主要受到游客年龄、阅历、文化背景、旅游次数以及景区当地经济线路等因素影响;对于游客反馈内容进行分析,游客对白鹿寺文化旅游景区评价相对较好,且游客重游率与推荐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冰雪雕塑造型艺术,对冬季长期处于大雪堆积的天山天池来说,无疑是一种新型的风景线,让这里的游客流连忘返,称赞叫绝。独特的艺术形式提高了人们的审美精神和素质,以雕塑文化促进了景区美化,以景区美化带动了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旅游业的蓬勃迅猛的发展和旅游地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旅游者了解到城市旅游的形象的重要性。城市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健的因素之一。世界各地的国家开始对城市旅游形象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投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们参观与游玩,旅游形象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占据着尤其重要的角色。树立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并且会在人们心中流下独特的品牌效应,城市旅游形象一旦较鲜明的广为人知,在世界旅游界以及大部分的人们所熟悉,接收甚至羡慕,就会在人们心中产生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以兴安县古灵渠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文脉为依托,深入研究以古灵渠旅游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灵渠沿岸景观设计。对兴安县及古灵渠历史文化和灵渠沿岸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兴安古灵渠存在的问题,从实际的问题出发,了解游客的旅游心理及主要需求,探索适合并具有兴安和灵渠特色的灵渠沿岸景观设计方法,从而使灵渠达到美观、独特且地域文化特征明显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